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第四节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第四节


先用右手食指末
节将漏斗上端玻
塞顶住,再用大
拇指及食指和中
指握住漏斗,用
左手的食指和中
指蜷握在活塞的
柄上,上下轻轻
振摇分液漏斗,
使两相之间充分
接触,以提高萃
取效率。每振摇
几次后,就要将
漏斗尾部向上倾
斜(朝无人处)
图1
打开活塞放气,如
图(1)。以解除
漏斗中的压力。
如此重复至放 气时只有很小 压力后,再剧 烈振摇2~ 3min,静置, 如图(2)。
很有
由上式可得: n lg(100 En ) 2

lg(100 E1) 2
假定一次萃取的E1(%)=50%(即D=1),欲 达到En(%)=99%,必须连续萃取几次?欲达 到En(%)=99.9%,又必须连续萃取几次?
解:
En(%)=99%,
n lg(100 99) 2 7 lg(100 50) 2
湿式消解法
6.多元消解方法 为提高消解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三元
以上酸或氧化剂消解体系。例如,处理测总铬的水 样时,用硫酸、磷酸和高锰酸钾消解。
湿式消解法
7.碱分解法 当用酸体系消解水样造成易挥发组分损失时,
可改用碱分解法,即在水样中加入氢氧化钠和过氧 化氢溶液,或者氨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热煮沸至 近干,用水或稀碱溶液温热溶解。
加热煮沸,得到清澈透明,呈浅色或无色的试液。 蒸至近干,取下稍冷后加2%硝酸(或盐酸)20mL, 过滤后的滤液冷至室温备用。
湿式消解法
2.硝酸一高氯酸消解法 两种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
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取适量水样加入硝酸,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
至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取下稍冷后加入高氯酸, 继续加热至开始冒白烟。待白烟将尽(不可蒸至干 涸),取下样品冷却,加入2%硝酸,过滤后滤液冷 至室温定容备用。
E(%) D 100% D 1
分配比D
1)当D=1时,则萃取一次萃取效率为50%; 2)若要求萃取效率大于90%,则D必须大于9; 3)在萃取分离中,一般要求D在10以上。
4) 提高萃取效率E的途径
连续萃取 溶质经一次萃取后,分离两相,再用新鲜的有 机溶剂萃取剩余在水相中的溶质,再分离,如 此反复。
单次萃取
V有=3V水
萃取一次,平衡时:水溶液中A总浓度C1
C1
C0V水 V水 DV有
C0 1 30
1 31
C0
与连续萃取3次相比,消耗同量的有机溶剂, 但效果不及连续萃取。
D
10
E
100 %
100 % 96.78%
D V水 /V有
10 1/ 3
若连续萃取3次,D=10,V有=V水 思考:n次连续萃取的萃取率?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郑力燕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 水质监测中常见问题:
– 水样中含有悬浮物,不能直接在仪器上测定; – 水样组成复杂,某些组分会干扰待测组份的测定; – 待测组份含量很低,所用的方法不能直接测出其含量 – 待测组分形态各异,会干扰待测组分的测定。
• 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于测定方法 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 系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郑力燕
提纲
第一节 水质监测项目及水质标准 第二节 水质污染监测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第三节 水流总量的计算和流量测定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第五节 水的物理性质测定 第六节 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第七节 非金属无机污染物的测定 第八节 与有机污染物有关的指标的测定 第九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第十节 大肠菌群的检验
消解用微波炉
•注意事项
酸的用量:使待测物全部消化为准,当消解水样呈浅 色或无色时,则表明水样已彻底被消解,否则补加酸 继续加热,酸不能过多,消化液态多;
化过程中应将消化液蒸至近干,温热水溶解可溶盐于 溶液中,过滤沉淀;
加热时,一般使用电热板直接加热; 酸种类的选择:加入的酸不引起污染物挥发,不与待 测物络合或形成沉淀。 消化时注意安全 选择高沸点酸,消化难消化的水样。
湿式消解法
3.硝酸~硫酸消解法 两种酸都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硝酸沸点低,
而硫酸沸点高,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消解温度和 消解效果。
常用的硝酸与硫酸的比例为5:2。 该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生成难溶硫酸盐组 分(如铅、钡、锶)的水样。
湿式消解法
4.硫酸~磷酸消解法 两种酸的沸点都比较高,其中,硫酸氧化性较
萃取剂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
1、对溶质溶解性大 2、选择性好 3、B与S互溶度越小越好 4、萃取剂易于回收 5、萃取相与萃余相密度差异大
评价萃取效率的指标
1.分配系数
液-液萃取是物质在互不相溶两种液相之间分 配的过程,物质在两相中的分布服从分配定律, 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A在有机相与 水相中分配达到平衡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 通常称为分配系数K:
强,磷酸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如Fe3+等络合,故二者 结合消解水样,有利于测定时消除Fe3+等离子的干 扰。
湿式消解法
5.硫酸一高锰酸钾消解法 该方法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在中性、碱性、酸性条
件下都可以氧化有机物,其氧化产物多为草酸根, 但在酸性介质中还可继续氧化。
取适量水样,加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硫酸和5%高锰酸钾溶液, 混匀后加热煮沸,冷却,滴加盐酸羟胺溶液破坏过 量的高锰酸钾。
三、干扰物的分离
目的:去除干扰物或将待测物提取出来 方法:蒸馏、萃取、离子交换、色谱分 离
(一)蒸馏法
原理 作用
类型
水样中各污染组分具有不同的沸点 而使各组分彼此分离的方法。
具有消解、分离和富集的作用
常压蒸馏 减压蒸馏 分馏 水蒸汽蒸馏装置 吹出法
常压蒸馏
➢ 在特定的装置中,先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该 液体变成蒸汽,然后经冷凝重新变为液体后收 集于另一容器的过程。
2.玻璃砂芯漏斗
0.45 μm
3.滤膜 0.22μm
滤器的选择:
①在选择滤器时,应根据悬浮物的情况而定,以沉淀 物不穿滤为原则,选择滤速快的过滤器。
②中性、弱酸、弱碱性溶液可用滤纸过滤 ③对于强酸、强氧化性溶液可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④强碱溶液可以用滤膜过滤
⑤当悬浮物颗粒极微小时,过滤易穿滤,此时应考虑 用离心分离方法。
(二)消解后的水样要求:
1.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2.不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 3.不损失待测物 4.消解过程应平稳,升温不宜过猛; 5.消解操作必修在通风橱中进行
(三)消解水样的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和干式分解法
湿式消解法
1. 硝酸消解法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在混匀的水样中加入适量浓硝酸,在电热板上
• 通常采用的预处理方法分为:
一、悬浮物的去除; 二、水样的消解; 三、干扰物的分离; 四、蒸发浓缩与冷冻浓缩
一、悬浮物的去除
目的:
测定溶解态的待测组分
两方面含义:
将悬浮物从水样中分离出去; 将可溶物溶解出来。
分离悬浮物的方法一
自然澄清法
分离悬浮物的方法二
离心分离法(centrifugal separation):
问题:为什么用连续萃取数次的方法,要达到 单次萃取同样的萃取率,只需用较少量的有机 溶剂?
连续萃取 设D =10,原水溶液中溶质A的总浓度C0 体积V水;有机溶剂体积V有
萃取一次,平衡时:水溶液中A总浓度C1 有机相中A总浓度C1’
C0V水 C1V水 C1'V有 C1V水 C1DV有
C0V水
为加快过滤速度,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对性质稳定的沉淀物,可加热滤液,并趁热 过滤。
②减压抽滤 ③滤纸应紧贴漏斗,利用水柱加快滤速
二、水样的消解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 (一)消解处理的目的: 1.破坏有机物 2.溶解悬浮性固性
3.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去除一些干扰例子 4.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 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图2
待两相完 全分开后, 打开上面 的玻塞, 再将活塞 缓缓旋开, 下层液体 自活塞放 出,如图 (3)、 (4),有 时在两相 间可能出 现一些絮 状物也应 同时放去。
En(%)=99.9%, n
lg(100 99.9) 2 lg(100 50) 2
10
•萃取中使用的装置和基本操作
装置: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及其操作图
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首先,洗涤干净,并检查是否漏水。 然后,在活塞上涂好润滑脂,塞后 旋转数圈,使润滑脂均匀分布,再用 小像皮圈套住活塞尾部的小槽,防止 活塞滑脱。关好活塞,装入待萃取物 和萃取溶剂。塞好塞子,旋紧。
萃取:在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中加入一个与其基本 不相混溶的液体作为溶剂,造成第二相,利用原料液 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 物得以分离的单元操作。 亦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或抽提。
例如用醋酸乙酯萃取醋酸水溶液中的醋酸
萃取流程
萃取方法应用的情况:
(1) 当原料液中各组分间的沸点非常接近时 (2) 当原料液在蒸馏时形成恒沸物时 (3) 当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含量很低且为难挥发 组分时 (4) 当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是热敏性物质时
干式分解法
干灰化法
取适量水样于白瓷或石英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蒸干后 移入马弗炉内,于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使有机 物完全分解除去。取出蒸发皿,冷却,用适量2%硝酸(或盐 酸)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后供测定。
干灰化法的优点是安全、快速、没有试剂对样品和环境 的污染,缺点是待测成分因挥发或与坩埚壁的组分(如硅酸 盐)形成不溶性化合物而不能定量回收。故本方法不适用于 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如砷、汞、镉、硒、锡等)的水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