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第4章储层孔隙结构新进展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第4章储层孔隙结构新进展

(二)饱和中值压力(Pc50) 它对应的孔喉半径称为中值孔喉半径(r50) (三)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数 束缚水饱和度(Swi)
51
52
二、毛管压力曲线常规定量分析
(四)孔隙-喉道分选性
75% 总饱和度下的压力 PTS 25% 总饱和度下的压力
(五)储层级别(Reservoir grade)
18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破裂孔隙-裂缝(fracture)
19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破裂孔隙-裂缝(fracture)
20
二、次生孔隙 (secondary porosity)
3、晶间孔隙 ---重结晶作用晶间孔为主
21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 碳酸盐岩基块的喉道类型:管状喉道 孔隙缩颈喉道 片状喉道
五、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
1 孔隙空间由孔隙及相当孤立的近乎狭窄的连通喉道组成。 2 孔隙空间的缩小部分为连通喉道,喉道变宽即成孔隙。 3 孔隙由细粒孔隙性连通带所连通,镜下可见连通支脉。 4 孔隙系统在白云岩的主体或胶结物的颗粒之间发育,孔隙大 部分反映了颗粒外形。 5 孔隙主要由裂缝沟通。 6 由两种以上基本孔隙结构构成。
孔喉分选性则是指孔喉大小分 布的均一程度
50
第四节
压汞数据的孔隙结构参数研究进展
二、毛管压力曲线常规定量分析
(一)排驱压力(displacement pressure) Wardlaw和Taylor(1976) :取饱和度为20%时对应的压力为排驱压力。
Schowalter(1979):把汞饱和度在10%的压力定义为排驱压力。 在毛管压力曲线上, 沿着曲线的平坦部分作切线与纵轴相交的压力 值就是排驱压力(Pd)。
12
第二节
1、溶蚀孔隙 (1)粒间溶孔
碎屑岩类储层孔隙类型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粒内溶孔
(3)填隙物内溶孔
注意:目前人们已认识到 次生孔隙在砂岩孔隙中占 较大比例,至少有1/3是 次生的。
13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1、溶蚀孔隙
(1)粒间溶孔
表生作用阶段,风化剥蚀和大气渗水的淋滤可形成区域性分 布的风化壳次生孔隙发育带。(不整合面下,断裂带附近
23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粘土矿物迅速转化带属成岩后生作用中期,恰与生油窗、 压实突变、泥岩脱水排烃时期对应,是次生孔隙总量占优势的发 育阶段,对油气运移、聚集十分有利。 预测: 故:综合成岩作用、有机质成熟度、混层粘土矿物转化、 泥岩压实作用、泥岩脱水等资料,可预测砂岩次生孔隙发育带的 纵向分布。
53
二、毛管压力曲线常规定量分析
(八)反映孔喉大小分布百分数的参数 美国岩心实验室
1.大孔喉(>1.5m)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2.粗微孔喉(0.5~1.5m)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3.细微孔喉(<0.5m)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4.极细微孔喉(<0.1m)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新增)
(九)其他组合参数 1.结构优度(GG) 2.孔隙结构系数(P)
38
三、碳酸盐岩的孔隙成因类型及特征
1.原生孔隙
(1)粒间孔 (2)粒内孔 (3)生物骨架孔 (4)生物钻孔 (5)鸟眼孔隙
2.次生孔隙
(1)粒内溶孔 (2)粒间溶孔 (3)其它溶孔溶洞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四、碳酸盐岩储层的喉道类型
1 颗粒碳酸盐岩的喉道类型:与砂岩储层类似
30
1 建设性成岩作用
(3)构造应力:地层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产生大量的构造 缝。
31
2 破坏性成岩作用
(1)世代胶结:胶结物取决于水化学成分和浓度。
32
2 破坏性成岩作用
(2)空隙充填:充填物有内源物和外来物。
33
2 破坏性成岩作用
(3)压实、压溶作用:孔隙度变小,厚度变薄。
34
2 破坏性成岩作用
37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层微观特征
二、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
1 孔或洞:长宽比1:1~1:10。
粗孔:D=2~0.1mm;细孔:D=0.1~0.01mm;微孔:D<0.01mm
大洞:D>10mm;中洞:D=10~5mm;小洞:D=5~2mm;
2 裂缝:长宽比大于1:10。
大缝:D>3mm;中裂缝:D=1~3mm; 小裂缝:D=0.1~1mm;微裂缝:D<0.1mm
4
二、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1、储集空间类型: 控制孔洞缝的大小、形状、分布。 (1)原生孔隙(primary porosity):沉积时保留下来 (2)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成岩次生作用形成 (3)裂缝
2、喉道类型
5
三、孔隙结构研究实验方法
1、铸体薄片分析(cast thin section)
1 建设性成岩作用
(1)白云石化:华北、四川地区,晶粒大,孔隙度高。以“ 砂糖状”白云岩孔隙性最好。
28
1 建设性成岩作用
(2)古岩溶:在长期沉积间断面发生大规模岩溶作用,形成 孔洞发育的侵蚀面,具良好的储集空间。一般顺缝、顺层、 沿风化壳分布。
29
1 建设性成岩作用
(3)岩溶:沉积物固结成岩后,暴露在大气环境中,易发生 溶蚀作用,空隙周围无充填物,形态不规则,较严格受岩性 控制。
7
三、孔隙结构研究实验方法
3 毛管压力分析--压汞法(mercury injection)
2 cos 0.75 Pc Rc Rc
参数:反映喉道的分布及不同喉道 大小连通的孔隙体积分布情况。
8
三、孔隙结构研究实验方法
4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 研究孔隙表面形态。
14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1、溶蚀孔隙 (1)粒间溶孔
Hale Waihona Puke 15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粒内溶孔
16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粒内溶孔
17
二、次生孔隙(secondary porosity)
2、破裂孔隙-裂缝(fracture)
9
四、应用孔隙结构参数对储层评价
1.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对储层定性分类 (1)大孔粗喉型储层 (2)小孔粗喉型储层 (3)大孔细喉型储层
(4)小孔细喉型储层 2.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参数对储层定量评价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主要由于储层类型不同, 孔洞缝的成因不同,岩性不同等等,评价参数的界限值的变化幅 度较大。
参数:孔洞缝的类型、形状、大小及与喉道的配置,估算 面孔率、孔喉配位数。
6
三、孔隙结构研究实验方法
2 图象分析法(Petrographic Image Analysis,PIA)
参数:定量计算分析面积内的总孔个数,总孔面积,每个 孔的六个参数(面积,周长,长轴,短轴,长短轴比,等 效园面积),计算面孔率,作出孔分布直方图。
3.相对分选系数(Dr)
5.孔隙结构系数(Gs)
4.特征结构系数(1/DrP)
(一)孔隙和喉道大小与毛管压力的关系
孔喉半径:
4 cos Pc PHg P V d 2 cos
rc pc
0.75 rc Pc
49
一、毛管压力曲线的定性分析
(二)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分析 毛管压力曲线的形态主要受孔 喉分布的歪度(又称偏斜度)及 孔喉分选性两个因素所控制。 歪度就是指孔喉大小分布中偏 于粗孔喉或细孔喉
4 成岩作用强:储渗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 5 空隙类型多样:储层结构复杂,常常是孔洞缝兼具,成因各 异,多种组合类型,储渗体形态多样。 6 岩块基质物性差:裂缝起重要作用,储层非均质性强; 7 具生成油气的能力:形成自生自储的油气层。
48
第四节
压汞数据的孔隙结构参数研究进展
一、毛管压力曲线的定性分析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声波测井和地震波传播速度显示低速异常-有效方法。
24
25
26
第三节
一、总的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微观特征
1、储集空间类型多 2、成岩次生变化大 3、孔洞缝在纵横向上具有突变性
在纵向上:没有固定的产层层位 在横向上:高产井、低产井、干井交叉出现,井间干扰十分明显。
27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膏化:石膏、硬石膏交代其他矿物—膏化作用;石膏、 硬石膏被其他矿物交代—去膏化作用。
(5)热液作用:伴生成岩矿物搬运,-热液矿化作用。
35
3 双重影响作用
(1)硅化:我国非常发育,华北的寒武系和奥陶系,华南的 石炭、二叠系。形成硅质岩。
36
3 双重影响作用
(2)重结晶:尤其是白云岩的重结晶,晶粒变粗,孔隙喉道 增大且规则,增加有效孔隙,储集性能变好。也可发展到晶 间孔基本填满,孔隙度大大降低。
10
第二节
碎屑岩类储层孔隙类型
一 原生孔隙(primary porosity)
1、粒间孔隙(intergranular porosity) 2、杂基内原生孔隙
11
第二节
碎屑岩类储层孔隙类型
一 原生孔隙(primary porosity)
1、粒间孔隙(intergranular porosity)
3.含油气层 :储集层中储集了一定数量的石油或天然气, 称含油气层(oil-bearing roc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