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代码: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主要内容涵盖地球科学涉及的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环境地学、天文地学等的基本知识。
注重考察地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要理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比例:满分分。
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约占,实验、实习及其综合应用约占,其余为综合分析与论述题。
三、考查要点序论。
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构成、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任务和研究方法及意义宇宙中的地球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运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圈层地球圈层结构、性质、物质组成、运动方式用其相互关系。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相对、绝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表,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发育与演化。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类型及其基本含义、影响因素,地质作用的过程与环境条件特点、形成产物,地质作用与资源、能源形成关系。
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基本概念。
常见矿物、岩石组成、结构和构造等基本特征及其肉眼鉴定方法与程序。
三大岩类的转变过程。
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系统构造运动的概念、类型、在地质作用中的表现形式与地质图和野外分析方法。
地球动力系统的综合分析。
地球资源与环境与矿床有关的主要基本概念、成矿作用及其类型,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
地质环境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四、参考资料汪新文等主编,地球科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物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矿物学代码:一、考试性质通过本门课程的考试,了解考生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各部分内容都要求与实际矿物相联系。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概念、填空、选择、简答。
总分分,其中简答类试题占分较高,其他类型占分大体相当。
三、考查要点晶体、晶体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导出的若干规律。
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和有关规律。
晶体对称规律和晶体的对称分类。
晶体符号、晶体常数特点。
单形、聚形和规则连生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
矿物和描述矿物形态、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矿物化学成分。
矿物晶体化学分类体系、分类依据。
各主要矿物大类、矿物类和矿物族的概况。
主要造岩矿物、矿石矿物及部分能反映特殊地质作用的标型矿物的晶体化学式、鉴定特征和主要用途。
矿物组合和矿物标型的基本概念。
矿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参考资料李胜荣主编,结晶学与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岩石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岩石学代码:一、考试性质岩石学是固体地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地球物质科学的主干课程,包括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和变质岩岩石学三个部分。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岩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比例:满分分,名词解释(约占总分分),简述题和问答题(分别约占总分分和分)。
三、考查要点. 岩石学绪论包括岩石与岩石学的概念,岩石分类,岩石学发展现状,研究任务及工作方法。
. 岩浆岩岩石学)包括岩浆的概念、成分、温度、粘度特征,岩浆岩的概念,岩浆作用,岩浆岩的产状和相,岩浆岩的物质成分,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等。
)了解主要岩浆岩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包括橄榄岩—苦橄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等、闪长岩—安山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脉岩与火山碎屑岩类。
)岩浆岩的起源与演化与岩浆岩构造组合:包括地球的结构与组成、岩浆形成机理、岩浆演化、岩浆岩的构造组合。
. 沉积岩岩石学)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与沉积岩的特征:包括沉积岩概念、沉积物的形成过程、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成岩作用、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包括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颜色、沉积构造及其形成机理、沉积岩分类。
)陆源碎屑岩:包括砾(角砾)岩类、砂岩类、粉砂岩类、泥质岩类的特征与主要类型。
)内源沉积岩:包括内源沉积岩的特征及其主要类型(碳酸盐岩、蒸发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硅质岩和可燃性有机岩)。
)沉积相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包括沉积相的概念、分类、鉴别标志和主要沉积相的特征。
. 变质岩岩石学)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的特征:包括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和方式、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分类。
.动力变质岩、接触-热变质岩和气-液变质岩:包括这些变质岩的特征与主要类型。
. 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包括区域变质岩的特征和主要类型,混合岩化作用和混合岩等。
. 变质相与变质岩研究意义:包括变质相的概念、变质岩的主要研究方法、变质岩与地壳演化等。
四、参考资料《岩石学》(第二版),于炳松等主编,地质出版社,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矿床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矿床学代码: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和各类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主要控矿条件和矿床形成过程。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矿床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比例:满分分,分三部分,一、名词解释小题分,二、简答题小题分,三、论述题小题分。
三、考查要点、矿床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矿床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介;()矿床、矿体、矿石、围岩、母岩、品位与品级等基本概念;矿床成因类型划分;成因类型、工业类型的联系与区别;()矿床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矿床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不同成因矿床各论不同成因类矿床(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矽卡岩矿床、热液矿床、火山成因矿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及变质矿床)的:()基本概念、工业意义;()矿床特点和主要类型;()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典型矿床实例。
、区域成矿基本知识()主要成矿控制因素;()成矿时代与成矿区域;()板块构造与成矿控制;()中国区域成矿特征。
四、参考资料翟裕生主编,矿床学(第三版),北京: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球化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地球化学代码: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地球化学教学中的绪论、地球和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分配、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状态、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和地球化学热力学、微迹元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比例:满分分,概念题题(占总分),论述题-题(占总分)。
三、考查要点绪论地球化学概念、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史。
地球、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分配陨石分类与球粒陨石及其研究意义,与丰度和克拉克值有关的概念,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方法,地壳克拉克值特征、规律与克拉克值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
元素的结合规律与赋存状态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元素的电负性,离子电位,硬软酸碱原理,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类质同象与固溶体作用,类质同象置换的晶体化学因素、法则和规律,元素在地球固相中的赋存状态。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和地球化学热力学元素迁移化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介质值与氧化还原反应对元素迁移的控制,吉布斯相律和矿物学相律。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概念和分类,相容与不相容元素,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岩浆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元素分配演化的定量模型,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组成数据表示方法,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及其解释。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衰变特征与衰变定律,主要同位素体系年代学测定原理与方法、法、法、法、锆石法,等时线年龄测定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同位素体系地球化学示踪。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及其表示方法,稳定同位素分馏与分类,氢、氧同位素分馏效应,大气降水线形成的同位素分馏原理,自然产状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必须满足的条件,硫同位素和碳同位素分馏机理。
四、参考资料韩吟文,马振东,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地史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地史学代码: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地球历史特征及其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地球历史主要阶段划分、各阶段主要地史特征及其演化,具体包括各阶段的大地构造格局、生物圈、沉积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特征、演化及各层圈之间的协同演化与相互作用,涉及地层学、古气候学、沉积相古地理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
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比例:满分分,包括名词解释题(约占总分分)、综合论述题(约占总分分),选择填空题和或简答题(约占总分分)。
三、考查要点、地史学(包括地层学、沉积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的概念与基本理论、地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地球历史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主要地史特征、全球地史基本特征、重大地质事件及其表现与影响、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单元划分及其演化、中国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地层、古气候、沉积古地理特征及大地构造演化阶段与主要特征。
四、参考资料刘本培等主编,地史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刘本培等主编,地史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构造地质学代码: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包含应掌握的构造地质学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各种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和组合规律及其演化历史。
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构造基本特点、构造研究基本方法的总结和训练。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时间:分钟题型比例:满分分。
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约占,实验、实习及其综合应用约占,其余为综合分析与论述题、读图题。
三、考查要点. 绪论及构造地质学发展史了解构造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特点、分析和研究思路方法。
.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层状岩石的原生构造及其对顶、底面的指示;地层层序及其接触关系;不整合的识别和表示方法、研究不整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