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前言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是xx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320国道与206国道以及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的重要连系线。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和《xx省干线公路网规划(199l~2020年)》的基本要求,对完善xx省交通网络体系,缓解省道317线的交通紧张状况,改善xx市到上饶市的交通条件,加快xx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xx市与上饶市及周围各县市区域间的横向联系,改善沿线投资环境,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圈,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xx市206国道xx大连路与金源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途经xx市金鹅山、浯口镇、临港镇古田、高家镇桐林街、官庄、洪岩镇吴家村,终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终点桩号K36+440;路线全长36.440km,全部位于xx市境内。

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总面积170.54hm2(其中征用土地125.80hm2,租用土地34.21hm2,原有土地管辖范围10.53hm2);拆迁建筑物1.05万m2,拆迁电力、电讯线15.45km;路基土石方214.33万m3(其中土方178.61万m3,石方35.72万m3),水泥砼路面715.26千m2;大桥105.04m/1座,中小桥313.520m/7座,跨铁路桥250.080m/2座,涵洞138道,挂线5.000km,平面交叉8处,管理服务设施1处。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0702.5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42.55万元。

计划于2004年1月开工建设,2005年12月底建成通车,总工期24个月。

本项目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路线穿越区域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貌类型以岗地、平原为主。

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项目沿线经过的xx市为xx省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对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造成较大面积的扰动和破坏,很有必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否则,将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影响到公路本身的运行安全,而且会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德镇市花园城市建设和xx市经济建设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xx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落实“三同时”制度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有关规定,xx市上乐线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委托我所编制《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接受委托后,我所迅速成立项目组,项目组以《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有关初步设计资料为依据,紧密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在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勘察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xx省xx 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目的《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精神,更好地加强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管理,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沿线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公路运行安全,防止和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给公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以及下游防洪带来不利影响。

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4)《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2.2.2 规章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水利建设单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监[1995]34号文);(4)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5)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第12号令);(6)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7)水利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水保[2001]112号文);(8)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9)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9年2月);(10)xx省计委、省水利厅《关于生产建设项目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的通知》(赣计农字[1994]43号、赣水水保字[1994]014号);(11)xx省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赣计投资字[1994]114号);(12)xx省计委、省环保局、省水利厅《xx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落实“三同时”制度管理规定》(赣计投资字[2000]33号);(13)xx省计委《关于上饶至xx公路xx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立项的批复》(赣计基础字[2003]820号);(14)《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书。

2.2.3 技术资料(1)《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有关初步设计资料。

2.2.4 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8);(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3 项目及项目区简况3.1 项目概况3.1.1 地理位置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位于赣东北腹地,景德镇市南部,途经景德镇市所辖的xx市,路线起点位于206国道大连路与金源路相接处,路线终点位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路线呈东西走向,基本沿省道317线东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0′~117°30′,北纬28°58′~29°01′之间。

3.1.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路线起点位于xx市206国道xx大连路与金源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途经xx市金鹅山、浯口镇、临港镇古田、高家镇桐林街、官庄、洪岩镇吴家村,终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终点桩号K36+440。

路线全长36.440km,全部位于xx市境内。

路线布设主要遵照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基本上利用现有的省道317线的路基裁弯取直进行改建。

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受xx市的城市规划和德兴市境内的省道317线的控制和影响;路线的局部地段主要受浯口镇和官庄的城镇规划以及复杂地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需要“十五”期间,xx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的基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壮大,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步伐,对外招商引贸工作有新的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发展加快,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根据以上原则和要求,“十五”期间xx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到2005年达到52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05年达到3.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8:48:34。

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以上。

“要想富,先修路”,为达到“十五”xx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建设上乐线一级公路显得十分重要。

(2)是全省公路网络建设的需要根据xx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要求,xx省(199l~2020年)干线公路网规划总目标是:干线公路网的发展基本适应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干线公路网络的布局方案是结合全省公路网的现状和生产力布局,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提出以xx境内的全部国道主干线、国道、省道共同组成干线公路网,共计里程11149km,占全省公路网的23.23%,交通量占总交通量87%,干线公路网的实施方案,结合区域的经济发展,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安排,以提高为主,全面提高干线公路网的技术等级水平,通过干线公路网的实施,实现高起点、上水平、安全、畅通、高效的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网。

本项目上乐线xx段,为省道317线的一段,是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可使xx及其以北景德镇广大地区与上饶及其以东的江浙、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完善高速公路的辐射功能,更直接带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及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公路交通灵活、直达、快捷方便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和全省一样,xx市的公路运输量占综合运输量的比重逐年上升,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但是,和日益增长的公路交通运输需求相对照,xx市的公路基础设施很不相称。

首先是公路里程增长速度较慢。

“九五”期间,尽管全市加快了公路建设的步伐,但公路通车里程年均增长率远远低于公路客、货运输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

其次是技术等级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第三是通行能力弱,100%公路为混合交通。

xx市的公路交通是从206国道、上乐公路、乐江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上乐公路是连接206国道与320国道、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的纽带,现有上乐公路基本为油路,路基宽8.5m,路面宽6~7m承担了非常繁重的交通任务,是xx通往浙江省、福建省和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最近通道,2000年,上乐线xx境内官庄观测站(桩号为K120+400)的年平均日机动车交通量为644辆(折合成标准中型车,下同),年平均日混合交通量为835辆,而在1990年官庄观测站的年平均日机动车交通量为1029辆(折合成标准中型车,下同),年平均日混合交通量为1255辆,1998年官庄观测站的年平均日机动车交通量为1062辆(折全成标准中型车,下同),年平均日混合交通量为1404辆;2000年德兴市香屯观测站(桩号为K108+500)的年平均日机动车交通量为1606辆(折合成标准中型车,下同),年平均日混合交通量为1931辆,因上乐线多年超期服务,大部分地段路面老化、路基下沉,导致众多车辆绕道而行,形成影响xx市经济发展的“瓶颈”,根据xx市以及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交通的影响,全线交通量增长速度2005~2010年将在12%以上,2010年后全线交通量增长速度在10%以上,以如此迅速的交通增长速度发展,现有的上乐公路显然是不能适应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