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贵人相助和自己去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有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有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贵人相助和自己去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要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特别是研习圣贤之说。
这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得间接知识,它是一个人闭门苦读的过程。
孔子年轻时读书极勤奋,《论语》里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孟子少时发愤读书,浑然不知昼夜,遂通《诗》、《书》、《礼》、《易》、《春秋》等经。
求知以“博览群书”始,实不失为合理之举,因为以个人有限的精力,万万不足以亲身一一发现、经历,且无此必要,明智之举就是通过博览群书把已有的知识、学说纳入胸中。
博览群书有三个步骤:由博览致博闻,知各种知识或学说之详,可以“详说之”,这是第一步,接着通过认真阅读、思考,把握众多知识或某学说的要旨、精髓,也就是由“详说之”返回到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知识、学说的精要与大义,就像孔子熟读《诗经》后一言蔽之为“思无邪”一样,如此又进了一步;在把握了知识的要旨之后,经过考察、比较,可知其好坏,进而“择其善者而从之”。
在学习、研究年鉴、评说前人学说的过程中,有心得,有见解,可以发之,可自成一家之言。
这就是“读万卷书”的较完整的意义,也是整个求知活动的第一个方面。
但古人认为,只读书是不够的,“闻之不见,虽“必谬”,又“闻之不若见之”,因此博览群书之后,必进入求知的第二步,即遍游各地,亲见亲历,这称“游学”。
游学很早以来就是个传统。
孔子曾周游国;孟子闭门读书多年之后也周游各国,成为当时有名的游士,“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司马迁十年苦读之后,负起行囊遍游天下,竟依依不思归。
“学”的益处大致有:一可亲见亲历,增长见识,谓多见而识之;二是通过游历可以印证从书上得来的“知”;三是通过亲历亲见可以考察事物的变化及其化原因,即孔子讲的“我之游,观其所变”;四是可在游历中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说施之于“行”。
孔子、老子、孟子都有游说列国的经历,他们极力劝说君主用自己的政治伦理学说,以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
“游学”既可获得新知识,又可验证学来的间接知识,此外还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推行自己的见解学说,无怪乎古人要“行万里路”了。
首先“读万卷书”,获得满腹经纶,再“行万里路”,亲历躬行、参证精思,知识水平就会飞跃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求知模式原先为古代先哲所采用,由于它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就逐步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历代读书人求知的基本模式,她对现代人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读书读多了,容易读成书呆子。
书呆子什么样呢?满口之乎者也,喜欢咬文嚼字、钻牛角尖,言必称希腊,说古人如何如何,更有趣的是动辄挥舞名人的大棒砸人,诸如什么比尔·盖茨、卡耐基如何如何(就是不说他自己),利用书上的名人来贬低别人,令别人自愧弗如无地自容,牙尖嘴利、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还有吐沫星子乱喷。
三国时期,曹操杀了不少,群英会上诸葛亮骂了也不少;现实中这样人还是存在的,数量更多。
想当年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把队伍拉上井冈山制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把蒋介石的军队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后来海归派取得领导权毛泽东靠边站了结果把好端端的井冈山根据地给弄丢了只得四处逃窜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落得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中途毛泽东进谏改道贵州免遭覆顶之灾又四渡赤水把国民党玩弄于股掌之间终于逃出了国民党的尾追堵截保留了革命的火种才终于扭转乾坤赢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有利局势。
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都是留洋回来的,还不是只能做从没出过国的毛泽东的部下?全盘照搬西方理论,是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的。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朝天子一朝臣。
天下需有德者居之,得人心者得天下。
梁山好汉都是以入伙先后排定座次的。
就算人家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可毕竟是人家先创立梁山根据地的。
假如没有王伦收留,晁盖一伙抢劫生辰纲的江洋大盗早被官军捕获押赴午门外开刀问斩了。
结果是吴用煽阴风点鬼火怂恿一勇之夫林冲一攮子扎死了王伦窃取了梁山泊。
那王伦号称白衣秀士,说白了就是臭知识分子。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王伦的做法实在是太幼稚可笑了怎能玩过由地痞流氓泼皮恶棍和高考落榜生吴用等组成的流氓团伙呢?这就叫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你王伦要是不想接纳晁盖一干人入伙就干脆别让他们上山不仅如此还应该先发制人出动喽罗把他们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你要想对他们好就大大方方敲锣打鼓迎接人家上山弄得皆大欢喜人家感激你也不见得就投票罢免你的一把手位置。
可王伦怎么做的呢?他百般刁难人家不想让人家入伙却又一厢情愿假惺惺地送一盘银子给人家做盘缠这不是打发要饭的吗?人家晁盖一伙是干什么的?人家抢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银财宝还稀罕你那一盘散碎银子?所以王伦被攮死也是活该谁让他那么弱智不懂得江湖人心险恶的常理呢。
没读过书的晁盖也终究玩不过读过几天书的宋江。
那宋江多阴险狡诈呀把人都琢磨透了把梁山五花八门的弟兄们驯得服服帖贴最终一统江湖。
所以,最可怕的人就是读过几天书的人。
书要读得进去还得能读得出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什么叫行万里路呀?社会本身就是一本书。
在社会上混,就等于在读书。
古语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想那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个小混混,从小不喜欢读书把他爹气得吐血。
刘邦小时侯不学好,整天偷鸡摸狗刨绝户坟踢寡妇门十足的泼皮无赖。
但人家吃透了社会这本书最终还是爬到了皇帝的宝座上去了指示读书人为他树碑立传。
朱元璋也是要饭起家饿极了毫不含糊跟狗抢泔水汤喝走投无路了去做了和尚其实绝不是看破红尘而只是到庙里混碗饭吃。
等到朱元璋这小子得势了就大展宏图飞黄腾达最终也做了皇帝锦衣玉食秀色可餐。
北洋军阀张作霖是胡子出身不怕死。
张作霖曾因分割地盘跟另外一个胡子头野外对决面对面站着拔枪对射。
结果张作霖出手快半拍抢先击毙对手自己则被打断一只胳膊。
几经拼杀张作霖终于剪除异己混了个大帅当。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在当今社会,一提到“关系”一词,人们会比较敏感,但并不陌生。
偶然的机会,得一大师指点:关系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信任是起点、坚持是终点;一段关系的维护,就象一架飞机的安全驾驶一样:要有两个引擎:一个是信任、一个是责任,当然贯穿始终的是爱与奉献,就象滋养关系之花的阳光雨露和土壤一样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每个人就象各种各样的关系织成的网上的每一个节一样,互相联系、互相支撑。
象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婚姻关系等等,都是我们工作、生活中比较熟悉的。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会觉得:各种各样的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甚至让人无所适从。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就象目前的医患关系一样:如果病人不信任我们的医院、医生就不会来就诊,那么,就不会开始这段关系;病人来了,即开始了。
那么,如果要在就诊过程中合作愉快:除了病人给予的信任,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爱、责任。
当然,每段关系,都会有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光靠一方努力是不够的,但我们首先要做好我们该做的,向患者表达我们的关爱和诚意,人都是会被感动的,尽量争取到更多的信任和合作。
其实,其他的关系的开始和经营也大体如此吧,因为相信对方会给自己或自己有能力给对方带来快乐和幸福而开始建立朋友、恋爱、或婚姻关系。
在经营过程中,开始还是付出了无限爱心和责任的,但随着关系的巩固、生活重心的转移、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不能一如既往的付出责任和关爱,所以有时关系中会有矛盾和合作的短暂的不愉快。
如果各方愿意或希望继续,就要重拾信任和责任,否则,这段关系就要宣告结束。
其实,工作、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对于与我们相关的关系都很重要,少了一个节,生活的网都会有个洞,那么我们都会感到空虚和无助。
也许,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会尊重合作方的存在、才会用心维护每段或每种关系,尽心的使之和谐。
也许,这就是我们一生所要一直学习的东西: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学会与周围的每一个相关的人、事、物相处,一切趋向和谐了,我们就会觉得舒服和幸福了吧。
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在人生的长河里,深深地体会到,很多成功可不是靠自己打拼就能实现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贵人相助”。
哈维.柯尔曼说:“在影响一个人晋升的各种因素中,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印象占30%,而在组织内爆光机会的多少则占60%。
”读赵忠祥出的一本书叫《岁月随想》,一句话说的好:“一个人本事再大,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就象一粒没有阳光和水分的种子,永远不会发芽。
”现在一说用干部,都是测评、考试、面试等等,这是文件,这是明规则,这是程序,所谓的需要“德、能、勤、绩”样样优秀,表现出色,如果单纯信这的话,那你就是埋在深山下的金子吧,永远别想发光。
其实,事物的运作和发展都很微妙,很难用文字表述。
“爱拼才会赢”,但如果不得要领的话,偏偏拼得头破血流也不让你赢。
在现实世象中,恰恰是高人轻轻地一点拨,就撬动了地球;贵人轻轻地推一下,就改写了命运,可以说是轻以而举。
贵人,一般是哪些人?一是能够影响左右你命运的人,二是左右你命运的人,三是能够参与左右你命运的人,四是真心实意帮你出主意、想办法的人。
遇到这四种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遇一、二就应该说是“烧高香”了。
除亲情之外,是否是这么一个路子:首先自己得是金子,在某些方面就是“我最棒”,如果一无所长,即使用了,你做不好工作,贵人也跟着丢人。
二是找到认可你的人,贵人就喜欢你这特点;找到了门路,接下来就是经常沟通、经常“请示汇报”了,并且是真诚的不是做样子,能够使对方在心中给你竖起大拇指:“竖子可教也。
”到这还不够,贵人那么忙,事情那么多,不可能样样都在想着你,在需要贵人指点的时候你要主动接近,主动沟通,亮明想法,讨得招数,不能“不好意思。
”我们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翱翔,您遇到贵人了吗?没有的话,千万不可忽视,鳞选一个您真正景仰的人吧,他会在不知不觉地呵护您,提携您;您心中已有贵人了吗?还要记着经常地沟通汇报,过桥不要忘了拜桥哦。
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有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有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
说起读万卷书,我们这样一直呆在学校里面的人倒是真的做得到。
现在想想,古人说读万卷书,或者读书破万卷,而为什么不说读完本书或者读书破万本,而是卷呢?因为那个时候的书是用竹签写的,然后用绳子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把竹签串起来,形成一卷一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