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靶区勾画PPT课件
胸段食管癌选择性及累及野照射 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show/NCT01551589
如果不放疗,复发的风险很高 放疗后,复发风险会明显降低 放疗的毒副反应可耐受
CTV勾画的原则:ICRU 83报告
CTV的勾画标准
CTV-T 亚临床病灶 CTV
CTV-N 淋巴结转移规律
方法
食管癌亚临床病灶:头脚方向
龙志华(2006)等对96例连续食管癌术后切片标本进行分析发现: --近端食管切除长度为(4.73±3.60)cm --实际上癌浸润长度为(0.79±1.32)cm --癌浸润长度<1.0 cm占70% <1.5 cm占95% <3.0 cm占97.9%
仅有2例浸润长度分别为3.5 cm及3.7 cm。而此2例均发生切缘残留癌。
食管癌CTV-T勾画:头脚方向
高献书 肖泽芬 王军 傅小龙 赵快乐 于金明 李涛
CTV上下
上3,下3 上下 3
上2,3.5 上3,下3 上3,下3 上下4-4.5 上3下3
CTV-T的勾画:横断面
期软怕硬的原则
横断面上的食管癌 CTV:食管周围,椎体、大血管、 气管之间的软组织区域。
颈部 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右肺门淋巴结 左肺门淋巴结 隆突淋巴结 心脏右缘淋巴结 心脏左缘淋巴结 胃小弯淋巴结 胃左动脉旁淋巴结 腹腔干动脉旁淋巴结
上段 N=279 42.3 28.0 16.1 21.9 7.9 5.4 8.6 10 3.9 7.2 6.1 0.4
2、4、5、 7组,及 阳性淋 巴结所 属区域。
4、5、7 组、贲门 、胃左动 脉旁淋巴 引流区, 及阳性淋 巴结所 属区域。
ENI or IFI
为提高肿瘤局部控制和患者远期生存国内外很多单位 选择了区域淋巴结选择性照射(ENI) 然而ENI增 加了照射体积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毒副作用有增加趋势使 得ENI在临床中的应 用 仍 存 在 争 议 。 累 及 野 照 射(IFI)能否替代ENI成为食管 癌放射治疗争论的焦点。
腔LN 若长径≥0.5cm, --其他区域LN长径≥lcm;
数目:多个(≥5个)小LN成团或成簇;
PET-CT: --高代谢,SUV≥2.5,认为LN(+)。
CTV的定义:ICRU 62报告
CTV包含GTV和(或)必须要消灭的亚临床病灶。 为根治目的,此体积必须给予足够的治疗剂量。
CTV的特点
CTV-N-6区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1
CTV-N-7区
CTV-N-7区
CTV-N-8,9区
8区:食道旁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
CTV-N-10-14区
CTV-N-胃左/腹腔干
食管癌淋巴结引流特点
➢双向引流 ➢跳跃转移
纵膈各区域淋巴结阳性率
淋巴结引流区
上消化道内镜
GTV-T的勾画:以谁为标准?
超声内镜
GTV-T的勾画:以谁为标准?
PET-CT
GTV-T的勾画:综合考虑
长度
➢内镜 ➢钡餐 ➢PET-CT
宽度
➢CT ➢MRI ➢超声内镜 ➢PET-CT
GTV-T的勾画:ICRU 83报告
GTV-N:判断标准
大小:--定位CT轴位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脚/腹
食管癌靶区勾画的原则、标准和实践
四川省肿瘤医院食管腹部放疗病区 吕家华 李涛
2015.03.26
LOGO
原则、标准、实践
标准
➢ 国际:RTOG ➢ 国内:南方、北方 ➢不同的医院
➢个体化的进行 靶区勾画
实践
原则 ➢ ICRU 报告
靶区勾画原则:ICRU 报告
GTV的定义(ICRU 62)
可证实的病灶,即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学检查能够确定 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大小的恶性病变
PET-CT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乏氧显像、代谢显像)
GTV如何确定?(食管癌)
体格检查
临床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
GTV如何确定?(食管癌)
胸部增强CT
影像学手段
上消化道造影
PET-CT
超声内镜
GTV-T的勾画:以谁为标准?
上消化道钡餐
GTV-T的勾画:以谁为标准?
胸部增强CT
GTV-T的勾画:以谁为标准?
CTV-N-4L区
第4组淋巴结(4,lower paratracheal)和 第2组淋巴结相似,同样位于气管周围,但是 在主动脉弓平面的尾侧。 气管左侧的矢状面是左侧第4组淋巴结(4L) 与右侧第4组淋巴结(4R)的分界线
CTV-N-5/6区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
CTV-N-5区
肿瘤位置,% 中段N=1051
27.5 16.5 9.3 12.5
3.7 4.9 16.7 22.2 13.9 13.9 13.2 3.4
下段N=461 18.2 8.9 7.8 6.1 5 6.1 11.5 40.6 29.3 25.8 26 6.3
目前勾画CTV-N原则
1、2、 4、5、 7组及 阳性淋 巴结所 属区域。
CTV-N-3区
➢第3组淋巴结分为前部的血管前淋巴结 (3a,prevascular)和后部的气管后淋 巴结(3p pretrotracheal)。 ➢其范围从头侧的胸骨切迹水平至尾侧的 隆突水平。
CTV-N-4R区
第4组淋巴结(4,lower paratracheal)和 第2组淋巴结相似,同样位于气管周围,但是 在主动脉弓平面的尾侧。 下界:奇静脉 气管左侧的矢状面是左侧第4组淋巴结(4L) 与右侧第4组淋巴结(4R)的分界线
CTV-N的勾画
纵隔淋巴结分区
下颈锁骨上LN(1区)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 下界:锁骨与胸骨柄上缘 气管中线分为1R和1L
CTV-N-2区
➢2L淋巴结(upper paratracheal)的下缘 界限位于主动脉弓上缘。 ➢2R淋巴结的下缘界限位于头臂静 脉尾侧与右侧气管交汇之处。
CTV-N-2R/L区
GTV几乎总是相应于那些瘤细胞密度最高的恶性赘生物 ,因此,为达到根治的目的,必须将足够高的剂量完全 覆盖GTV。
包括原发病灶(GTV-T)和可能的转移淋巴结(GTV-N) 或转移灶(GTV-M)组成。
GTV如何确定?(ICRU 62)
GTV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临床检验(如视检、触诊、腔镜等) 各种影像技术(如X线、CT、超声、MRI、核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