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篇一:大庆精神学习心得成功,在于执行落实,在于行动7月25日至8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

这次培训安排在大庆油田,对我来讲是一次寻根之旅,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与洗礼。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通过10天的理论培训、实地参观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以及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与管理能力。

下面,就实地参观学习完大庆油田部分先进基层队站、铁人纪念馆,结合陈莉老师《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世代传承》讲授后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工作就意味着落实责任,岗位就意味着执行任务。

想要落实与执行到位,责任意识是基础。

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拥有“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责任意识,才能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工作。

凝心聚力,以“抓生产从思想入手”为指导原则,把思想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规范化,系统化,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企业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只有提高岗位员工的责任心,才能让员工从内心里把“要求我工作”转变为“我要工作”。

在大庆学习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1—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

加强三基工作,靠制度、规范和管理,也要靠责任、自觉和精神。

长期以来,大庆油田把岗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又增添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在大庆的一些基层站队,探索实行与岗位职责相适应和以业绩贡献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促进岗位间竞争与协作,提升劳动效率和工作水平。

而对有创新创效发明的员工,大庆油田采取冠名激励的方法。

“王春荣热洗操作法”、“福冬扳手”……采取谁的创新就用谁的名,大大激发了基层员工的创新活力。

二、岗位责任落实靠行动去参观西水源之前,我特意了解了它的一些历史,这个厂有这么一个感人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我,马登嵩是西水源的设备保养员,工作中他严细认真,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不走样。

1963年大雪纷飞的一天,同事都劝他等雪停了再去查井,可他说:“天气越是不好,设备就越容易出问题。

”查井的路上,马登嵩因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双腿被冻得失去了知觉,瘫倒在路边。

被路人救下后,他仍坚持着继续查井,及时发现并处理了水井故障,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事后,马登嵩深有感触地说:“岗位责任制的灵魂就是岗位责任心。

”这句话成为西水源人的座右铭和自觉行动,并在全油田得到了推广,这就是岗位责任制的责任心和行动力,在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上,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拥有这种职工,你说还有干不好的工作么。

—2—在岗位落实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具备坚定的落实意识,坚持不懈不放松,杜绝精神散漫。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伟大人还是寻常百姓,在实现自己锁定的目标过程中取得的大大小小的成功,都是执行的结果。

对于我们来说,当在我们接到一项任务时,首先应该不是简单地“想要做好”,而是“一定要做好”这样做起事来才有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我们的执行能力才会有很大的飞跃。

我们这次去大庆学习,学习大庆先进的管理模式的目的,在于如何去落实,去指导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当中,我们也要着重于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第一次就敢于把工作做好的行动力,把要求制度化,使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可循。

把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无论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人负责,这样就避免了责任互相推诿,工作没人去做的尴尬局面。

在管理中,这一管理模式,可以使平时的工作细化,从细节入手,避免了管理死角,从而提高了管理水平。

同时,让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划分责任区,提高职工的荣誉感,明确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出问题,找谁负责。

这样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有效的提高了岗位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行,做到没领导在和有领导在一个样,没人监督跟有人监督一个样,真正落实“四个一样”。

三、提升执行素质—3—大庆油田注重继承发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管理手段,并积极吸收借鉴现代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模式,努力寻求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始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单位的具体实际,从而提升执行素质。

通往成功的路有两条,一条是靠自己埋头苦干,实践,总结,另一条是向已经成功的人去学习,像成功者那样思考和行事。

前一种方法节省了向成功者学习的成本,但却极有可能走弯路,在时间与花费上得不偿失。

而且,当一个人仅仅依赖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资金,资源进行奋斗的时候,这条成功之路将缓慢无比。

而后一条则是通向成功,获取财富的捷径。

所以说我们要学习大庆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指导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我们也加强自己员工的岗位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的培训,实行岗位大练兵,采取“师带徒”、技术比武等方式,使员工更是以饱满的热情,提升自已的业务水平。

四、落实无小事在大庆到处都是执行重细节,落实无小事的闪光点,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处处彰显这大庆职工的整体风貌和素质。

在我们的参观中看到西水源的资料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都保存完好,再小到橱柜物品的摆放都是整齐划一,这种持续管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4—在工作中,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

常言道:大事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组成的,而忽略了小事终究难成大事。

正是日常的这些小事情,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品格,因为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员工,那他一定是一个高度敬业,责任心和执行力很强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有不一样的闪光点。

五、成功,在于执行大庆50年的开发建设,始终坚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在大庆的生产现场和职工脸上无处不在。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石油工人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五条要求”是职工的行为规范,就是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程质都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

岗位责任制的灵魂就是岗位责任心等优良传统和作风都是大庆基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

很多企业都到海尔去学习,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第二个海尔呢,关键在于岗位执行的持续性不够,他们没有学习到海尔的精髓内容,只浮于表面文章,没有把岗位执行持续的执行下去。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制度执行连续的执行下去,杜绝时紧时松,让这些制度在职工心中扎下根,发出芽,结成果。

让制度执行在岗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一种惯性和自觉行为。

六、敢于面对不足—5—篇二:大庆精神内涵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大庆精神内涵: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大庆精神的时代意义:大庆精神以其不朽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历史作用,证明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宝贵财富。

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三基工作内容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会战时期讲的“三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队伍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

”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缝补厂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硬骨头精神。

大庆石油会战中的“五面红旗”: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带头人:薛桂芳“三老四严”:“三老”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四严”即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三老四严”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62年,到1963年就形成了完整的表述。

这一好作风,来自实践,是在大庆领导的反复倡导和精心培养下,通过实际工作的磨练,逐渐在职工队伍中形成的。

搞石油工业,地下作业多、隐蔽工程多、间接获取资料多;同时,大会战是几万人,150多个工种,分散在上千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班组作战,单兵顶岗,昼夜施工,四季不断,又要协同配合,必须有高度的集中统一对各方面的严格要求。

当时会战队伍来自四面八方,虽然有革命干劲,但也带来了一些旧习惯和坏毛病,不适应大规模的石油会战。

因此,会战一开始,大庆领导就提出培养革命作风,强调严格要求,首先从领导严起。

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讲作风,时时讲作风,处处讲作风,人人讲作风。

凡是好作风,就大力表扬和提倡,对常见的、大量的、具体的低标准、老毛病,如“一粗、二松、三不狠”,“马虎、凑合、不在乎”,则反复进行批评教育,加以纠正。

经过大庆会战时期的培养和实际工作中的磨练,使“三老四严”在几万人的职工队伍中形成的风气。

这一作风是大庆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

它增强了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生产中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起到了单靠领导工作和生产管理制度不能完全起到的作用。

对于这一作风,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