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H3C教育无线解决方案-移动智慧校园
H3C教育无线解决方案-移动智慧校园
Soap/Restful API/LBS-SDK
身份 位置 终端 轨迹 频谱
SNMP、TELNET、HTTPS、TR069…
设备层
放装AP
X分AP
面板AP
室外AP
AC池
vAC
场景层 用户层
终端层
宿舍区 教师
食堂区 学生
室外区
办公区 领导
教学区
访客
iBeacon、NFC、BLE、Wifi…
传统终端
智能手环
从校园无关到校园相关,从单纯App化到智慧化
移动互联时代对校园无线建设的新挑战——节能与健康
100AP
传统
N台设备
将来
能耗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几十几百到几万几十万)
种类复杂化(AP\AC\网络\终端等等)
绿色健康问题将尤为凸显
支撑移动智慧校园应用的架构
应用层
管理层
融合无线技术的智慧校园应用
宿舍场景:传统部署方案
AP部署在楼道位置,通过1、6、11三个信道进行隔离, 避免干扰 信号穿墙:终端接收信号很差,同时射频信号折射后对 其他设备产生的影响 覆盖不均匀:覆盖区域信号弱用户不断发送低速率报文, 导致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传统放装
宿舍场景:新一代X-Share方案
5GHz信号强度可达 -65dBm以上(手机) 虚拟双频 mini AP
交互式——改变教学模式 从传统“广播式”“固定”的教学方式转向主动、 富有创造性、动态的方式。 信息传播(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群组) 无边界——改变教学对象和场所 脱离传统教学模式,随时随地, 更多依靠移动终端、多媒体方式互动, 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更加多样
移动互联网改变教育:Re-imagination
易用性:Service as an App
个性化定制取舍, 一键式访问关注内容 快速添加、删除应用,图标可拖拽 PC、PAD,多终端无缝体验
易用性:Any Where,Any Time
移动智慧校园应用
教务管理
科研管理
后勤管理
学籍管理
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
个性化的身份 个性化的设备 个性化的应用 个性化的位置
可感知——强化的迹、 热度…)、环境(密度、分布…) 基于校园感知实现更为智慧化的管理手段; 差异化——更为个性的校园服务 从传统的粗放式服务(所有人、共性)转向个性化 的服务(考虑人的角色、属性)
移动互联时代对校园无线建设的新挑战——无缝
一个无边界的、智慧的数字校园, 需要全覆盖、信号无缝的品质无线网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天津大学 兰州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000台 600台 2000台 600台
1800台 300台 200台 500台 200台 1200台 300台
基础设施 能耗控制
H3C@985
学校名称 H3C部署规模 学校名称 H3C部署规模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大学 湖南大学
复旦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000台 6000台 500台 2200台
500台 300台 2000台 100台 1000台 1200台 400台
学生应用
◆ 找空闲自修教室 ◆ 查找附近的同学
应用:打造校园大数据生态圈
校园应用展示平台
学校、合作方(如卓云等)
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
后勤数据、教务数据、学籍数据。。。
校园无线基础架构
人、身份信息,终端信息,频谱信息。。。
移动 智慧 校园 应用 生态 圈
节能减排的移动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 节能减排
数据分析 管理融合
智能眼镜
智能手表
智能终端
校园无线典型覆盖场景
宿舍场景
高密场景
室外场景
宿舍场景分析 宿舍环境
建筑特点 业务特点
宿舍用户多为学生,密集度高
房间多,墙体较厚。两侧为房间,中间位楼道
上网业务,视频,游戏 房间多,信号覆盖难,安全性差 漫游极少,人流分布特征稳定
部署难点
人群特点
关键词:房间多、人群密度大、 信号覆盖难、漫游少
2200+
终端接入
峰值
单AP峰值接入100+个终端
一天内所有AP关联成功20万次 AP关联成功率高达92%
终端关联成功后掉线率低于6%
室外场景覆盖分析
明确覆盖区域:操场、迎新、空地、停车场等都是最开阔的,具体覆盖区域需 要按需确定 用户特征:终端以手机为主,上网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时间的差异性也很大, 存在大量的漫游
高密覆盖:H3C解决之道
H3C AP容积率高 智能天线 射频管理技术 信道重用技术 公平调度技术 服务交付能力
Others
容积率一般
普通天线
无射频管理
无信道重用
终端自由争抢
无服务交付
全球360安全大会、北京南站、首都机场、重庆车站等丰富的高密覆盖工程经验
高密覆盖:360全球安全大会案例
全场Wi-Fi覆盖需要提供3000个Wi-Fi终端接入
对象:终端识别技术
终端类型
台式机 笔记本电脑 手机、Pad
品牌型号
iPhone 5s iPad Galaxy Not II
浏览器
IE 8 Safari
FireFox
对象:用户识别管理
无线校园网
校内用户 无线校园网 用户管理如 何平衡易用 性和安全性 上
Internet
H3C无感知认证技术创新采用“一次接入,多次使用”的智能终端 无感知认证方案,解决了传统Peap、Portal认证的终端兼容性和易 用性难题,
不同老师、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利用校园各个系统与无线系统结合,进行关联分析创造更多可能
移动智慧校园应用举例
教务部门应用
◆ 课堂自动点到
◆ 统计教室利用率
学工部门应用
◆ 统计学生上网行为
◆ 查询学生活动轨迹
保卫部门应用
◆ 保卫巡更系统
◆ 遗失手机查询
综合应用
◆ 校园导航 ◆ 区域内上课/讲座信息推送
Estimate Distance
Positioning Error (m)
10
Benefits over Traditional Wi-Fi Positioning: 1. 定位精度 <2m 2. 无需人工校准 3. 无需工程采样 4. 依靠更少的AP数量
Labs test
2 Traditional Wi-Fi CUPID
规模:以浙江大学无线管理经验为例
AP 接入
9810
768
67 23 11
汇聚
AC 核心
规模——统一的管理平台
运维典型案例一:运维典型案例一:终端管理、用户认证、计费等,需要多个管理平台,在 日常维护中,可能需要在多个平台中切换,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汇聚所有的管理、认证、 计费等信息。 例如:学生姓名+学号+手机号+邮箱+帐户余额+性能基本信息
4
传统放装 X-Share
智能位置感知
动态射频分配
宿舍场景:802.11ac面板式AP
最简便的安装方式,标准86mm宽度 支持IEEE 802.11ac标准, 双频速率可达866+300Mbps
支持4个GE以及USB接口
高密覆盖场景分析
单位用户密度适中,但场景大,各 个覆盖单元之间有一些干扰,但有 一定的空间隔离。如:食堂
数量? 设备种类?
500AP?
10栋楼?
信号质量? 覆盖情况
移动互联时代对校园无线建设的新挑战——管理
传统无线校园管理系统仅仅对人、设备 随着管理元素的增加,管理系统异常庞大复杂 大规模无线校园网络管理与运维效率问题
移动互联时代对校园无线建设的新挑战——应用
传统应用
校园应用
融合无线的应用
现状
缺乏有效的引导终端漫游切换的手段 暴力踢下线强制切换导致业务中断 依旧连接信号差的AP
H3C创新方案
动态监测客户端的信号强度,当发现客户端信号不佳启动漫游导航 通过进行报文交互进行Graceful漫游切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校园无线管理
对象:无线终端、人、位置、轨迹如何管理 规模:上百、千、万规模的基础设施如何管理 易用性:复杂的校园无线管理系统,如何入手
•2米精度 •无指纹采样 •较少的AP数量
蓝牙定位
•亚米级精度 •可定位资产 •兼容iBeacon
位置识别技术:CUPID算法
Send estimated distance to location server Location server computes final location of mobile device by triangulation
校外访客
无线校园网 众多校外访 客,如何能 安全、简单 的管理起来
微信认证
二维码认证
身份证认证
微信认证、二维码认证等多种方式解决校外访客问题
对象:位置识别技术
传统 指纹定位
•大众算法 •已经普及 •需要大量AP •高密效果差
X-Share 八爪鱼定位
•多房间场景 •高密效果好 •无指纹采样
丘比特算法
单位用户密度高,但场景小且唯 一,可能会受到周围的办公室等 无线的影响。如:办公室、教室
单位用户密度高,且场景 大。如:礼堂、阶梯教室 等
高密覆盖:802.11ac提供更高的接入能力
频带宽度增大 20/40M VS80/160M
调制能力提升 450Mbps VS6.9Gbps
空间流数增加 3条流 VS8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