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燃料乙醇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燃料乙醇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1月正文目录1 燃料乙醇——清洁、环保的新型替代能源 (4)1.1 车用乙醇汽油的组分配比 (4)1.2 燃料乙醇的代际演变 (5)2 全球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情况 (6)2.1 美国燃料乙醇产业 (8)2.2 巴西燃料乙醇产业 (9)3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概况 (10)3.1 我国燃料乙醇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11)3.2 我国主要定点生产企业及产能分布 (12)3.3 燃料乙醇价格与油价绑定,油价低迷期将过行业回暖 (13)3.4 补贴标准及相关政策 (15)3.5 行业盈利情况 (17)4 中粮生化:油价回升、成本下探解放盈利空间 (19)4.1 玉米价格下跌成本收缩 (22)4.2 油价上升拉高盈利天花板 (22)4.3 成本及油价对利润增长的影响 (23)5 风险提示 (23)图表目录图表1:燃料乙醇及乙醇汽油配比示意图 (4)图表2:各代际燃料乙醇优缺点对比 (6)图表3:几种燃料作物的乙醇产量、产率对比 (6)图表4:燃料乙醇主要生产国产量变化 (7)图表5:2015年世界各国燃料乙醇产量占比(单位:百万加仑) (7)图表6:美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增长 (8)图表7:巴西燃料乙醇市场较成熟 (9)图表8:我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提升 (10)图表9:乙醇汽油推广率仍待提高 (11)图表10:燃料乙醇定点企业及产能 (12)图表11:汽油品质比率表 (14)图表12:油价自2014年开始萎靡,12月开始显著上涨 (15)图表13:一代粮食乙醇补贴标准逐年下降(中粮生化数据) (16)图表14:燃料乙醇相关政策 (17)图表15:玉米价格快速下跌 (18)图表16:木薯价格变化趋势 (19)图表17:2015年各分项业务占比 (20)图表18:乙醇业务占比逐年增长 (20)图表19:公司燃料乙醇产销量逐年递增 (21)图表20:2015年公司燃料乙醇销售市场分布情况 (21)图表21:利润率受燃料乙醇售价影响较大 (23)图表22:原料价格及油价对利润影响的分析表格 (23)1 燃料乙醇——清洁、环保的新型替代能源1.1 车用乙醇汽油的组分配比乙醇即酒精,具有可燃性,燃烧值高,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汽)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的热。

按产品性质一般可分为无水酒精(并非100%纯度,指体积含量在99.5%以上的酒精)、高纯度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俗称工业酒精,含甲醇,仅做工业用途)。

燃料乙醇是指添加了变性剂后可以混入汽油用作车用点燃式内燃机燃料的无水乙醇,其乙醇体积含量不小于92.10%。

由于乙醇中加入了金属腐蚀抑制剂使其部分性质改变,因此燃料乙醇只能用于汽车的内燃机燃料。

在不含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含氧添加剂的专用汽油组分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的变性燃料乙醇,通过特定工艺混配就得到了可以替代传统汽油的车用乙醇汽油。

图表1:燃料乙醇及乙醇汽油配比示意图我国使用的乙醇汽油按照规定为10%的燃料乙醇与90%的普通汽油混合而成(E10乙醇汽油)。

而在美国90%以上的地区使用E10汽油,有些地区已使用E15汽油,甚至有些灵活燃料汽车使用E85乙醇汽油。

并且今年5月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提议增加2017年混合燃料汽油中生物燃料乙醇的添加量。

巴西的乙醇添加比例更高,自2015年3月16日开始,巴西普通汽油中的乙醇含量已上调到27%,高标号汽油(premium)仍维持25%的比例不变。

并且巴西已大规模使用纯乙醇燃料汽车。

我国车用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比例仍在探讨研究中,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含量还有上调的空间。

燃料乙醇行业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传统石油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一味消耗会使得资源逐渐枯竭,而燃料乙醇可以作为替代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同时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另一方面燃料乙醇对环境友好,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并且燃料乙醇作为新型生物质能源产业,可以推动农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因此各国对该产业均给予了较大的扶植力度。

1.2 燃料乙醇的代际演变燃料乙醇一般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或酶解等途径获得,是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也是优良的燃油改善剂。

发酵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工业化生产乙醇的唯一方法,需要淀粉原料(如玉米、高粱、甘薯等)或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对于作物有一定的占用,但此法发展时间长、技术成熟。

纤维素酶解法有原料广泛易得、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优势,但纤维素酶和原料预处理环节的成本较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还有待提升。

按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进程,目前业界一般将燃料乙醇分为以下几类: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第1代粮食乙醇、以木薯、甘蔗、甜高粱茎秆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的第1.5代的非粮乙醇、以玉米芯、玉米秸秆等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的第2代纤维素乙醇以及以微藻中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第3代微藻乙醇。

第1代和第1.5代燃料乙醇均属于淀粉基乙醇。

第2代纤维素乙醇使用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经预处理后通过高转化率的纤维素酶,将原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物质,然后经特殊的发酵法制造燃料乙醇,在技术上同粮食乙醇和非粮乙醇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原料上也脱离了农作物的范畴,而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充分发掘生物质资源的价值,目前是燃料乙醇的新兴研究方向并且已有国内企业规模化量产。

第3代燃料乙醇以微藻中含有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量碳水化合物为原料。

微藻具有远高于陆生植物的光合效率,生长周期短,原料生产方面较传统作物有巨大优势;同时微藻生长过程中以大气中的CO2为主要碳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备极大地开发价值。

微藻乙醇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各项瓶颈技术逐步攻克中,还未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

图表2:各代际燃料乙醇优缺点对比图表3:几种燃料作物的乙醇产量、产率对比2 全球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情况燃料用乙醇开始于上世纪初期。

上世纪30年代,燃料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在美国出现,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七十年代时,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使全球油价暴涨,也使得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各国开始加大对可降低石油依赖度的替代性能源的重视程度。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时,许多国家意识到燃料乙醇的战略意义并开始大力扶植该产业,尤其是一些石油资源匮乏但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国家。

环境保护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国在政策和法规等方面对燃料乙醇予以倾斜。

目前全球燃料乙醇产量近8000万吨,其中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2015年产量近4500万吨,占到全球产量的57.7%,超过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其次是巴西,全年产量约215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7.6%。

这两个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国形成了绝大部分市场,其余国家贡献的总量不到14.7%。

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产和消费国家,但2015年的产量占比仅有3.17%,距离发展完善的市场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图表4:燃料乙醇主要生产国产量变化图表5:2015年世界各国燃料乙醇产量占比(单位:百万加仑)巴西是最早开始建设燃料乙醇项目的,1975年推出全国燃料乙醇计划(PROALCOOL),80年代初便已开始全面使用乙醇汽油。

1978年美国、加拿大也开始推行燃料乙醇项目。

由于生物燃料对减轻温室效应和能源依赖的重要意义,欧洲各国也开始对于燃料乙醇的研究和使用。

各国的大力推广使得燃料乙醇产业自诞生以来得到快速发展,世界总产量逐年攀升。

2005年燃料乙醇的总消费量便已超过410亿升,占到世界汽车燃料消费总量的1%,10年的时间里消费量增长到原来的3倍多。

由于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分布较窄、开采受控,各国对于可替代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体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未来随石油冻产协议签署,油价上升,会赋予燃料乙醇更高的经济和政治价值。

2.1 美国燃料乙醇产业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车用乙醇汽油生产和消费国,目前美国已经有50个州都在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10%比例的乙醇汽油(E10),部分地区使用的是更高比例的E15乙醇汽油。

自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使用燃料乙醇以来生产量和消费量始终稳步逐年上升,2015年产量近4500万吨,达到全球产量的57.7%。

图表6:美国燃料乙醇产量逐年增长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的研究表明:美国生产的燃料乙醇每年可替代5亿多桶原油提炼出来的汽油,如果没有燃料乙醇,美国净石油进口依存度将由28%提高到35%。

美国燃料乙醇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现在全美四成的玉米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

由于美国玉米种植业规模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使得美国玉米种植成本较中国低近40%,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

在美国,燃料乙醇的价格与石油相比,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与美国汽油存在价差,美国乙醇汽油的生产商还可享受政府补贴,种种原因使得美国燃料乙醇产业具有先天的发展优势。

另外美国、巴西等国的燃料乙醇产业已发展近40年,技术水平和市场已经成熟,而我国燃料乙醇产业从本世纪初开始仅发展十余年,尚有研发和应用等问题亟待解决。

2.2 巴西燃料乙醇产业巴西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和应用燃料乙醇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100%使用乙醇汽油的国家。

巴西的车用燃料乙醇分无水乙醇(99.5%)和含水乙醇(95%),前者添加到汽油中制成混合乙醇汽油,后者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供给专用纯乙醇燃料汽车或双燃料车使用。

现巴西约有40%的汽车使用纯乙醇燃料。

巴西政府也不断调高全境供应的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比例来刺激乙醇产业发展,目前巴西车用汽油中乙醇比例高达27%。

并且巴西在30多年的时间里大力研发纯乙醇车和双燃料车,整体生产技术现已相当成熟,在功率、动力、速度、提速性能和装载量方面均可完全媲美传统汽油燃料汽车。

据统计自2009年以后销售的新车有80%以上都是这种采用FLEX汽油乙醇两用的发动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推广使用。

因此燃料乙醇对巴西汽车产业具有完全不同的重要意义,并已有充分开拓的市场。

图表7:巴西燃料乙醇市场较成熟巴西自1975年实施全国燃料乙醇计划,当时九成的燃料供应来自进口,政府为推广燃料乙醇大规模补贴甘蔗种植业,在人口1500人以上的城镇供应乙醇汽油,80 年代初即已基本覆盖所有销售的车辆。

之后石油价格大跌,补贴力度降低,企业开始着力提高甘蔗种植效率和乙醇产出效率,至21世纪初期乙醇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3,更具有竞争优势。

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

和美国不同,巴西采用本国最大面积的甘蔗作为燃料乙醇原料。

燃料乙醇在巴西具有原料和成本优势,加上补贴,在价格上也更为经济。

据估算,只要石油价格超过30美元/桶,燃料乙醇就有具有和汽油竞争的实力,加上国内较高的乙醇燃料汽车保有量,市场地位无可撼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