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实验器材: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实验药品: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 实验步骤:一: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

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二: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 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

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11:将培养基在36摄氏度条件下培养12小时。

12:取出培养皿,选择细菌个数在30至300个之间的平皿数细菌的个数。

四:实验结果(记得在操作过程和得到结果时拍照)1号,2号菌落个数多不可计,舍弃4号平皿中菌落数目小于10 cfu ,舍弃3号平皿中菌落分布较均匀,数3号中的菌落数,一共有210个 cfu 。

计算样品中细菌浓度为:1.05 × 105 Cfu/ml点评超净台中的实验步骤讲述详细,明确,不错。

前面的步骤叙述有点乱,建议按照如下标题重新调整顺序。

实验步骤:1、仪器清洗将烧杯,培养皿、试管等仪器用洗衣粉清洗,超声5min.然后用清水清洗,超声5min,最后用三蒸水清洗,放入烘箱中烘干。

2、培养基配制精确称量。

放入锥形瓶中,加入。

mL蒸馏水,摇匀3,灭菌包扎、灭菌,烘干备用3、超净台中的操作(如上)除了实验步骤和结果,还要有讨论和注意事项例如:实验讨论:1、评价该方法(操作简易程度,灵敏度如何,适用性)2、为何选择细菌个数在30至300个之间的平皿数细菌的个数?注意事项比如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保持洁净,防止染菌等。

篇二:微生物生理生化实验报告实验十一IMViC与硫化氢试验指导教师:李海花周六第三组学号:06012XX041 姓名:宋天佳专业:XX级水产养殖学号:03021XX025姓名:皇昊专业:XX级化学1班学号:06012XX055 姓名:续鹏辉专业:XX级水产养殖一、实验目的了解IMViC与硫化氢反应的原理及其在肠道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IMViC是I-吲哚(indol test)、M-甲基红(methyl redtest)、V-伏-普(Voges-Prolauertest)和C-柠檬酸盐(citrate test)4个实验的缩写。

这4个实验主要用来快速鉴别产气杆菌与大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大肠杆菌虽非致病菌,但在饮用水时若超过一定指标,则表示水质受粪便污染。

产气杆菌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检查水是要将两者分开。

硫化氢(H2S)实验也是检查肠道细菌的生化实验。

(一)吲哚试验(indol test)吲哚试验是用来检测吲哚试验的产生,有些细菌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

色氨酸+H2O色氨酸酶吲哚+NH3+丙酮酸吲哚+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玫瑰吲哚(红色)只有部分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从而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因此吲哚实验可以作为一个生化检测指标。

大肠杆菌产色氨酸酶实验结果为阳性(红色),产气肠杆菌不产色氨酸酶实验结果为阴性(无色)。

(二)M-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

细菌代谢糖产生酸使培养基变酸(pH下降),使甲基红指示剂变色:橘黄色(pH6.3红色(pH4.2)尽管,所有肠道微生物都能发酵葡萄糖产生有机酸,但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有区别:两者在培养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大肠杆菌在培养后仍能维持酸性pH4,而产气肠杆菌则将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产物,使pH上升至6左右。

因此,大肠杆菌为阳性(红色),产气肠杆菌阴性(黄色)。

(三)伏-普实验(Voges-Prolauer test)测定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如丙酮酸)的能力。

丙酮酸进行缩合、脱羧生成乙酰甲基醇,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乙酰。

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及伏-普反应阳性,不产生红色化合物者为反应阴性。

碱性条件、加入少量含胍基的化合物可使反应更明显。

大肠杆菌不产丙酮酸实验结果为阴性(无色),产气肠杆菌产丙酮酸实验结果为阳性(红色)。

丙酮酸乙酰乳酸乙酰甲基甲醇胍基+二乙红色化合物(四)柠檬酸盐试验(citrate test)用来检测柠檬酸盐是否被利用,有些细菌以柠檬酸钠为碳源,培养基中的柠檬酸和磷酸铵被分解后,产生碱性化合物,使pH升高,当加入1%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时,培养基就会有绿色转变为深蓝色,溴麝香草酚蓝指示范围:pH<6黄色,pH 6~7绿色,pH >7蓝色。

大肠杆菌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实验结果为阴性(绿色),产气肠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实验结果为阳性(蓝色)。

(五)硫化氢实验用来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也是用于肠道细菌检查的常用生化实验。

含硫有机物(如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能被部分细菌分解产生H2S,H2S和培养基中的铅盐或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铁沉淀。

大肠杆菌不能分解含硫有机物实验结果为阴性(无沉淀),产气肠杆菌能分解含硫有机物实验结果为阳性(黑色沉淀)。

三、实验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斜面各一支。

2、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柠檬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还原培养基、醋酸铅培养基3、溶液和试剂:甲基红指示剂,40%KOH,5%-萘酚溶液,乙醚,吲哚试剂4、仪器或其他用具:试管架,接种环等四、操作步骤一)实验准备1.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3g,葡萄糖3g,磷酸氢二钾1.2g,水600ml,溶解,调节Ph7.,0-7.2,分装于70支试管中,112℃灭菌30min。

2.柠檬酸盐培养基配制:NH4H2PO40.2g,K2HPO4 0.2g,NaCl1g,MgSO4 40mg,柠檬酸钠0.4g,琼脂4g,调节pH6.8,1%溴香草酚蓝乙醇液2ml,水200ml,溶解,分装于20支试管中, 121℃灭菌20min。

(pH不宜偏高,以淡绿色为宜)3. 硝酸盐还原培养基配制:蛋白胨 1.25g,氯化钠0.625g,硝酸钾0.25g,水125ml,溶解,调节pH7.4左右,分装于16支试管中,121℃灭菌20min。

4.硫化氢试验养基配制:蛋白胨5g,氯化钠1.25g,柠檬酸铁铵125mg,硫代硫酸钠125mg,琼脂5g,水250ml。

先将琼脂、蛋白胨融化,冷至60 ℃时加入其他成分,调pH7.2左右,分装于35支试管中,112℃灭菌20min。

二)接种与培养1.穿刺法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于2支醋酸铅培养基(H2S),37℃培养48h。

2.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于2支蛋白胨水培养基(I)、 2支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M&V),37℃培养2d。

3.划S曲线法分别接种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于2支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C),37℃培养2d。

三)结果观察1.H2S实验:观察是否有黑色硫化铅沉淀产生。

2.吲哚实验:2d后的培养物内加3~4滴乙醚,摇动数次,静至1~3min,待乙醚上升后,沿管壁徐徐滴加2滴吲哚试剂,在乙醚和培养物之间产生红色环状物者为阳性反应。

3.甲基红实验:2d后的培养物内加2滴甲基红试剂,培养物变为红色者为阳性,黄色者为阴性(注意甲基红不要过量,以免出现假阳性)。

4.伏-普实验: 2d后的培养物内加5~10滴40%KOH,然后加入等量的5%-萘酚溶液,用力振荡,红色为阳性。

5.柠檬酸盐实验:观察2d后的培养物上有无细菌产生及其颜色,蓝色为阳性,绿色为阴性。

五、实验结果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六、讨论1. 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伏-普试验、柠檬酸盐试验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

H2S试验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一致,两支醋酸铅培养基中都产生黑色沉淀,均为阳性反应,可能的原因:接种操作时,先穿刺接种产气肠杆菌,之后,接种针未充分加热灭菌,再穿刺接种大肠杆菌时混入部分大肠杆菌;接种针在接种产气肠杆菌时,接种针上不粘上了产气肠杆菌,未被加热灭菌,再接种大肠杆菌时,将产气肠杆菌混入,使大肠杆菌产生假阳性反应。

2. 吲哚试验,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培养基中的色氨酸含量不够高;吲哚试剂加入的量不够,一部分粘在试管壁上损失掉,之后补加时乙醚已挥发;滴加吲哚试剂时动作不够轻缓,破坏了红色化合物的生成。

3. 为什么大肠杆菌是甲基红反应阳性,而产气肠杆菌为阴性?这个试验与伏—普试验最初底物和最终产物有何异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代谢途径不同。

大肠杆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即甲基红反应阳性。

产气肠杆菌则使丙酮酸进行缩合、脱羧生成乙酰甲基甲醇,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即伏-普阳性反应。

4. 说明在硫化氢试验中醋酸铅的作用,可以用哪种化合物代替醋酸铅?醋酸铅培养基(试纸)可检验硫化氢的产生,反应为:Pb(Ac)2+H2S=PbS↓+2HAc产生黑色的硫化铅。

所以培养基(纸带)变黑为阳性,不变为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