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山东标准2020版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山东标准2020版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增殖放流的水域条件、本底调查、苗种质量、检验、放流时间、包装、计数、运输、投放、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海域范围内海蜇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DB37/T 2902—2016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SC/T 9401—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SC/T 9401—201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伞径umbrella diameter
海蜇自然伸展时伞部的最大直径。

[SC/T 9401—2010,定义3.9]
4 水域条件
符合SC/T 9401—2010第4章的规定,且满足下述条件:
——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的内湾或浅海海域,距低潮线大于5km;
——附近有淡水径流入海,非定置网作业区,非筏养区;
——水深大于5m,盐度10~35。

5 本底调查
按SC/T 9401—2010第5章的规定进行。

6 苗种质量
6.1 亲体
培育苗种的亲蜇应捕自拟增殖放流海域或是原种场保育的本地原种。

亲蜇质量应符合DB37/T 2902—2016之4.3有关要求。

6.2 苗种
6.2.1 培育
执行DB37/T 2902—2016第4章的有关规定。

6.2.2 质量
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苗种质量要求
6.2.3 规格
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苗种规格分类
7 检验
7.1 检验资质
由具备资质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

7.2 检验项目与方法
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检验项目与方法
7.3 检验规则
7.3.1 抽样规则
随机逐池多点取样,累计取样量不少于100只。

7.3.2 时效规则
在增殖放流前7d内检验有效。

7.3.3 组批规则
以1个增殖放流批次作为1个检验组批。

7.3.4 判定规则
7.3.4.1 任一检验项目检验不合格,则判定本批苗种不合格。

7.3.4.2 若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复检1次,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8 放流时间
8.1 放流海域表层水温回升至16℃以上时组织放流,宜5月20日—6月10日满潮前后择机放流。

8.2 若放流前后3d内有5级及以上大风或中浪及以上海况时,应改期放流。

8.3 若放流前后3d内有中雨及以上天气或有冷空气,应改期放流。

9 包装
9.1 前期准备
包装前,应做好下述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现场查验苗种质量检验报告,苗种质量符合6.2.2的要求;逐池多点随机捞取苗种累计不少于50只,放入盛水的烧杯(一类苗种)或培养皿(二类、三类苗种)中,烧杯或培养皿底部放置精度1mm的方格纸,待苗种伞部自然水平伸展时,借助方格纸垂直测量其伞径,计算规格合格率应≥95%;
——苗种供应单位应根据拟放流水域的温度、盐度提前调节培育用水、运输用水,温度差≤2℃,盐度差≤3;
——放流工具齐备,工作人员到位。

9.2 苗种包装
将苗种均匀装进已注入约8L海水的双层聚乙烯袋(20L)中,装苗用水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充氧扎口后装入规格相同的保温箱,一箱两袋,高温天气箱内加冰袋降温,箱口用胶带密封。

根据放流天气、运输时间和苗种规格等因素,合理确定装苗密度(见表4)。

表4 装苗密度
10 计数
10.1 将已装苗箱摆成长方体垛状,每垛长不超过13箱,宽不超过4箱,高不超过4箱,每垛四周预留1m左右空间,高温天气时使用遮阴网遮盖。

10.2 按装苗总袋数的0.5%随机抽样(不少于3袋),将抽样苗种带水混合后称重,计算平均每袋苗、水总重,再从混合均匀的样品中按不低于样品总重量的0.03%(不少于500g)随机抽取苗、水混合物,并对海蜇苗种数量逐只计数,计算出单位重量苗种数量,计算出平均每袋苗种数量,根据总袋数,最终求得本计数批次苗种数量。

10.3 每计数批次宜控制在600箱,边装苗、边计数、边放流。

11 运输
11.1 陆上使用保温车运输,运输途中减少剧烈颠簸。

11.2 高温天气海上运输时,应采取搭建凉棚、铺盖遮阴网等遮光措施。

必要时,适当向包装袋泼洒海水降温。

11.3 装苗用水与拟放流水域温度差始终保持在±2℃以内;运输成活率应达95%以上。

12 投放
12.1 投放方法
12.1.1 人工将苗种贴近水面(距水面不超过1m)缓慢放入增殖放流水域。

在船上投放时,船速小于0.5m/s。

12.1.2 随船人员应身着救生衣,包装箱袋要及时收回,不得随意丢弃。

12.1.3 放流苗种从出池到投放入海,总时间控制在5h以内。

12.2 投放记录
12.2.1 验收人员现场填写SC/T 9401—2010附录B,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分工在记录表相应位置签字,连同放流影像资料、苗种检验报告副本等原始资料由项目承担(验收)单位存档。

12.2.2 影像资料主要包括公示、规格测量、装苗、抽样、计数、装运、投放等关键环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影像资料应根据放流单位、放流种类、放流日期、放流批次等层层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及单个影像资料应有标题。

13 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