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债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

债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

债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
【摘要】: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根据一定的理论、通过一些方法是可以规避的。

【关键词】:债券投资;风险;规避
一、主要的债券投资风险类型
(一)法律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 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 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二)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也称信用风险,是指债券的发行人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产生的风险。

我国债券按发行主体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三种。

政府债券包括公债、国库券等,企业进行政府债券投资基本上没有违约风险。

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向投资者发行的借债凭证,金融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购买金融债券的违约风险也较小。

公司债券是筹集资金的公司向投资者出具的到期还本付息或到期还本、分次付息的债务凭证,企业购买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较大。

(三)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债券的价格会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 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等其他金融资产, 减少对债券的需求, 债券价格将下跌; 当市场利率下降时, 一部分资金流回债券市场, 增加对债券的需求, 债券价格将上涨。

同时, 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 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 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四)变现力风险
债券投资的变现力风险是指债券投资者打算出售债券获取现金时,其所持债券不能按目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出售而形成的风险,又称流动性风险。

这就是说, 如果投资者遇到另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他想出售现有债券以便再投资, 但短期内找不到愿意出合理价格的买主。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债券投资者要么将债券价格降低以迅速找到买主, 要么丧失投资的机会, 前者会使债券投资者蒙受债券价格损失, 后者会使债券投资者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产生机会成本。

(五)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债券到期或出售时所获得的现金的购买力减少的风险。

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 通货膨胀率。

(其中, 债券投资的名义收益率是指债券投资的货币收益, 债券投资的实际收益率是指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后的收益。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到超过债券利率水平, 则债券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到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

二、如何规避债券投资风险
(一)合理估计风险的程度
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1. 从宏观环境方面
宏观环境主要指人口、经济、自然、科学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

对发债公司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情况;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

任何发债公司都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 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的为公司提供了市场机会, 有的则构成了威胁。

公司的宏观环境具有强制性、不确定性、不可控性的特点。

通过对发债公司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既能达到正确选择债券投资的品种的目的, 也可避免一些由于宏观环境影响带来的债券投资损失。

2.从微观环境方面
发债公司的微观环境包括公司的竞争力、公司财务状况及公司的货物供应者、顾客等因素。

站在债券投资者的角度对公司微观环境进行分析, 重点应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以及信用等级状况等进行分析。

其次还应对发债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发债公司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指标的分析, 了解发债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及支付能力。

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只有对发债单位的微观环境进行了分析, 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债券投资决策。

(二)根据风险分散理论规避债券投资风险
风险分散理论认为, 若干种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 其收益是这些债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

为减少债券投资的风险, 债券投资者可将用于债券投资的资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风险程度不同的各种债券上以分散风险。

具体来说在对发债单位债券的风险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再采取风险分散的办法, 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债券投资的损失。

根据风险分散理论规避债券投资风险,主要可采取以下方法:
1. 种类分散法
种类分散法是指债券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债券,如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

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种债券可能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如把所有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国债,这种投资行为尽管非常安全、风险很低,但由于国债利率相对较低,这样做使得投资者失去投资公司债券所能得到的高收益;如果全部资金用来投资于高收益的低等级公司债券,收益可能会很高,但缺乏安全性,也很可能会遇到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最终连同高收益的承诺也可能变为一场空。

而投资种类分散化的做法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

2. 期限分散法
期限分散法是指债券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券,当它到期后,又把资金投资到最长期的证券中去。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能使投资者有计划地使用、调度资金。

3. 地域分散法
地域分散法是指债券投资者不应仅仅持有某一地区的债券。

这样能够避免由于某一地区经济市场衰退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 从而可以分散风险。

4. 行业分散法
行业分散法是指债券投资者持有的债券应由各行业或部门的债券组成, 而不应集中在某一行业。

由于多种原因(如自然灾害、消费者需求变动、季节变化等) 可能导致某一行业某一时期不景气, 这一行业的债券价格会因此跌落, 如仅仅持有这一行业的债券,则会因此而遭受巨大的损失。

5. 证券市场分散法
证券市场分散法是指债券投资者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市场,这样可以防范同一证券市场的课分散风险。

因为不同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即便在同一个国家,有事也可能一个市场强,一个市场弱。

如在我国,深圳证券市场和上海证券市场有事就表现为一强一弱,同时在这两个证券市场上进行证券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吴月鸿. 企业债券投资的风险及控制.交通财会,2000,(08).
[2] 宋媛媛. 浅析债券投资的风险及防范.科技创业月刊,2005,(04).
[3] 郭复初, 王庆成. 财务管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