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武器装备信息化__战场空间多维化_____、作战要素一体化、作战效果精确化、作战样式多样化、战场行动快速化。
2、目前美军将C4ISR发展为C4IKSR,这里的“K”代表____杀伤____。
3、_网电一体战技术___将是信息战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4、与“以镒称铢”相匹配的军事含义是____以众击寡(或以多胜少)___________。
5、信息化战争作战要素一体化主要体现在__作战力量一体化_____、作战行动一体化、作战指挥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
6、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___互利、_、平等、__协作____。
7、毛泽东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____正义____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_____非正义______的。
”
8、___航空运输____是争取时间,保障部队快速实施机动,夺取战争主动最有效的措施。
9、江泽民提出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____打得赢___________、不变质。
10、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_文化___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 D )是由计算机系统开发者或程序员按一定的系统特定条件设计的、蓄意埋置在系统内部的一段特定程序。
A、“蠕虫”程序
B、“特洛伊木马”程序
C、截取程序
D、逻辑炸弹
2、( B )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实现精确制导的新技术,一般用于攻击地面静止目标。
A、遥控制导
B、卫星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3、地地战略导弹飞行轨迹分为地地弹道战略导弹和地地巡航战略导弹。
射程在( D )以上。
A、800千米以内
B、2000千米
C、6000千米
D、1000千米以上
4、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 A )。
A、军事理论创新
B、信息技术
C、高科技知识
D、战争实践
5、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是(D )。
A、热能
B、机械能
C、体能
D、信息能
6、伊拉克战争持续了(C )天。
A、30
B、40
C、43
D、50
7、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 A )。
A、信息化战争
B、高技术战争
C、高技术局部战争
D、信息化局部战争
8、( C )属自主制导,即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必依靠外部提供信息,具有能独立进行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和隐蔽性好等优点。
A、遥控制导
B、寻的制导
C、惯性制导
D、匹配制导
9、弹道导弹是根据射程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以及洲际导弹,远程导弹的射程(C )。
A、小于1000千米
B、介于1000-3000千米
C、介于3000-8000千米
D、大于8000千米
10、(B )是设计者预先在计算机系统中构造的一种机构,熟悉系统的人员就可以超越用户正常保护而潜入系统中。
A、“蠕虫”程序
B、“陷阱门”
C、截取程序
D、逻辑炸弹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我国睦邻友好合作方针是(AD )。
A、与邻为善
B、平等互助
C、与邻为伍
D、与邻为伴
2、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ABCD )。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
3、信息化战争交战双方可能是(ABCD )。
A、国家与国家之间
B、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
C、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
D、少数个人与社会团体之间
4、作战力量一体化是指(ABC )。
A、武器装备一体化
B、诸兵种合成一体化
C、诸军种联合一体化
D、军民武装力量一体化
5、与载人飞船相比,空间站的优点包括(ABCD )。
A、容积大
B、载人多
C、寿命长
D、可综合利用
6、《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五事七计”包括(ABD )。
A、“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
B、“道、天、地、将、法”
C、“仁、义、礼、智、信”
D、“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7、目前已经进入实用化的载人航天器有(ABD )。
A、载人飞船
B、航天飞机
C、空天飞机
D、空间站
8、雷达的功能包括(ABCD )。
A、测距
B、测速
C、测角
D、目标识别
9、国家之间最复杂、最困难、最容易引发冲突的问题是(BC )。
A、经济纠纷
B、边界争端
C、领土纠纷
D、民族问题
10、提高空情预警报知能力应做到(ABCD )。
A、组成配套多基雷达网
B、充分运用高平台雷达
C、充分发挥光电设备、夜视器材的作用
D、建立以观察哨为主的低空搜索网
11、基本作战指挥程序和信息流程环节包括(ABCD )。
A、发现目标
B、进行决策
C、下达指令
D、部队行动
12、信息战的表现形式有(ABCD )。
A、电子对抗
B、网络攻防
C、心理战
D、实体摧毁
13、军事高技术中通用性的基础技术包括(AB )。
A、微电子技术
B、纳米技术
C、新概念武器技术
D、核生化武器技术
14、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既是(AB ),是兼后备力量建设与动员工作于一体的机构。
A、同级党委的军事部门
B、政府的兵役机关
C、地方公务员
D、非现役文职军人
15、红军游击战原则“十六字诀”是指(ABCD )。
A、敌进我退
B、敌驻我扰
C、敌疲我打
D、敌退我追
四、判断题(在试题右边的括弧里打上√或╳,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军人与青年学生,公务员与社会民众享受国防权利具有不平等性。
(╳)
2、热成像仪是一种主动红外成像装置。
(╳)
3、主动红外夜视仪是靠自备的红外光源主动发出红外线照射目标,并通过接收目标反射的红外线来发现和识别目标。
(√)
4、信息化战争并不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
(╳)
5、我国(含台湾)在南沙群岛控制7个岛屿。
(╳)
6、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
7、毛泽东规定人民军队要执行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任务。
(√)
8、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及斗争领域的社会关系是军事性的,因此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无关。
(╳)
9、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指出“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10、海湾战争后信息化战争开始孕育。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得分()
1、武装力量动员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动员部署、兵员集结、输送交接、做好持续动员的准备。
2、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什么?
第一步,到2010年,努力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的各项要求,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加快军队质量建设的步伐,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第三步,再经过30年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构想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3、邓小平提出军队建设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是革命化问题。
要求军队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红军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政策,始终不渝地保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
第二,是现代化问题。
要求军队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全面提高官兵素质,逐步改进武器装备,正确解决整个部队的科学编成问题,不断提高军队建设的科学技术含量,提高现代条件下的总体作战能力和水平。
第三,是正规化问题。
要求军队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根本方针,建立健全规章,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用条令条例规范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部队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
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军队高强大。
“三化”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关系军队建设的全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鲜明特色。
4、与我国在陆地接壤的国家是哪些?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战场准备工作有哪些?
经过多年的战备施工,南联盟在各战略要地构筑了大量战备工程和防空设施,形成了完善配套、能打能藏的国防工程设施。
特别是在北约发出空袭威胁时,便开始进行反空袭作战的准备。
六、论述题(每题1分,共15分)得分()
1、指挥信息系统是如何直接应用于军队指挥控制全过程的?
情报获取、态势评估、方案产生、方案选择、制定计划、命令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