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本文对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课程探索了项目化教学法,在文中介绍了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考核方式,并总结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我们开展项目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使学生得到专业技术人员化训练,使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综合培养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原名《环境工程基础》,该课程是环境类专业(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等,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除外)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其任务是通过“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污染物处理实验和污染设备设施运营管理技能的实践实训,使学生具备环境保护工作者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1.课程对应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在开展项目化教学前我们选择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对应的项目化教学内容。
经过市场调研,我们总结出《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学习后学生所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而我们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也将围绕典型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要求开展设计。
《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有生化池的调试、运行与
维护;气浮系统的调试、运行与维护;混凝系统的调试、运行与维护;消毒设备的调试、运行与维护;噪声控制系统的运行;管道、管件及阀门设备的维护;水泵、风机的运行与维护;除尘系统的调试、运行与维护;脱硫系统的调试、运行与维护;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系统的控制;处理系统全套设备的联动操作。
2.项目化教学课程整体设计
根据对应的工作岗位,我们将本门课程设计成12个项目化单元教学内容,总课时96,12个项目及课时分配详见表1。
通过12个项目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每个项目设计一份单元设计,让学生以单元设计为引导,自觉主动的索取知识。
3.项目化教学课程实施
我们对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2个班级同时开展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在课程项目化设计中始终贯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教师的实际工程经验及调研,确定了安工专业学生在环境工程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具体拆分,每周设置六节课,其中四节实践课联排,以项目引导文的形式指导学生实践,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每次课均进行了总结,以方便日后的改进,总体而言,项目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体现出了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我们认为项目化教学在本课程中非常值得推广。
如我们设计的项目“格栅故障排除”,借助学院水处理平台,设置格栅运行故障,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找到故障,从老师处领取工具,最后团队合作排除故障,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同学
们对通过工作场景的模拟实践来掌握知识的方式非常认同,在故障排除前学生主动获取格栅结构、类型和功能等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排除故障的同时可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最后以学生自评和老师评分的方式相结合给予评估。
4.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探索
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开展课程考核,《环境工程技术与应用》项目化课程考核分理论部分和实操部分,我们重点针对传统理论考核的部分进行了考核方式探索,将理论课融入到实践中,力争让大家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
考核的方式与以往的闭卷做答有些不同,采用的是面试做答的方式,在此种考核方式中有独立于以往的优势,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将具体总结如下:
4.1课程考试方式
课程考试内容涉及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控制、固废的处理与处置四大块内容,共设置考题46道,能满足每个同学抽一题,而无重复,考试题型均为综合性题型,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于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全面的掌握程度,如:“试设计一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做适当解说”,像这样的题型,考查的并不是学生对于水处理某一章节的掌握程度,其考查的可以说是整个污水处理的所有章节,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
在面试抽签后,学生自主思考一段时间,组织语言,然后一一到老师处答题,除了需回答课程考题外,并且还要回答老师的两个随即的相关提问,同时有时会被要求做实际操作,每个学生的考核时间大约
为10分钟,考核完毕由老师评分,为避免老师主观因素的影响,老师评分后给学生签字,如果对于老师的评分有任何异议的可以当场直接向老师提出,并展开辩论。
4.2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优势
(1)此种课程考核,经过实际验证,发现最能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舞弊了,每个学生与老师面对面,而提问环节的问题又是随机的,因此能真正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能使老师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方便日后的改进。
(2)采用面试的方式对于一部分实际应用能力强,而不愿意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的同学有非常大的优势,也对于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提供一些新的方式。
(3)该种考核方式能有效的将工程实际应用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同时把握好了理论够用的原则,对于今后高职高专的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提供了优势。
4.3课程考核方式改进建议
(1)在此次项目化教改课程考试中考官只有任课老师1人,因此难免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虽然成绩已经经由学生审核认可,但是今后的这种面试考试如果能多几名考官,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起来是全面的角度看问题,相信学生对于成绩的认可度会更高。
(2)可适当延长学生考试时间。
(3)考核只抽取一个综合题型做答,建议以后多抽取几个题做
答,这样对于学生知识点薄弱区域能尽量不予大面积扣分,不让大家觉得就是一题决定成败,能更公平的评价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4)面试考核标准还应该更详细化,细到知识点和具体分值的挂钩,我们考试过程中,给学生的起评分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学生的分数相对于往年的闭卷成绩高了一点,建议今后针对每道考题都出一个相关的评分标准,而不是统一采用某个评分标准。
5.项目化教学建议
5.1与企业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要组织教师和企业的团体来共同开发适合项目化教学的优质教材和教学项目。
更好的使企业项目与课程转换。
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有一定差异性,因此,从企业收集来的项目任务并不都能够简单的转化成教学项目,所以需要不断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5.2项目的选取要难易适度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项目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和促进学习的作用,但在项目选取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校内教学课时的安排,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和能力范围内完成项目,同时为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规律企业项目也可按课程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做适度修改以更符合教学需要。
5.3提高项目设计教师的职业经验
课程项目化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
项目教学法
的引入,教师的职业经验凸显不足,教师在课程项目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教师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做到教最新的,保证让学生学有所用。
总之,在运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同时,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鼓励互相合作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巍巍. 高职典型化工产品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视界,2012(23):168-169
[4]翟建.高职高专水污染治理设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科技资讯,2010(9):209-210
[5]焦瑞.项目驱动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36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