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考试试卷(A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答案请填表格内)
1、1938年在《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是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陈独秀
D、恽代英
2、邓小平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是姓“社”还是姓“资”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4、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标志是:()
A、新的领导阶级
B、新的时代条件
C、新的革命指导思想
D、新的革命前提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
A、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B、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7、中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8、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是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9、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1、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不同
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属性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的要求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
A.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B.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市场的调节者
D.市场经济的主体
14、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5、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
D、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截然不同的分配原则。
1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依法治国
C、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D、政治体制改革
17、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19、台湾问题的性质从根本上讲是()
A、中美两国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
B、中美两国关系中最焦点问题
C、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历史遗留问题
D、国共内战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
20、中国共产党是()
A、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B、中国人民先锋队
C、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先锋队
D、中华民族先锋队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表格内,否则该大题无分)
21、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有:()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E、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思想
22、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E、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平均地权
E、从肉体上消灭富农
2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经济成分有(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
A.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我国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我国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化
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E.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26、股份制( )
A.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B.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C.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E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用
27、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论断正确的有(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体
C、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同
E、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8、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几个方面(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E、实现共产主义
2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是( )
A、民主法治的社会 B、公平正义的社会
C、诚信友爱的社会 D、充满活力的社会
E、安定有序的社会
30、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A、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道路
B、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道路
C、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D、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E、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怎样科学理解理论创新?
3、怎样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大理论成果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