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咯琉斯之死)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咯琉斯之死)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希腊神话故事两则》(普罗米修斯,阿
咯琉斯之死)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研读作品,课堂指导学生学习《普罗米修斯》一文,注重故事情节的梳理及人物形象分析。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主要人物“普罗米修斯”身上具有的一些人文精神。

3、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归纳出神话的一些基本特点。

4、推荐阅读《希腊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 激发学生阅读中西方文学经典的热情。


明:
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化的最大成就。

希腊神话故事谱系清晰、故事复杂、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鲜明。

19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古斯塔夫·施瓦布,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和系统的精神,编撰了这本情节完整、谱系清晰的《希腊神话故事》。

本课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两个经典故事,作为自读课文让学生阅读,初步感受这部世界经典文学之一;因而帮助学生初步感受经典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兴趣的最重要一步。

本课中两则故事《普罗米修斯》、《阿喀琉斯》,故事情节关联不大;且篇幅较长,隐藏典故较多,人物名字多而复杂,因学生的课堂阅读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建议教师只选其中的一篇做课堂教学。

(本篇教学设计以《普罗米修斯》为课堂教学篇目。

)鉴于翻译者的风格,故事内容叙述性文字多,描述性内容较少,所以对故事中心人物形象刻画笔墨的分析以及其身上具有的一些人文精神的感受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行为。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引发学生结合自身对一些神话故事已有的了解,进而综合归纳出“神话”的一些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注重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

2、难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主要人物“普罗米修斯”身上具有的一些人文精神。

说明:
《普罗米修斯》课文篇幅较长,情节较曲折,其中还涉及到“金苹果”、“恶作剧”、“不吉祥预言”等多个未经说明的典故,因而学生阅读课文是有一定难度的。

要达到理解人物崇高精神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重视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以人物分析为课堂主要学习行为。

对人物精神力量的感召应该是学生在进行上述学习行为后的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既是难点,也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毕竟精神是无国界的。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两则故事描写都有精彩之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就文中精彩之处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一组一得后再组间交流;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两则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共性进行分析理解;鉴于本篇译作缺少人物肖像描写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简短的文字描写文中任意一位人物在自己心目中的大致模样;此外,还可以提供不同译本的同一课文内容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注重语言的品味。

作为自读课文,要多让学生自己学习——多读、多想、多议,教师只要适时适机进行点拨即可。

希腊神话的艺术魅力不是学生能在一堂课就能领悟接受的,需要教师进行长时间的跟踪教学,这样将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经典阅读的良好习惯。

练习举隅
1、人类进程中涉及的许多重大命题,像战争与和平、英勇与懦弱、爱情与诡计、美德与奸诈、忠诚与背弃等等,在希腊神话中都有深刻表现。

所以,希腊神话能够跨越时空限制,不受语言障碍的影响,成为世界文明的经典宝库。

请每位同学就课文故事中体现的上述任意一点做些阐述,进行一次读书主题活动。

2、你知道根据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动漫作品有哪些?你能为同学们稍作介绍吗?或者你能画给同学们看看?
3、你可以在网上发布主帖,与更多的人交流体会。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心声》教学设计语文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文章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心声所包含的主题思想。

4.学习主人公积极争取不放弃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方法:点拨引导,讨论交流,阅读体会等
四.教学设计: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心里曾经有过什么强烈的愿望吗?不妨说来大家听听。

你是否为这些愿望付出行动吗?结果如何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与你们是同龄人,他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大家读读看,他是什么?他实现了吗?(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1)读一读,字词积累里有不少生字,你读的准吗?
(2)写一写,把它们在练字本上写写,你都记住了吗?请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3.快速阅读全文,请简要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画出故事进程的时间线索的词,按时间
顺序有条理的讲述)
4.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李京京为什么那么渴望朗读课文?他深情的回忆小时侯与爷爷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内容是插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老师安排声音清脆的赵小桢读课文,为什么在公开课上她却不敢举手?而老师一开始不让李京京读,后来却让他全读完,这是怎么回事?结合课文对程老师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说说她的心理变化过程。

5.深入阅读,理解人物形象。

(1)李京京和你们是同龄人,你喜欢他吗?说明喜欢的理由。

从李京京为了实现心里的愿望而经历的曲折过程,你受到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类似经历谈一谈。

(2)程老师为了学校荣誉上好公开课可谓是煞费苦心,你对她的哪些作为有看法?她是个怎样的老师?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师吗,请给她说上几句心里话吧!
6.难点探究,合作学习.
课文题目为《心声》当然是李京京的心声了,请你阅读文中对李京京的大量的心理描写的语段,说说他的心声的多重内涵。

总结归纳:第一层:即渴望亲情友情;第二层:渴望朗读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第三层:呼吁教育工作者理解尊重没一位学生的情感和愿望。

7.布置作业: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强烈愿望并渴望实现,也许实现它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一番曲折,但你会不断争取下去,请把你追求的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吧,那是你成长的足迹。

8.板书设计:
心声
人物:
李京京:1渴望亲情友情2渴望表达内心情感3呼吁教育工作者尊重关爱每个学生.淳朴\执着\有勇气
程老师:认真\自信\负责
情节:渴望朗读—开端
偷偷朗读—发展
大胆批评—发展
争取朗读—高潮与结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