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教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遗产性质遗产项目及所在省级行政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 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云南黄龙风景名胜区 -- 四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湖南长城——八达岭-- 北京明清故宫——北京 --北京长城——山海关-- 河北明清故宫——沈阳 --- 辽宁长城——嘉峪关-- 甘肃莫高窟 --- 甘肃平遥古城 -- 山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陕西苏州古典园林 -- 江苏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北京颐和园 -- 北京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河北天坛 --- 北京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大足石刻 -- 重庆武当山古建筑群 -- 湖北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布达拉宫历史区 --- 西藏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 安徽丽江古城 ---- 云南龙门石窟 ---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孝陵云冈石窟 ---山西-- 北京庐山国家公园 -- 江西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 湖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吉明清皇家寝陵——清东陵、清西陵林、辽宁- 河北明清皇家寝陵—盛京三陵-- 辽宁世界文化与自然泰山—山东峨眉山——乐山大佛-- 四川遗产黄山 -- 安徽武夷山---福建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四、旅游景观欣赏(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①距离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高大山峰庐山 (赣) 、黄山 (皖)、泰山 ( 鲁)、武陵源群峰 (湘西北 )远眺、俯瞰地貌的酷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特定的观赏位置似造型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山中的峡长江三峡 (渝、鄂 ) 、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 )谷、溶洞、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置身其中近观一线天一线天尼亚加拉瀑布 (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瀑布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赞比亚、津巴布韦两国间,赞比西河适当距离仰观上 )、黄果树瀑布( 贵州境内,北盘江上 )②角度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一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江河湖海洞庭湖、长江、滇地)之上俯览远望阁一南昌,大观楼一昆明湖沼池塘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湖、南京莫愁湖山水有机组漓江山水、长江三峡乘船 (筏) 沿水路观两岸风景合景观2.把握观赏时机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自然景观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随天气而变化的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自景观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特定时间出的自钱溏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三月;然景观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3.抓住景观特色①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②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③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构景手法做法与效果举例主主景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故宫以太和殿、孔府以大成殿配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为主景,其余为配景障景多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利用一些景物 (假山、屏风、竹林等 )阻碍另一些景《红楼梦》中大观园入园处法层物,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次隔景利用墙、廊、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为不同的景区,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景观层次和旅游者的苏州园林法想像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框景在从框中看到的范围内,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苏州园林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借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颐和园借四山宝塔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体验景观的意境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庙与塔寺庙与塔寺塔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林地区,小山的脊地理位于山麓、山谷、山小盆地的茂林中位置上或山麓湖人文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与佛教中宣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的平的曲含的超脱于之外的思想一致。
,从而使塔成景中的重要构景。
例五台山寺大理三塔B.楹、神、名人事等文学形式来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和人文景巧妙而和地系起来。
②其他人文景的建上表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要求再自然(“ 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比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模宏大。
建筑色彩重,以黄主模小。
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主建筑特色色色自然与人示出皇的尊荣富,又与整迎合园主追求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文的和的地形、多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映与水光、湿的气候特点融一体③一方山水一方情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与自然和相的果,一方山水一方情5.以情景——景欣的最高境界以情景的具体要求① 合感受——、听、嗅、味、触等② 想象——泰山、黄山、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是雄、奇、、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想象才能感知。
③移情与景,情景交融——如“大江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先天下之而,后天下之而”等。
④登山涉水,求求真(二)旅游区的景特点及成因--------中外著名旅游景欣1.黄山景名区(1)位置:黄山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特征:黄山有四“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黄山自然景的成因:黄山由花岩构成,其花岩体垂直理育充分,是我国花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地貌景。
黄山四象成因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种,生在黄山海拔800 米黄山松生存于高峰崖之上,那里岩石硬,土奇以上的崖峭壁上,遍布于山峰之。
黄山松壤瘠。
然而,黄山松根部能放酸性物,溶松依山而,形有立、有卧、有仰,有异体同解、侵花岩体,使根系穿而植。
崖峭壁干。
正所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
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黄山的松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奇异的姿态闻名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天下。
古人曾留下这样一副对联,极言黄山峰石的奇绝:“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黄山群峰怪之间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石肖。
前人谓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
”黄山石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之怪还在于它往往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
黄山云雾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黄山属“黄山自古云成海”,黄山云海缥缈,瑰丽壮观,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云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气象万千。
黄山一年之中有 250 多天有云雾,有“十海致雾。
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日九云烟”“山色去来云”之说。
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
温泉温与诸多名山相比,黄山因有温泉而备受游人青睐,的热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泉因此有“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
下热水或蒸汽。
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
五、旅游景区规划1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应具备交通便捷、景观独特、安全卫生、服务周到、环境优良、配套设置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等基本要素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①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②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③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④旅游服务设施规划⑤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3.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①规划观念新颖②调查分析细致③旅游定位准确④空间布局合理⑤内容体系完整⑥规划科学可行4.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4)景区开发建设中,城市化的特征过于明显,人工建设痕迹太多,对背景环境破坏严重。
(5)旅游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六、旅游活动设计1.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以及大致的旅行费用等。
2.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七、旅游安全1.旅游不安全因素交通事故、犯罪、疾病(或中毒)、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旅游者冒险造成的以外伤害、旅途迷路、其他突发性以外事故2.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预防与管理做好自我防范八、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4)增加经济收入 ,缩小地区差异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2)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3)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