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调整立式钢琴调整(2009-03-30 12:33:20)分类:钢琴调律标签:音头榔头顶杆制音器白键弦区杂谈立式钢琴调整作者:[美]斯迪夫.施罗德1这种调整原则适用于所有立式钢琴——即使你没有获取该琴的原厂数据。
这种调整和处理(如能正确应用)要优于按数据调整,因为它保证了击弦机的良好状态2。
d.键子、卡钉的握持足够牢固。
键子中座板的中销孔孔量要合适{键子不可前后松动(*拉抽屉),但应能依自重从中销轻松滑落}。
如有必要用黄胶(象Elmers Glue All 或Tightbond)和水调整中销孔尺寸3。
e.故障部位:中盘、击弦机、键盘架的松动。
2.替换键盘架毛毡通常使用与所替换毛毡一样厚度的毛毡。
中档呢垫圈要薄些,以保证中座板的顶部低于圆销的顶部且使其在压键档下稍有余量。
后档呢与前档呢垫圈要有足够的高度,并为中档与前档的调整纸圈留有空间。
后档呢只可在其前缘上胶。
键子一般接触在它的后缘,如后档呢在后缘上胶,会因后档很硬而有较多杂音。
如有必要可将卡纸垫在后档后缘的下方。
3.平琴首a.用前档垫圈或带螺丝的调节器垫起两头的键子作样子4。
这时白键的前端5看起来象方形。
注意:是看似的正方形6。
确认两个样子的键面到中盘的高度一致。
b.后档呢的厚度不要影响卡钉的活动。
它要通过背档使榔头到弦的距离(*开门)在1 3/4"(*4.445cm)来判定。
7c.为了在键子后部得到充分的压力以便平琴首,调整卡钉/空动也许是必要的8。
d.放一直尺在两个样子键子上9。
我的直规是一约长1/2"x1/2"x48"(*1.27cmx1.27cmx121.92cm)的铝管10。
e.用一把1/4英寸(*0.635cm)的改锥矫正每一个键面略倾斜的键子。
方法是将改锥对准圆销头部,用手掌冲打改锥尾部。
f.安放圆销纸垫圈在键面,厚度约是直尺与键面间隙的40%11。
g.将纸圈放入键下。
h.重复以上步骤,尽你所能将键面平好。
i.设定黑键高度12约1/2"或12.5mm,或将黑键斜面下的部分露出白键面少许。
4.设定开门测量每一个音区。
将尺垂直于弦来测量,将眼垂直于尺来读取准确数值。
你所设的开门尺寸必须能满足这一条件:顶杆在精确调整的档托辅助下能在压下键子时从中轱下释放且待发生少许脱进后有足够的时间返回13。
实际的开门测量值通常在1 3/4"—1 7/8"之间(大约4.5cm)。
较好的方法是在继续工作前做至少4个样子(每个音区一个)。
弯拉背档托架以获取均一开门也许是必要的14。
5.调整卡钉及空动调整必须确保你能看到档托的运动但不能感到键子在运动15。
另一种测试是拉动背档榔头随动16。
如果你在背档下加毛毡以使榔头离弦更近17,你需要留下少许的额外的空动18。
因为你安置的毛毡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压缩,少许的额外的空动会使开门的量在一定时间内都比较合适19。
6.键深a.利用0.375"或10 mm的度量块(*位置)调整白键深以使榔头脱进的行程合适20。
如有必要将不超过0. 2"(*0. 5cm)的前档垫圈粘在键侧木下21。
b.调整黑键深,以使黑键被压下时其顶部距离白键面1美分或1角硬币高(约1.5 mm)。
也检查白键与黑键被压下时键尾部是否一致高,它将使你的档托排成一直线22。
7.脱进调整调节钮(*匙调),使榔头在慢的不充分的击键后尽可能靠近弦而不噎。
这个距离在高音弦区约为1/8"(*0.3175cm),在低音弦区约为1/4"(*0.635cm)。
8.档托(*切克白键子)调整档托使榔头尽可能靠近弦23,但也要有个足够距离以使榔头在慢的不充分的击键后不会噎死24。
9.攀带钩向回拉攀带钩以使攀带不松弛。
如果踩下柔音踏瓣时攀带带动键子25或者顶杆不能归位26,则攀带过紧(调整柔音踏瓣可能是必要的)。
10.制音器(*音头)a.用直尺将音头排列成等高的一列。
b.拗音头,使音头垂直于弦。
c.拗音头时仅拗在制音器铁丝(*长枪铁丝)的底部(枪柄之上)或制音器铁丝(*长枪铁丝)的顶部(音头钮之下)。
特别是装设新音头时为保持音头排成一列且相互间平行对弦,这两处调整都是必要的。
d.调整音头开口,使音头上下两块止音呢同时触弦。
e.拉制音器簧(*长枪发条)以调整簧的应张力,以便有充分压力使音头贴抚弦上。
但不要过强,以导致触键时感到过重弹力。
再者,制音簧弹力过重会导致踏瓣或抬档在使用时出现问题。
f.调整制音器铁丝( *勾长枪铁丝)使它们在使用踏瓣时同时抬起(一些时候,拉动抬档柄辅助调整是必要的)。
一种方法是:f.1调整踏瓣以使一部分音头触弦,一部分音头离弦(这将使你在任一范围内做更大的调整)。
f.2拗音头铁丝,使每一个音头轻触弦27。
f.3将踏瓣调到适当位置。
g.调整勺钉(*勾勺)抬起联动杆(*舟底)调整勺钉,使音头在榔头行进一半时开启。
如果你需要轻触感,调整音头使其开启稍晚。
10.踏瓣a.音头/延音踏瓣如有必要,检查吱吱声并紧螺丝。
调整踏瓣,使它在开启音头前有自由行程。
b.柔音踏瓣调整它,使它在抬起背档时没有自由行程、不拉动攀带。
c.中央踏瓣现世的钢琴中,中央踏瓣通常连接一个练琴时用的呢条。
调整它,使其在打开时高于榔头1/8英寸(*0.3175cm),下落或锁定时低垂并正对于榔头中部。
老些的钢琴中,中央踏瓣连接低音延音。
在优质的三角琴中它以求类似于延音踏瓣的效果,踏下时,有表情弹奏,低音弦怜悯地震动。
以下是标准立式钢琴调整顺序表,表中项目为专业人士普遍应用的修理内容。
标准立式钢琴调整顺序表1.检查键盘架2.将切克脚对中轱3.将白键子对锄头4.调整卡钉5.调榔头运缝6.紧击弦机螺丝7.设白键高8.平白键9.调白键缝10.设黑键高11.平黑键12.调黑键缝13.设榔头行程14.调卡钉/空动15.设5个脱进样子2816.设5个键深样子17.设5个白键子样子18.再调触后的样子2919.调脱进20.调键深21.检查键深水平面22.调档托23.调攀带24.调榔头对弦25.设制音器簧应张力26.调整榔头呈一线27.勾勺钉28.调延音踏瓣29.调柔音踏瓣30.调中央踏瓣注释:加*的括弧为译者注1.为美国钢琴调律师协会会员—译者注,下同2.本文旨在澄清:钢琴调整基于对钢琴结构及机械原理的理解与掌握而非死搬数据。
3.将适量黄胶和水拌匀(约1:1)涂于中销孔底部木质上,待胶干后中销孔内径变小,并因此避免松旷。
4.作者这麽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平琴首时获取相对高度不变的样子(如图一)并为此制作了调节器这一工具。
5.露出锁门档的部分。
6.如果呈方形则白键过高。
7. 1英寸 = 2.54cm毡子厚无形中抬高卡钉,而卡钉会影响开门。
作者的做法是由背档来决定开门,而顶杆与中轱凸轮间有空动,距离约为 1mm。
8.对于前重式的键盘而言,在不取下击弦机的情况下,要让顶杆与中轱相接触(即键子后部受力)才能使平琴首键高有操作的基础。
而让顶杆与中轱相接触就要通过调卡钉来完成。
9.确切部位是扁销孔上方——这是因为考虑到了键子的杠杆作用比的原因。
键子的有效键长是扁销孔中心点纵垂线到卡钉中心点纵垂线之间的长度。
10.这是一个铝制四棱柱。
作者在使用时在棱柱的一面粘适量毛毡,并将这一面作为基面放于键面之上,用与这一面相临的棱作为标尺来平琴首。
(如图一)11.这麽做的原因是平琴首时放置纸圈的部位在中销而非扁销,而我们通过直尺进行观测的部位在扁销上方,中销位于键子的2/3处,所以放置纸圈的厚度约是直尺与键面间隙的40%。
12.作者所说的黑键高是指黑键高于白键的部分。
13.开门大小与匙调开拢是一对相互影响的量。
档托作用于制动木(锄头)使顶杆有足够的时间能在榔头脱进后返回以便连奏。
如果开门过大导致匙调过开必然导致顶杆逃逸距离过大而无足够时间返回。
14.在某些型号的星海钢琴击弦机上我们可以通过对背档下的螺丝的调节来完成。
15.此处的原文是:The adjustment should be such that you can see the back check move but not feel the movement in the key.——似有不妥。
作者的意思大约是“你能看到档托的运动但不能感到榔头在运动”。
16.在顶杆与中轱凸轮间有空动这一调整方法中榔头柄要躺靠在背档上。
17.即垫起背档减小开门。
18.即顶杆与中轱凸轮间的缝隙要大于1mm。
请参阅注释7。
19.击弦机的总作用比为1:5(即键深:开门;现代钢琴多为1:4.5),即键子下沉1则榔头前进5。
我们凭此决定脱进行程。
在垫置毛毡减小开门后,如果我们还采用原先的空动量则顶杆作用于中轱的距离相对增加,脱进会因行程相对过小而显不当,所以此时要略微增加空动量(注意:顶杆运动的距离和顶杆作用于中轱的距离是不一样的);所垫置的毛毡压缩后开门相对增加,顶杆的位置并未改变但空动相对减少,顶杆作用于中轱的距离也相对增加,所以击弦机的总作用比会依旧合适,脱进行程也会比较合适。
20.作者的意思还是:要通过对相对键深的调整以求获取令人满意的脱进行程。
键高与键深是一对相互关联的量——键高增加则键深增加。
键深与脱进的关系请参阅注释19。
21.键侧木应高于键子。
有些钢琴的键侧木下有调节螺丝。
键侧木的高度会对压键档相对于键子的高度产生影响,请参阅原文——2.替换键盘架毛毡。
22.卡钉会因影响舟底而影响档托。
23.步骤8与步骤7是相关联的。
24.请参阅注释13、19、20、23和28。
25.前重式键子会因此下沉。
26.中轱回复过早,顶杆无足够时间返回。
27.测试方法是用手轻按弦组,如果音头前探则音头对弦的压力过重。
28.表中15、16和17三项同时进行,相互协调,做完一个样子的三项再做另一个样子。
29.对样子再次调整以使整架琴的触感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