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方案

武威第十一中学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实施方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性要求,是《中小学生守则》的具体化,是为了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制定的。

为贯彻中央关于德育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德育示范校的层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细则
(一)文明礼仪
1.仪表行为
学生衣着、发式要符合中小学生身份。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2分。

(1)学生要按照学校要求统一着装校服,小学生要戴红领巾(一年级除外);
(2)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不留奇异发型;女生不染发、不烫发,违反者限期更正;
(3)男女生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4)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勾肩搭背,行走要抬头挺胸、稳健端庄。

2.文明行为
学生要举止文明、谦恭礼让,主动给教师问好,服从教育管理,尊敬师长;校内外道路及教学楼内靠右行走;公共场不喧哗、不拥挤,集会时,坐姿端正,保持安静,认真听讲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任何事情。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2分。

(1)严禁乱窜教室,未经班主任同意进入别班教室者(学生会检查人员除外);
(2)未经同意随便拿别人东西者;
(3)回答教师、长辈问话不起立者,直呼教职工姓名或给教职工起外号者;
(4)给其他同学起外号或揭别人短处者;
(5)顶撞教职工的;
(6)集会、观看演出或比赛时,迟到、早退、起哄、鼓倒掌、吹口哨违犯其中之一者;
(7)开会时,不能安静听讲,说笑打闹,来回走动或做与会议无关的其他事情者;
(8)中学走读生,无出入卡的,小学生不遵守路队制度者;
(9)校园内追逐打闹、奔跑、高声喧哗、吹口哨等不文明行为者;
(10)接水、买饭等其他须遵守秩序的场合,不能自觉排队者;
(11)食堂买饭敲打餐具者;
(12)举止、语言文明,口吐污言秽语者。

(二)纪律
1.纪律
校园内不骑自行车、不乱放自行车;课间不出校门;不浪费粮食;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刊等。

不爬越围墙、栏杆、大门等;不带手机;不带零食进校园;严禁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不得拉帮结派,欺凌同学。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3分。

(1)校园内骑自行车、乱放自行车;
(2)在除操场之外的其它地方踢球、打球者;
(3)攀爬栏杆,翻越窗户、校墙;
(4)浪费粮食乱倒剩饭剩菜,乱扔馒头者;
(5)从楼上往楼下扔任何东西者;
(6)检查时谎报班级姓名或拿别人出入卡出入校门的;
(7)在领导、教师调查违纪情况时,无视事实真相一味包庇、隐瞒者;
(8)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纠纷而不自觉主动向老师反映情况,忍气
吞声、隐瞒不报者;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5分。

(9)将棍棒、水果刀、匕首等伤害性器具带进校园者;
(10)偷窃、敲诈勒索同学钱物者,责其如数退还;
(11)在校内外吸烟、赌博、集会者;
(12)购买、传播、翻看不健康的书刊或视频者;
(13)拉帮结伙;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勾结校外人员介入同学间矛盾者;
(14)将手机带入校内者;
(15)乘坐非载人车辆的。

(9)-(13)项中,情节严重者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2.宿舍纪律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3分。

(1)起床铃响,不及时起床;熄灯铃响,不及时休息的;
(2)宿舍内高声喧哗者;
(3)在宿舍内外随地大小便者;
(4)不在自己铺位就寝或允许他人在本班宿舍就寝者;
(5)宿舍要求被褥叠放一个方向、物品摆放一条线,乱摆乱放者;
(6)不把废水倒在水池内,随地乱泼者;
(7)宿舍内点蜡者;
(8)故意制造响声影响他人休息者;
(9)值日生对宿舍地面、门前卫生区打扫不干净者;
(10)不服从舍长管理的;
(11)舍长、年级组长、楼层长徇私舞弊或打击报复者;
(12)舍长、年级组长、楼层长不履行职责的;
管理扣分
(13)不服从年级组长(副组长)管理,一次扣5分;不服从楼层长管理,一次扣10分,不服从楼管老师管理,一次扣20分。

舍长、组长(副
组长)和楼层长若不服从管理可以加倍扣分。

舍长、组长(副组长)和楼层长若不履行职责,所扣分与违反纪律的同学等值。

扣分由楼管老师负责管理,每学期扣分累计,不清零。

(14)违反住宿纪律情节轻微的每次扣10分,情节严重的每次扣20分,情节恶劣的每次扣50分。

3.三操纪律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2分。

(1)眼保健操时,不认真做操,说话谈笑、随意走动者;
(2)做眼保健操时,坐姿要端正,坚持做完最后一个节拍,方可下课;
(3)早操、课间操不按时参加的,不认真做操的;
(4)不能上操的学生必须在操场走步、活动,滞留在教室或宿舍中的;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5分。

早操、课间操旷操的。

(三)卫生行为
按时、认真值日;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2分。

1.不能按时参加或逃避劳动值日者,除补做外,扣分;
2.乱扔纸屑、果皮、食品袋、饮料盒等各种杂物者;
3.就着水龙头喝水的;
4.值日要认真,打扫不干净或不彻底者;
5.注意饮食卫生,购买零食的,将垃圾食品带入校园的;。

6.在室内外墙壁、黑板、门窗及书桌上乱涂乱反动派乱刻乱画胡乱写字等;
7.随地吐痰者;
8.餐桌卫生清理不干净者。

(四)爱护公物
爱护校舍和种种公物;节约水电;爱护图书、仪器。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2分。

1.用脚踏门或墙壁、护栏等的;
2.攀折花草树木者;
3.用卫生工具打闹、乱扔卫生工具者;
4.损毁图书或不按时归还者,赔偿后扣分;
5.损坏桌凳、床和校内其他设施设备的,赔偿后扣分。

(五)社会行为
有下列行为者每人次扣5分。

1.学生节假日不回家而与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从事不正当活动者;
2.上学放学抄近路、踩庄稼、掐花、折树、偷水果等不良行为;
3.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偷盗行为被群众捉住反映到学校来,经查属实的;
4.在路上同群众吵架、打架、欺负小孩或拦截同学的。

(六)补充说明
在上述条款中未列入的,如发生,可参照相关项目给予扣分。

二、奖励细则
1.拾到钱物及时上交或交还失主者,根据失物所值,表扬或酌情加1—10分;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有突出表现者,如征文、演讲、学科竞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4分;三等奖加3分;
3.受到省、市、县、学校表彰者分别加20分、15分、10分、5分。

受奖等级分别在本级别基础上依次减2分计算,如省一等奖20分,二等奖18分,三等奖16分。

其它各级别以此类推;
4.能够积极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每条加3分。

5.在避免重大事故中发挥积极作用者,酌情加5—10分,并给予表彰。

6.在本奖励细则中未列入的可参照相关类别给予奖励。

三、考评结果的应用
1.每个学生每学期总分为100分,按照个人情况给予扣分和加分。

每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政教处给予综合评价。

德育综合评价得分在85分以上为A等,70—84分为B等,60—69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学生毕业时依据每学期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将学生按照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等,填入学生毕业综合评价中。

2.每周每个班级总分为100分,按照本班级学生的扣分和加分项计算出最终结果,作为每周文明班级评比的重要依据。

每学期计算出班级的平均得分,作为优秀班主任评选的依据之一和班主任津贴发放的依据之一。

3.学生扣分累计达到50分,给予警告处分;扣分达到70分时,给予记过处分;记分达到90分时,给予记大过处分。

毕业时未取消处分的,综合素质评价直接定为C等及以下。

住宿生记分达到100分时,学校取消该生的住宿资格。

4.宿舍每周总分为100分,将宿舍成员的扣分和加分项合计,作为文明宿舍与黄牌宿舍评选的依据。

5.住宿楼管理员管理不到位,没有解决产生的实际问题,按照学生扣分的标准给予扣,作为宿舍管理员工作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6.每周由值班小组和学生会,汇总学生和班级日常行为情况,并报政教处,在第二周星期一公示。

每学期汇总学生和班级最终情况,作为学生评价和班级评优的依据。

本方案自2018年3月28日起执行
2018年3月2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