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课件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进展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有关:40%有家族史。 环境因素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分为致敏性: 吸入性:花粉、尘螨 、皮屑 食入性:鱼、虾、蟹、蛋、奶 药物性、青霉素、阿斯匹林、心得安 非致敏性:包括感染如细菌、霉菌、病毒,寄生 虫等,冷空气,化学性气体、粉尘、运动及情绪波 动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由于哮喘和医生的束 手无策而死于维也纳
贝多芬 1770-182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哮喘的炎症学说
老观念--痉挛学说 反复解痉治疗
新进展--炎症学说 发作期: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抗炎 缓解期:长期抗炎治疗,控制发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哮喘的本质--此“炎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气道炎 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原因之一,气道高反 应性是哮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白细胞介素18 对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作用的实验观察 陈湘琦 林挺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8对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 腹腔注射致敏加 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30只豚鼠随机均分成3组进行处理,分别为哮喘模型组 (A组)、模型对照组 (B组)和 IL- 18干预组(C组)。光镜下检测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用酶联免疫吸附 法测定BALF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因子 IL-4、IL-5浓度, 并进行3组之间的比较。结果 豚鼠 BALF 中嗜酸粒细胞(EOS) 个数A组、B组、C组分别为(98±58)×106/ L、(12±10 )×106/ L、(29±10)×106/L,A组与B组 、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性粒细胞个数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FN-γ和IL-2浓度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L-4浓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P<0.05);IL-5浓度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IL-18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 平衡而达到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哮喘; 炎症; 趋化细胞因子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 多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 神经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二、发病机制:和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及神经等因素有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气道炎症学说:气道慢性炎症是哮 喘本质,此时支气管壁内大量炎性细胞(肥大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和聚集。分泌出50多种炎 症介质和25种以上细胞因子(组胺、前列腺素、 白三烯、内皮素等)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 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渗出增多,在哮喘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一)变态反应:当变应原进入具有特异性体质的病人 机体后B淋巴细胞(或桨细胞)合成大量特异性IgE与支气管 粘膜下的肥大细胞(及血液中嗜碱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性 的IgE受体结合,成为致敏的肥大细胞,(特异性IgE也可结 合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上的低亲和性受体), 当 再 次 接 触 特 异 性 抗 原 致 敏 肥 大 细 胞 上 IgE 和 特 异 性 抗 原 (过敏原)交联等使肥大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如组 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 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产生哮喘临床症状,根 据过敏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分为速发型哮喘反应 (IAR),和迟发型哮喘反应(LAR),速发型哮喘几乎在吸 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 逐渐恢复正常。迟发型哮喘约6小时左右发病,持续时间长, 可达数天,临床症状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迟发型哮喘 不仅与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主要是气道炎症所 致,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
Inflammation Infection
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
特异性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红,肿,痛,热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 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治疗 抗炎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流行病学〕全球约1.6亿患者,患病率 1-13%不等,我国1-4%,儿童发病率高于 成人,有报道半数12岁以前发病,40%有 家族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 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 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 或经治疗缓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