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标准的书写和起草说明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的书写和起草说明技术要求

武汉会议)
药典会《国家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复核检验的技术
要求》(昆明会议)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中成药国
家标准提高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7
技术支撑
“广州市名优中成药质量标准提高示范性研 究”(已得到广州市科技局立项,得到20万 元资金资助)
“中药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系列项目示范性研 究”(即将申报广州市科技局立项)
3
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化学药品质量控 制模式
问题:以单一化学成分分析的观点与中 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不相符
眼前难题:品种繁多、成分复杂、研究 基础薄弱等
4
国家中药标准管理问题
最少有四个业务部门主管:
国家药典会 新药审评中心 中保办
各自对国家标准的要求不一致、不统一 ,造成不同类型的国家标准五花八门
5、传统的重金属、砷盐检查法应改为铅、镉、砷、
汞、铜测定法,并制定合理的限度。
23
修订说明
说明所列检查项目制订、方法选择或取 消制剂通则中规定的检查项目的理由, 确定限量检查的依据及方法学验证考察 情况;重金属、砷盐等考察结果及列入 质量标准的理由。
24
五、浸出物或提取物
中药固体制剂除了制订含量测定指标外还可 以选择测定浸出物含量的方法,以控制药品 质量。
第一篇 总论
第二篇 制订中成药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第一章 质量标准前部分 第二章 质量标准主要部分 第三章 质量标准后部分 第四章 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第三篇 常用检验方法与检测技术
第四篇 提高中成药国家质量标准实例
10
讲述技术要求
标准制订(及起草说明):肖、莫 标准验证:欧 复核受理:林 标准复核:赖
项目必须有针对性,确有控制质量的意义 ,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尚不清楚或确实无法 建立含量测定和虽建立含量测定但所测含量 值甚微时,常用溶剂有水、乙醇、乙醚等( 溶剂的选择应有针对性)。
如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可测定醚浸出物含 量;皂苷类成分可选用正丁醇作为溶剂测定 其浸出物含量。
25

1 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依法(附
G)。 其他 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
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H)。 (急支糖浆)
20
例(对制剂通则中所列的检查项另有特殊规定;
根据品种特性而设立的检查项目 应单列 )
装量差异 取本品10袋,依法(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A )检查。应符合装量差异限度为 ±8%的规定。 (藿香正气滴丸)
含药量 (薄荷通吸入剂)
21
提高要求
按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通则补 充相应新增和修订的检查项目,如 膏药软化点测定、酒剂乙醇量、橡 胶膏黏附力等。
22
修订要求
1、通则中检查项下规定多种方法的应注意方法选择
的正确性,并写明方法选择的理由,如四种水分测定方 法。
2、如果取消制剂通则中规定的某项检查时,须在[检 查]项中予以说明,并写明理由。
5
2006年国家大环境
中药界对“创新”的呼吁声不绝于耳
落实建设中医药强省的行动:以标准化
推动广东中药产业化的发展(3个500种

对我们的要求:在创新体系中对中成药 国家标准进行提高
6
GDIDC口号:做一流药检所
业务架构上:
对内-按方法学分类 对外-质量标准复核者(标准的标准)
中检所《中药质量标准实验复核的技术要求》(
3、毒性药材与炮制品:对含生川乌、生草乌、生附 子等生的毒性药材的品种,应制定已知毒性成分的限量
检查,同时应进行方法学验证。对于含炮制后的毒性药 材的品种可不建立限量检查。
4、当需要对供试品进行分离和纯化处理时(照通则
的不必写),应先叙述供试品的处理过程,再引用附录 ,书写时应注意二者之间的文字衔接。
“广东中药现代质量控制研究” (刚刚获得 省科技厅立项)
8
《提高中成药国家标准 理论与实践》
系统阐述国内外中成药(植 物药)质量控制理论,详 释质量标准制订的技术要 求和规范,对试点实例进 行总结并写出体会,是一 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 著,可作为这次行动的重 点参考书。
9
《提高中成药国家标准 理论与实践》目录(简介)
农药残留、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的限量检查。
18
书写顺序依次为
相对密度、pH值、乙 醇量、总固体、水分 、折光率、炽灼残渣 、重金属、砷盐、装 量差异或重量差异、 溶散时限、有机溶剂 残留量、农药残留量 等。
19
例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
1.17(附录Ⅶ A)。 pH值 应为4.0~4.5(附录Ⅶ
11
二、性状
性状项内容应依次描述药品的颜色、外 观形状、气味。
颜色和外观形状的描述与气味的描述用 分号分开。
复合颜色的描述则以辅色在前主色在后 ,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黄色为 辅。
12
对颜色描述应尽可能范围宽一点,最好 结合生产工艺过程。
药检所对颜色出具不合格报告是一件很 难耐的事。
例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深棕色的 颗粒和粉末,味辛、微苦。 (养血生发胶囊)
16
三、鉴别(略)
17
四、检查
中成药的检查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理化性质检查:熔点、折光率; 2、制剂通则检查:水分、重量差异、崩解度等
; 3、杂质或有毒物质限量检查:灰分、酸不溶性
灰分; 4、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的检查;重金属、砷盐
录Ⅹ A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本品含
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13
例 色板
14
经提取后制成的丸剂应归属于浓 缩丸。小蜜丸中超过0.5g者应改为 大蜜丸。
包衣片应先说明包衣材料,再描 述片心的颜色。
胶囊剂品种则应先说明为硬胶囊 还是软胶囊(或胶丸),再描述内 容物的性状。
外用药和毒性药不要求描述味。
15
例 糖衣片与薄膜衣片并列 本品为糖 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 ;气特异,味涩、微苦。 (益心酮片)
质量标准的书写和起草 说明技术要求
2021/4/11
提纲
一、制订“技术要求”含量测定
2
一、制订技术要求背景
“壮观景象” 是喜是忧—— 我国中成药年产量 30万吨 品种、规格 近8000种
我省为中药产业强省,全省400多家医药 企业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中药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