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专项方案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专项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2王孝雄建筑设计院设所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

1.3我公司ISO9001贯标文件要求和《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办法》。

1.4建筑施工手册(大全)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特点:本工程位于太原市本工程位于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龙城北街以北,长治路以东。

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占地面积884.06㎡,建筑总面积为5814.69㎡。

基础全部为大开挖,基坑开挖尺寸:混凝土筏基外放3m,长73m,宽20m,深2.4m,开挖面积1460㎡,开挖土方工程量3504m³。

基坑土方开挖依据现场情况,采用基坑放边坡处理,其放坡系数为1:0.3。

2.2 施工条件:2.2.1测量定位已完成。

高程控制点±0.000的绝对标高为779.15m。

2.2.2建筑场地标准冻土深度为0.74m。

地下水埋深为5~5.7m,潜水位及季节浮动约为1m左右。

2.2.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3级。

2.2.4现场临设施工完毕,能正常使用。

2.2.5施工道路基本畅通,施工用临时用水、电已连接。

2.2.6机械、劳动力已完成调配,现已进入施工现场。

第三章施工部署3.1工艺流程3.1.1施工准备1、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树木、旧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给排水、沟渠、现场临建进行拆迁。

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边坡坡度、土方堆放地点。

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3.1.2施工要求:1、标高水准点依据建设单位给定的高程点已引入施工区,进行定位放线,放出基坑开挖线和边坡线(见附图)。

2、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情况,埋设好轴线控制桩,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检查挖土及运输机械的准备情况,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和安全交底工作。

3、制定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安排工期计划。

3.1.3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测量定位→机械进场→土方开挖→基底平整→基底钎探→3:7灰土回填。

2、施工流程:清理地表垃圾土并外运,开挖自西向东,自上而下,依次开挖,依据施工开挖线进行开挖。

将土方全部堆放于场地南侧,用于回填。

3、施工方法:采用1台270轮胎式挖掘机,2台50D装载机,1台18t压路机,6辆自卸汽车配合外运。

4、机械平坡:待基坑开挖出一定范围后用机械平坡,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放坡系数为1:0.3,机械平坡与机械开挖同时进行。

要求严禁施工人员在机械前后行走范围及回转半径内行走。

5、基坑四周设置扣件钢管栏杆,并绑密目网,设置警示牌,防止人员及物体坠落。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4.1土方开挖4.1.1根据甲方和勘查单位提供的水准点,用全站仪和钢尺放出基坑线,并在5m处钉好4#住宅楼的外控桩。

4.1.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4.1.3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4.1.4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4.1.5根据本工程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进行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4.1.6根据实测自然地坪平均标高为776.4m,开挖基坑底标高为774.0m,采用机械和人工相互配合开挖,无需支护。

4.1.7质量标准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34.2钎探与验槽4.2.1钎探1、基坑挖至设计深度后进行钎探,钎探应按《建筑物场地基坑探察与处理暂行规定》对基坑进行探察,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地质情况负荷,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后,即可进行3:7灰土回填。

2、工艺流程: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要求点到点间距1.5m,孔深2m,成梅花型布置。

在孔位洒上白灰点。

4、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

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5、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因基土在冬季钎探,遇气温0℃以下时,基土表面用棉毡覆盖。

钎探打孔时掀盖棉毡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4.2.2验槽基坑施工完毕后,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验槽,在相关单位人员签字盖章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3 灰土换填4.3.1材料及主要机具: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含水量应符合规范。

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充分熟化,人工配合50D推土机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 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3、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16~20mm 筛子)、平头铁锹、胶皮管、铲车、压路机等。

4.3.2 作业条件:1、基坑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验槽完毕后,用18t压路机对基坑静压3~4遍。

如遇到基坑内有软弱土(橡皮土),将其挖掉用2~4石子进行换填。

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

如在基坑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

4.4.3工艺流程:1、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 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 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设计要求为3:7。

拌合时采用人工50D装载机拌合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将拌好的灰土用50D装载机运输至基坑,人工配合铺摊。

5、基坑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特别是坑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6、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为350mm,分8层进行。

7、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8、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

打夯采用双轮18吨压路机,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基坑四角及碾压不倒处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遍数不少于三遍。

9、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10、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5设计要求为0.97。

11、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施工完成后做灰土隐蔽验收记录及地基处理验收记录。

12、季节性施工1)冬期施工:基坑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

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

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

并且要有冬施方案4.4 注意事项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2、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4、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5、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

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

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7、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

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5.1 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复测和检查,保证其正确性。

5.2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标高等变化情况经常检查,做好原始记录,若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确保基坑工程质量。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6.1 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国家、省、市及公司的安全施工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各专业操作规程。

6.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2.1施工用电安全1、施工用电全部采用电缆敷设且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

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

2、开机前认真检查开关箱内的控制开关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漏电保护器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向工长汇报,工长派电工解决处理。

3、开机前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线端子有无松动,严禁赤手触摸一切带电绝缘导线。

4、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范,凡一切属于电气维修、安装的工作,必须由电工来操作,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5、在露天或潮湿环境的场所必须用II类手持电动工具。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要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6、加强用电管理,现场禁止使用落线,不得私架电线,加强线路检查,防止漏电及电路失火,尤其要在大风雪后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7事故。

6.2.2 防火防盗措施1、加强用火管理,现场配备相应齐全有效设施和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周围3m之内不准圈地他用,重点部位、易燃易爆物品要有针对性的存放、使用安全措施。

2、施工现场保持道路通畅,物料按规定存放,随时清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