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组下阶段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次期中考试,确实部分班级之间、部分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期中检测,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但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中能发现问题,反思前阶段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加强后阶段的教学和管理。
把平时的工作做扎实,结果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2.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1)寻找工作的最佳状态。
;
心理学中,有“倒U形假设给房子不如吃馅饼”。
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是工作的最佳状态。
案例国际比赛中,一位跳高运动员面临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
教练说跳过这2厘米,你想要的那幢别墅就到手了。
然而他却没有跳过这2厘米。
23届奥运会上,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说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做的馅饼了。
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世界。
同样是激励性诱导,房子却不如馅饼;
教学的启示课堂教学,要像上公开课那样,要有激情。
试想,一堂老师自己都想打瞌睡的课,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与学生谈话,鼓励学生时,要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到达相应的水平,就是常说的“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2)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长充满了传奇色彩。
上初中时,瓦拉赫的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
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很用功,但过于拘泥,这样的人没有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后来,改学油画,可是不善于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理解力不强,成绩班级倒数第一。
很多老师认为,瓦拉赫的成长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学习化学。
从此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这个无法造就之才成了人们公认的化学天才。
这就是著名的瓦拉赫效应;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
只是有的人没有找到,才会导致学习中困难重重,无法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学生智慧的最佳点。
3.抓好教学常规,重视教学科研。
(1)教学常规。
备课常规备学生、备教材、备习题、备考试,课后有小结反思。
作业常规精选、先做、全批、及时反馈。
拔尖扶差工作各班级确定拔尖学生、扶差学生、临界生名单,做好辅导工作,并进行成绩跟踪。
(2)教学科研。
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老师苦,学生累。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主要因素。
我们的教学方法的更新,学生的学法指导,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完全改变这一局面,但我们可以改善这一现状。
我们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
交流等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前,而不是靠课后的大量辅导。
应该讲,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但还远远不够。
4.加强身体锻炼,保持愉悦心情。
几年下来,我们都已不再年轻。
我们的老师很敬业,但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以前那种靠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换取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做法,现在都已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变苦教苦学为乐教乐学。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快乐的走进课堂,学生能快乐的学习,我们的教学质量肯定能够跃上新的台阶。
尤其在当下我校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更要学会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老师才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才有精力研究教学,才有时间锻炼身体。
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酸葡萄效应,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
可以说,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在生活或职场中受挫,这时就应该有点“酸葡萄心理”了,虽然这是因为内心的不快而为自己的失败强加的“理由”,但他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得到舒缓。
不要认为自己无能,要学会自我安慰。
只有我们的心态好了,才能更有精力投入下阶段的工作。
我们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身心俩健的学生。
但我们似乎忽视了我们也同样需要身心俩健的教师。
谢谢阅读!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
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