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课件

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课件


Part 1
Part 2
Part 3
简易程序
轻微性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行政 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 法定依据,对自然人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优先性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六至五十 一条对简易程序作出规定,在实施行政处罚时,符合简易程序 的应优先适用简易程序。
Part 1
Part 2
Part 3
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的运用
亮证 1、
执法人员应当说明来意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检查 2、现场
时做好《现场笔录》并收集有关证据;
告知 3、
当事人拟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当事人依
法享有的权利;
听取 4、充分
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
据应当进行复核,如果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执法人员应当采
国务院
省、自治区、 直辖市、设 区的市的人 大
国务院各部、 委、办、局 省、市两级 人民政府
宪法和 基本法
一般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
基本 原则
上位法效力大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 般法。发生无法判别其效力时,按照《立法法》的规定 由各有权部门裁决。
实施处罚的具体程序
Part 2
Part 1
重点法律文书的填写
Part 3
Part 1
Part 2
Part 3
1、案件来源登记表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1、案件来源登记表:
一、文书适用范围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案机构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 罚程序 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 者通过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 上级交办等途径发现的 违法行为线索进行登记时,使用本文书。 二、文书使用注意事 项:1. 登记号可以是按年度划分的流水号。 2. 登记时间是办案机构发现违法行为线索 或者收到投诉、举报材料后,登记人员进行登记的时间。 3. 来源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填 写。办案机构所在单位依据 监督检查职权(包括随机抽查、监督抽检等)发现违法行为 线索的,选择“监督检查”;办案机构所在单位在处理投诉 中发现违法行为线索的,或 者收到违法行为线索举报的(包 括 12315 等系统分送的情形),选择“投诉、举报”; 由其他 部门移送违法行为线索的,选择“其他部门移送”;上级指 定管辖或者交办违 法行为线索的,选择“上级交办”。 4. 对于“监督检查人”“投诉人、举报人”“移 送、交办 部门”三栏内容,登记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如有投诉人、举报人不愿留 下姓名或者要求保密以及声明其提交材料 的可靠程度等内容,应当在“备注”栏注明。 5. “当事人”的“姓名(名称)”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单位名称、个体工商户字号名 称、经营者姓名及个人姓名。6.“案源登记内容”中应当简明记载案源基本情况,包括 案源所反映的涉嫌违法主体、行为发生时间、地点等基本 情况。“登记人”一般为办案 机构的工作人员。 7. 办案机构负责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在案源处理意见栏 签署意见,意 见应当具体明确。若需要核查,应指定至少两名核查人员。
一、文书适用范围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 政处 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 查,对检查过程以及其他现场情况进行记录时, 使用本文书。
二、文书使用注意事项 1. 当事人有主体资格证照的,按照当事人主体资格证照 记载事项填写主体 资格证照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 号)、住所(住址)、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经营者)等信息。当事人是个体工商户且有字号的,以字号名称为当 事人名称,同时填写经营者姓名、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名称及号码。当事人 主体资格证照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注册 号或者其他编号。当事人 是个人的,按照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记载事 项填写姓名、住址、号码等信 息。
7、 《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并当场直接送达;当事人 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注明情况并采取其他法定送达方式送达;
8、执法人员作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的,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报所属行政机关 归档保存;
9、 当事人对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 起行政诉讼;
10、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的行政主体可以每日按罚款数 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不得超过本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立案。初步核查后认为属于本部门管辖并符合立案条件 的,填写《立案审批表》,报请部门负责人决定是否立案。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办案期限
1、一般程序案件90日内办结,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责人批准可延长30日。仍 需延长的经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2、对于罚款,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的可以分期或延期缴纳, 但需要书面申请。经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同意当事人 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 延期或分期缴纳的期限。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行政处罚的证据
第二十二条 办案人员应当依法收集证据。证据包括:(一)书证;(二) 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六)当事人的 陈述;(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注意:核查时需要检验、检测、检定、鉴定等的,所需时间 不计入15日内。
(二)1.受理。行政主体接到案件来源后应予受理,并对有关 材料进行登记编号,制作《案件来源登记表》。
2.核查。行政主体对受理的行政违法事实进行核查。主要 核查:反映的情况是否可靠、违法事实是否应追究法律责任、 是否属于本局管辖并符合立案条件等。
立案前核查或者监督检查过程中依法取得的证据材料,可以作为案件的证据 使用。对于移送的案件,移送机关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可以作为案件 的证据使用。
上述证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关于证据的规定,并经查证属实,才 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收集、调取的书证、物证应当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原物 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也可以拍摄或者制作足以反 映原件、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复制件、影印件、抄录件和照片、 录像由证据提供人核对无误后注明与原件、原物一致,并注明出证日期、证据 出处,同时签名或者盖章。
Part 2
Part 3
简易 程序
一般 程序
Part 1
Part 2
Part 3
简易程序
概念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又称当场(现场、即时)处
罚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对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 果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给予当场处罚所遵循的步骤、 方式、时限和顺序。
特点
1、在发现违法行为后当即给予的行政处罚; 2、适用于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的行政违法案件; 3、是较轻微的处罚; 4、程序比较简单、具有迅速、灵活、简便的特点。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概念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处
罚职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行 政处罚所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一般程 序又称为普通程序、立案查处程序,是实施行政处 罚的基本程序。
适用范围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适用范围为三个方面: 1.适用简易程序以外的案件——较大的案件; 2.需调查才能清楚的案件——复杂的案件; 3.当事人对给予当场行政处罚的认定存在分歧而无 法作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证件及说明来意、被检查人谁在场、检查的内容、方式、结果、采取的措施 和作出的决定。做到“实、简、准、严、全”。(5)空白处应注明“以下空 白”或者填充“空白符号”。(6)被检查人对检查的意见,应当充分听取。 (7)涂改处和重要部分请被检查人的在场人确认后押印或者盖章。 3、 反映在《现场笔录》、有关证据的收集时间和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制 作日期必须相同。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现场笔录:
2. 当事人本人、授权委托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检查现场的员工或者现场负责 人员,在当事人栏签名。如果无 法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到场或者拒绝接受调查,当事 人拒 绝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的,办案人员应当在笔录 上注明情况,并采取 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邀请见证人到场的,在 “通知当事人 到场情况”栏填写见证人身份信息,并由见证人逐页签名。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受理立案
调查取证
核审程序
处罚告知程 序
决定程序
执行救济程 序
Part 1
Part 2
Part 3
行政处罚的管辖
1、地域管辖 2、级别管辖 3、职能管辖 4、移送管辖 5、指定管辖 6、特别管辖
一般程序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案件来源
1.监督检查(当场处罚的除外); 2.当事人主动交代; 3.举报、投诉; 4.发生事故; 5.下级报请; 6.有关部门移送; 7.同级政府或者上级部门交办; 8.其他
Part 1
Part 2
Part 3
一般程序
立案条件
立案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有明确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其具备行政处罚责任 能力并是二年之内发现的违法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