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摘要:目前,随着水电市场不断开发和扩大, 水电工程不但在规模上增大, 而且在技术难度上也在增加。
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点、效益的主体、信誉的窗口,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基本内容和基础工作, 机构建立标志着实施质量控制具有组织性、计划和系统性。
文章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工作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1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投资多、规模大、周期长、施工环节多、影响质量因素多等特点,并且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都地处江、河湖、库水域,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位置险要。
无论是防洪除涝,还是蓄水发电,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城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质量控制的基本模式与基本原则
2.1质量控制的基本模式
(1)动态控制模式。
此模式主要用于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影响因素复杂的工程项目。
通过动态的控制及时纠偏、调整措施,达到工程质量受控的目标。
(2)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模式。
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先预控,被动控制是一种事后控制。
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对此采取被动控制及时制定预防措施,而此措施将
成为主动控制的指导计划。
(3)项目综合管理模式。
项目综合控制的目的是:一方面控制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又要协调各项建设目标之间的各种关系,并通过目标协调来保证建设目标的组中实现。
2.2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无论是防洪除涝,还是蓄水发电,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城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工程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工程建设应本着对国家、人民、社会负责的态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工程的建设要将隐患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必须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监控。
事先预控要贯穿工程的始终,从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承包人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每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工程质量是在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中由工人生产出来的,因此说人才是质量的创造者。
质量控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3目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承包单位合同意识淡薄
施工承包单位为了确保中标,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报价,并保证
不会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是合理报价。
而施工承包单位一旦中标后,在实际施工中往往未严格按中标合同的约定投入足够的与合同项目相适应的各项施工资源,从而造成履约能力的下降。
3.2施工承包单位项目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国家水电开发建设的全面开展,各施工承包单位也随之“遍地开花”,再加上近几年来施工承包单位人才的大量流失,造成了施工承包单位施工人员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具有经验的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中标单位苦于自身施工队伍的限制,一般均以各下属单位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施工项目部,由于缺乏优秀的项目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这就势必造成施工管理混乱,协调不力、指挥不畅,不利于施工顺利进行。
3.3工程“以包代管”现象严重
随着水电行业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民工队伍在水电施工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20%~30%,剧增到70%~90%,而且民工队伍在工程施工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实现了从最初的“打零工”到项目分包的转变。
施工承包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仅组织少量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而将大部分重要工程分包给了民工队伍。
不可否认,民工的加入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造价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民工没有经过严格的施工培训,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加之施工承包单位对民工队伍又缺乏有效地监管,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风险。
3.4监理单位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我国监理单位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部分监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准与职业道德,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由于部分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有限,也导致监理单位工作质量下降。
4施工质量控制内容研究
施工现场涉及工作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 再加上施工位置、施工方法不同、建设周期长、生产流动结构形式不同、质量要求不同、受自然条件影响因素多; 如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气象、管理水平等均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 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 所以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4.1控制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
人作为控制的动力, 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导作用。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 他是施工质量过程中控制对象。
根据工程特点, 从确保质量观念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
除了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还需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健全岗位责任制, 改善劳动条件。
如对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精度较高的工序或操作, 应有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职工来完成。
反之对那些应变能力差的人, 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 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和操作, 一定要分
析人的心理行为, 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 应控制人的错误行为等。
此外应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 总之在用人方面, 应从思想素质、业务知识水平、身体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 全面控制。
4.2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 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相应的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
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
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 主要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 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 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 一、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厂家, 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 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 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 确保施工的关键环节; 三、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 减少材料的损失, 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四、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 严把材料质量关, 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 五、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 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3现场施工方法、工序的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方法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
施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
施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质量是在工序过程中形成的, 而不是靠最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工序控制, 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
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 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
5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5.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在进
行体系策划时,通常需要制定质量管理方针、明确体系目标及管理方案、并结合工程特点和体系要求进行职能分配和机构人员职责分工、为实施质量管理调配必需的资源。
工程施工中应积极推行“建设单位负责、施工承包商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努力创建优良工程。
5.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来管理质量,避免出现因“个人”因素干预质量管理的现象,以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
“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主要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
(1)施工企业履约能力评价制度
制定完善的企业履约情况评价办法,定期对施工企业进行履约能力的检查和评价,对多次出现履约能力评价不合格的施工企业,建立“施工信誉黑名单”,并与年终考核和后续施工招投标挂钩。
(2)经济奖惩制度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对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加以必要的经济处罚,并对质量管理中取得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显著成果进行经济奖励,通过“奖优惩劣”激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样板工程评比制度
制定详实可行的样板工程评比办法,严格执行样板工程评比制度,对取得样板工程的施工企业予以适当的物质和荣誉奖励,有利于激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热情,为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打下牢实的基础。
6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引起所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切实抓好施工质量工作, 全面实施质量控制,是一个团队每个人应进的负责和义务。
同时,质量控制是施工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我们要认真研究, 不断探索, 抓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和
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