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名篇导读(一)》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 1 陈涉部下秦嘉立了谁为楚王?() A、
景驹 B、 韩信 C、 熊心 D、 熊槐 我的答案:A 2
刘邦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是在夸谁?() A、
张良 B、 韩信 C、 萧何 D、 陈平 我的答案:C 3 屈原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 A、
秦国 B、 赵国 C、 楚国 D、 韩国 我的答案:C 4
以下哪个词语与刘邦无关?() A、
一败涂地 B、 约法三章 C、 楚河汉界 D、 胯下之辱 我的答案:D 5
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赤壁在今天哪个省境内?()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江苏省 D、 江西省 我的答案:A 6
以下哪件事情与张良无关?() A、
圯上受书 B、 斗智鸿门 C、 保举韩信 D、 下邑奇谋 我的答案:C 7
以下哪部书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A、
《史记》 B、 《诗经》 C、 《尚书》 D、 《周易》 我的答案:C 8
楚汉战争爆发前期,刘邦做了什么准备?() A、
攻克汉中 B、 迷惑项羽 C、 为义帝发丧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9
以下哪位人物出使了西域?() A、
班固 B、 班彪 C、 班昭 D、 班超 我的答案:D 10
项羽的出生地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A、 江苏南通 B、 江苏宿迁 C、 浙江绍兴 D、 浙江丽水 我的答案:B 11
秦始皇驾崩于公元前()年。 A、
247.0 B、 220.0 C、 210.0 D、 201.0 我的答案:C 12
()评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
周恩来 B、 鲁迅 C、 毛泽东 D、 郭沫若 我的答案:B 13
袁绍在哪次战役中兵败于曹操?() A、
赤壁之战 B、 合肥之战 C、 官渡之战 D、 夷陵之战 我的答案:C 14
“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矣”描写的哪个时期?() A、
西汉末年 B、 东汉前期 C、 东汉末期 D、 东汉中期 我的答案:C 15
苏武在北海牧羊期间,匈奴派了谁去劝降苏武?() A、
丁零人 B、 张胜 C、 卫律 D、 李陵 我的答案:D 16
《后汉书》的作者是谁?() A、
范蠡 B、 范晔 C、 司马懿 D、 司马光 我的答案:B 1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哪篇古文?() A、 《滕王阁序》 B、 《兰亭集序》 C、 《太史公自序》 D、 《报任安书》 我的答案:D 18
在打败项羽后,刘邦改封韩信为()。 A、
楚王 B、 齐王 C、 赵王 D、 韩王 我的答案:A 19
以下哪场战役不是韩信所参与的经典战役?() A、
陈仓之战 B、 背水一战 C、 半渡而击 D、 围魏救赵 我的答案:D 20
下列谁不是刘邦刚起义时的部下?() A、
韩信 B、 樊哙 C、 曹参 D、 萧何 我的答案:A 21
以下哪一项不是韩信的人物特点?() A、
出身贫苦 B、 喜好读书 C、 军事奇才 D、 力能扛鼎 我的答案:D 2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初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地形?() A、
剑门关 B、 嘉峪关 C、 函谷关 D、 山海关 我的答案:A 23
吕布最终是被谁击败而被处死的?() A、
袁绍 B、 董卓 C、 丁原 D、 曹操 我的答案:D 2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后汉书》的特点?() A、 惩恶扬善 B、 批判外戚 C、 批判宦官 D、 妄议朝政 我的答案:D 25
韩信没有被册封过以下哪个封号?() A、
留侯 B、 淮阴侯 C、 齐王 D、 楚王 我的答案:A 26
苏武牧羊的“北海”是指今天的哪个地方?() A、
贝加尔湖 B、 渤海 C、 朝鲜海 D、 海森崴 我的答案:A 27
鲁肃是三国中哪个国家的人?() A、
蜀国 B、 魏国 C、 吴国 D、 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28
《汉书》的作者是谁?() A、
班超 B、 司马光 C、 司马相如 D、 班固 我的答案:D 29 以下哪项不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 A、
《诗经》 B、 《中庸》 C、 《尚书》 D、 《礼记》 我的答案:B 30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这句诗写的是谁?() A、
萧何 B、 张良 C、 韩信 D、 项羽 我的答案:B 31
西汉建立后,谁被分封为留侯?() A、 韩信 B、 萧何 C、 张良 D、 陈平 我的答案:C 32
以下哪位大将被韩信所打败过?() A、
陈馀 B、 龙且 C、 章邯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3
古地名“会稽”即是今天的浙江()。 A、
绍兴市 B、 上海市 C、 吴兴市 D、 南通市 我的答案:A 34
以下哪一项不是对项羽的描述?() A、
长八尺余 B、 力能扛鼎 C、 才气过人 D、 吴中子弟 我的答案:D 35
以下哪一部书不属于“春秋三传”?() A、
《左传》 B、 《公羊传》 C、 《谷梁传》 D、 《吕氏春秋》 我的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