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6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爵
夏代,饮酒器或温酒器,带流长14.5厘 米、高13.5厘米,1984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 遗址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商代青铜器
食器和饮食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鼎
商代后期,炊食器。1994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 鼎高53厘米,鼎面饰以饕餮(Tāo tiè)纹。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甗 (yǎn)
商代后期,炊具,类似今日的蒸锅。江西新干大洋洲 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妇好三联甗
商代,炊具。1976年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器 高68厘米,长103.7厘米。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豕(shǐ)尊
商代晚期,盛酒器。1981年,在湖南湘 潭发现。尊高40厘米,长72厘米。尊身饰以 多种花纹。尊的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象尊
商代,盛酒器。1975年在湖南醴(lǐ)陵出土。尊高 22.8厘米,长26.5厘米,重27.7公斤。造型精美,象身布 满鸟纹、兽面纹、虎纹等。是商代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
司母戊鼎
司母戊铜鼎
商朝后期。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1939年河南 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此 鼎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 重、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器身铸造
鼎耳部分的分铸
庞大的司母戊鼎采用分 铸法,即先用陶范铸造各个 部分,然后再将其装配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乐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铜编铙
商代,打击乐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当时一 起出土的编铙一套五件,最大的一件高14.4厘米,最小的一件高 7.7厘米。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兵器青Leabharlann 器的高超工艺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山东益都出土)
铁刃铜钺 (商代·北京平谷出土)
县出土。尊肩上饰三羊首和三长 颈鸟首,器身饰以凸弦纹、夔纹、 饕餮纹、云雷纹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铜鸮尊
商代,盛酒器。1976年在河南安 阳妇好墓出土。当时出土的鸮尊成对 两个,一个高45.9厘米,一个高46.3厘 米。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 尊口下内壁有妇好二字铭文。
青铜豆
(商代,盛食器。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母已簋guǐ
商代晚期,盛食器。1978年河南安阳孝民屯 南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酗亚方尊
商代晚期,酒器。清宫 旧物,现藏故宫博物院。尊高 45.5厘米,宽38厘米,肩四隅有 四立体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双 角分叉龙首。颈饰蕉叶纹,肩及 圈足饰鸟纹。腹部与圈足有曲折 角型大兽面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司母辛觥 (gōng )
商代晚期,盛酒器。1976年 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寝鱼爵
商代晚期,温酒或饮酒器。 1984年河南安阳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妇好壶
商代晚期,盛酒器。1976年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
■青铜器 ■扁鹊与四诊法 ■甲骨文、金文 ■诗人屈原 ■音乐 ■练习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曾侯乙墓编钟(复原)
楚商 根据古琴曲《离骚》改编的编钟曲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红陶炼铜坩锅(商代)
铸铜陶范(商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司母戊鼎铸造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有人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如果使用 红陶坩埚,至少需要70个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 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人。如果加上制模、 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 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提梁卣(yǒu )
商代,盛酒器。1994年在 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卣高 41.5厘米盖、腹和圏足均饰有一 条双身的龙。提梁饰龙纹,两 侧穿系处各饰卷角羊首。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三羊首铜尊 商代,盛酒器。重庆市巫山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乐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编铙
商代后期。打击乐器。 1993年,湖南宁乡出土, 编铙共9件,36.5厘米到53.5厘米高。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乐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兽面纹双面铜鼓
商代,撞击乐器。1976年湖北重阳出土。鼓高75.5厘米, 重92.5公斤,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铜鼓。
青铜戈 (商代·河南郑州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兵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乳钉纹铜方鼎
商代早期,炊食器或像征国家权力的重器,河南郑州出土。鼎 高100厘米,重82.55公斤。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商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代青铜鼎
(盛食器或炊食器,山西灵石县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方斝(jiǎ ) 商代后期,盛酒器。1990年
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斝高43.4 厘米,腹的四面饰饕餮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酒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角 商代后期,酒器。1990年河
南安阳郭家庄出土。角高21.4厘 米,器上饰以饕餮纹、夔纹、云 雷纹等。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周礼·考工记》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夏代青铜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