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一】《骆驼祥子》导读(一)作者简介老舍: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二)作品简评《骆驼祥子》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A、结构紧凑,笔触严谨;B、心理描写丰富多变,细腻深刻;C、“京味儿”描写真实生动,亲切随和。
语言上的京腔京调简洁朴实、自然明快,北京口语更凸显了人物特色。
——“北京味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京味小说”。
(三)人物性格简析表(四)《骆驼祥子》考点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 (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我们曾学过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旧北京人力车夫(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他失去土地后到北平靠拉洋车谋生,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
但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
祥子和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彻底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真正“由人堕落为“兽”。
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整部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不让好人有活路”的主题。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5、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6、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虎妞死后,祥子接着到夏先生家去拉包月。
7、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8、“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9、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他是祥子的妻子,是车场老板刘四爷的女儿。
后因难产而死。
10、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11、《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12、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拉车的一老一少(拉车的老者和他的孙子小马);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13、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14、《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是给死人送殡。
二、简答题1、《骆驼祥子》这个书名的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2、举例分析书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答案(见上面的表格)3、《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语言俗白、亲切,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老舍的作品中用了许多老北京话,试举出几个例子。
答:如:①交车租叫“车份儿”,②晚上出车叫“拉晚儿”,③吃的食物叫“嚼谷”等。
4、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名著:《骆驼祥子》①感受:社会黑暗与生活打击可以使原本老实、健壮、坚韧、善良有理想的人,变成麻木、潦倒、自私、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深刻感受到旧社会的罪恶——不给好人有出路。
②情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
(《骆驼祥子》)5、请从怒辞杨宅和孙侦探的敲诈这两个情节中选择其一进行概括。
怒辞杨宅: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
杨先生有两位太太,还有一大群孩子。
祥子每天接送完这个,又要去伺候那个,同时还要干杂活。
更可恨的是,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食宿很差。
祥子有一天在送走一位女客人后,因为女主人的无理,忍无可忍,一怒之下,辞去了这份工作。
孙侦探的敲诈:祥子和雇主曹先生被孙侦探跟踪。
曹先生叫祥子拉到左宅,并派祥子回家报信。
在曹先生家门口,孙侦探拉住祥子,说曹先生是乱党,同时对祥子威胁恐吓。
祥子六神无主,稀里糊涂把自己积攒准备买车的血汗钱交给了孙侦探,他的希望破灭了。
6、概括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第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第一落:祥子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第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第二落:祥子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第三起:与虎妞结婚后,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第三落: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7、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22题。
(一)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
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有,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
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
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
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
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
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
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
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
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
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
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
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
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8.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
9.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
②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10. 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答案】勤劳(分);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11. 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答案一】①祥子。
②首先,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祥子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再次,还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
【答案二】刘四爷。
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