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高考散文复习之——语言赏析(公开课准备)
2015高考散文复习之——语言赏析(公开课准备)
(2013· 湖州期末考试) 《井》
•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 (2)道法自然如法一口井,大也不大,小也不小,不 盈不竭,甘于卑下。(2分) • 答:运用类比(或比喻)手法,小中见大。井的不大不 小,不盈不竭,默默无闻,甘于卑下的生存特点其实 也就是自然的运转规律,它启示我们,做人要不卑不 亢,恰到好处,甘于平凡,从容淡定。(“中庸”或 “顺其自然”均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分) ① 我知道它仍在,仍存在于天空,存在于我内心的某一 角落,却已是锈迹斑斑。 答: 月亮少了,模糊了,缺少了如水般的清辉 ② 它淡淡地照着我,照着我身边的假山、沉睡的石头、 无语的松柏,用它的残缺唤醒着我体内的残缺。 答: 被无边的琐屑、烦恼、不安遮蔽了内心的明亮 或:缺失对月光般生活的渴望
切 忌“断章取义”。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 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 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 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的灵动性增强。
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
①某种修辞手法。
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设问、 反问、反语)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 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②某种表现手法。 ③表达方式。
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典雅华丽、 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如╳╳。
2013年浙江高考卷
《牛铃叮当》
4.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
⑴ 呼应题目,点明主旨 ⑵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结 构更加紧凑 ⑶ 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
篇章结构
⑷ 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美 好情感与记忆(“牛铃”是水牛的符 号)
思想内容
结构上
内容上
情感上
2015年浙江高考样卷《鱼 眼》
(2013· 杭州第一次高考质量检测) 《月光满地》
•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 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 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 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
• 答:①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 • ②表现了月光的温柔、亲切; (1分) • ③表达了我对铃叮当》
1.抓技巧 • 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4分) • ⑴ 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 (“得意地叫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 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 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 2分) 2.析内容 • ⑵ 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 描写了我们跟水牛学游泳,生动表现了“我们”自 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3.明效果2分)
2013年浙江卷《牛铃叮当》
• 常见命题形式: • 1. 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 要赏析。
• 3.“……”有什么艺术效果(有什么妙处)? • 4.请赏析画线句子。 • 5.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语言特色)。
高考真题重现 2013年浙江高考卷《牛铃叮当》
(0分)
学生答案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将主题表现出来, 内容深刻,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告诫我们要控制欲望, 为生存而努力,看清我们的出路。 (0分)
• 学生答案3:运用拟人的手法,苍蝇告诉我们的其实是作者 从苍蝇身上看到的,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人类的出路离我们 很近,但如果不用心发现便无法找到 • (1分) • 学生答案4:运用象征手法,将苍蝇的行为引申到人类身上, 人类的出路其实离自己仅仅一步之遥,一念之间。表现出作 者对人性愚昧、贪婪的批评,认为是非善恶都在一念之间。 • (2分) • 学生答案5:用苍蝇作比,生动的揭示了人类的出路,仅在 自己的一念之间,是选择欲望还是生活,即可从天堂到地狱, 或从地狱到天堂,所以我们应看清现实,理性的对待生活。 • (2分) • 学生答案6:与上文“其实敞开的出口,仅离他一步之遥” 相呼应,并加以深化,结构上使文章更严谨,2.使文章主题 更深刻,用苍蝇被欲望围困象征人类被欲望驱使,更令人深 省,笔触犀利,3.一步之遥,一念之差,揭示了幸福很简单, 只在于观念问题的道理。 • (4分)
(2014· 重庆卷) 《东坛井的陈皮匠》
• 1、怎样理解文中“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 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 皮匠”这句话的含义?(2分)
答案:
(1)陈皮匠聪明灵巧,有文化,志向却与众不同(1分) (2)古城人不理解陈皮匠的选择。(1分)
(2013· 杭州第一次高考质量检测) 《月光满地》
(2013· 湖州期末考试) 《井》
• 4、赏析第⑨段的语言特色,并举例说明。(5分)
• 答: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比喻句: “井是镶在大地的钻石”, “井是一个城”;拟人句: “水洁尘去污,与小米相逢化作米汤”,“ 鸟不知井里 有什么”, “入井私奔的桃花,让幽深的水遭遇了爱 情”, “花瓣经受了井水的凉,冰肌玉骨啊”等。赋予 水井以生命、活力、情感,使文章表达得形象生动。 • ②语言质朴自然但不乏雅致。多用短句,明白质朴。如 “大姑娘、小媳妇是井台的风景。……扁担颤颤悠悠”的 描写,朴实却细致生动;又如“从井里看天,……下雨只 下一小片”等。雅致体现在“井边……有巧笑倩与美目 盼”,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语言显得典雅。
• 1、词语的锤炼: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的巧妙运用。 • 2、句式的选用:长短句的运用,整句、散句的运用。 • 3、修辞格的选用: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对偶、 排比、反复等。 •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 5、语言风格: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炼简洁、 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沉郁悲慨、幽默讽刺等。 • 6、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卒章 显志等
学生答案3:
• 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各个动作的描写,来反映 它们行为的可笑。
(2分)
• 学生答案4:象征。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借金鱼争食物
使鱼缸浑浊不堪,宠物狗争食而相互对立,苍蝇进入一个环 境却无法从一寸之遥的出口飞出,象征人类为利益、私欲使 世界动荡,漠视情感相互对立,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的现状, 充满讽刺意味。
2015年浙江高考样卷《鱼
眼》
• 3、赏析文中划线句。(4分) • 刚才,我看鱼、看狗、看苍蝇时,觉得它们无比的
愚蠢可笑。可是哪一个人,真正有资格笑它们呢?也许 在它们眼里,人类更可笑,抑或可悲。苍蝇已然告诉我 们,人类的出路,其实离自己仅仅一寸之遥,一念之间。
学生答案1:我们与苍蝇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吗?面对出口 而不知,深陷泥潭而不可自拔?这是作者对生活状态的 反思,同时也希望引起读者对自身劣根性的反思。
(2013· 杭州第一次高考质量检测) 《月光满地》
•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② 一个人,要深人月光,首先要有一种心境成为月 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 长出更为繁茂甘甜的如水似银的月光。 • 答:①运用通感、比喻的方法;(1分) • ②揭示了月光与人的心境的关系;(1分) • ③说明了人应主动去创造光明、美好的生活。(1分)
2015年浙江高考样卷《鱼
眼》
• 3、赏析文中划线句。(4分) • ①前后照应,这句话与前面对苍蝇活动的描写相呼应, 以苍蝇的愚昧可笑反映了人类的可悲可笑,人类已陷 入困境,但出路只在一念之间。 • ②运用了类比衬托手法,以金鱼、宠物狗和苍蝇为欲 望所囿来衬托人类也如此。人类虽已陷入困境,但出 路就在不远处。正所谓一念以善,一念以恶,善恶之 间相距甚近。 • (每点2分)
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4分)
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 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 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 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 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 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 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 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2014东阳中学10月考) 《红泥小火炉》 • 5、文中,作者将一些往事融入一首唐诗或一壶酒里来 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就此进行探究。(5分) • 示例1:一首唐诗或者一壶酒,都是一种怀旧特定的意 象,更是一种怀旧情感的寄托。作者将一些回忆融入唐 诗或者酒中,真实地表现出对往事的眷恋,对温馨的传 统生活的向往。 • 示例2:唐诗或酒这些意象,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气息, 当回忆一些往事,抒发一些怀旧情感时,将其巧妙地融 合进来,就会使整篇文章笼罩上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 便于情感的表达、思维的延伸。这种写法,充分体现了 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升华文章的 写作中心。
答题思路
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 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
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 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原则: 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2、文章写到金鱼、宠物狗和苍蝇时,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4分) 学生答案1:采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对金鱼、宠物狗和苍蝇的描写, 反衬人类的行为,从而表现人类行为的荒唐。 (0分) 学生答案2: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金鱼还采用了对比动 作描写手法,宠物狗,运用动作神态描写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 了它们的状态。 (得1分) 学生答案2: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三条鱼抢食的动作,两只狗 突然翻脸的神态以及苍蝇撞来撞去的行为,折射出现金社会现象; 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金鱼、宠物狗和苍蝇人的特征,使描 写形象生动 (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