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节伴性遗传
练习:
1.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为( )
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
2.下图所示的家系图中,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
5.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男孩不存在携带者B.表现为交叉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色盲
第3节 伴性遗传
任务1: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红绿色盲的家系图
(1)家系中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红绿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4.人类的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
D.伴Y染色体遗传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4.人类的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3)XDXd×XdY (4)XdXd×XDY
任务8:请尝试说说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的特点。
任务9:例题分析:一个色觉正常的妇女她的双亲色觉正常,其哥哥是色盲患者。写出遗传图解并计算该妇女是色盲基因型携带者的几率?
练习反馈:
1.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为( )
知识目标:
1、能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能归纳出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能解决一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能力目标:
1、能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通过遗传家系图进行观察,提出假说,推理分析,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1、能尊重科学,献身科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答案: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患病
患病
正常
得病
正常
11、引导学生就表格分析有几种婚配方式,并分组写出其中的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1)XDXD×XdY(2)XDXd×XDY
(3)XDXd×XdY (4)XdXd×XDY
并引导学生说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的特点。
2、呈现道尔顿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获得了什么启示?
不放弃身边小事,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
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将自己的发现公示于众,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3、观察分析课本中的红绿色盲家系图:
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家系中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红绿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⑷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8、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XbY=7%XbXb=0.49%
9、请学生帮助解决一问题:一个色觉正常男子和一个色盲女子结婚,作为医生你会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10、给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请写出人群中正常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
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
5.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男孩不存在携带者B.表现为交叉现象
C.有隔代遗传现象D.色盲男性的母亲必定色盲
任务2:写出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任务3:写出其中的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男性红绿色盲(2).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
(3).女性携带者×男性红绿色盲(4).女性红绿色盲×正常男性
任务4:尝试分析说说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配子:XBXbY配子:XBXbXBY
子代:XBXbXBY子代:XBXBXBXbXBY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3)P:XBXb×XbY(4)P:XbXb×XBY
配子:XBXbXbY配子:XbXBY
子代:XBXbXbXbXBYXbY子代:XBXbXbY
答案:XBXBXbXbXBYXbY
6、引导学生就表格分析有几种婚配方式,并分组写出其中的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男性红绿色盲
(2).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
(3).女性携带者×男性红绿色盲
(4).女性红绿色盲×正常男性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P:XBXB×XbY(2)P:XBXb×XBY
任务5:假如你是医生,请帮助一对夫妇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色觉正常男子和一个色盲女子结婚,作为医生你会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任务6:请写出人群中正常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任务7:请写出下列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
(1)XDXD×XdY(2)XDXd×XD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7、从写出的婚配方式分析色盲基因的来源、去向及子代中男、女患病概率并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1)男性色盲基因从母亲那传来,而后只传给女儿――――交叉遗传特点
(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
2.下图所示的家系图中,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Y染色体遗传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⑵具有时代连续几代代都有患者的现象;
⑶难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12、学生自己阅读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自己写出芦花鸡的遗传图解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伴性遗传除了可以为人类的优生服务,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服务
13、例题分析:
例题:一个色觉正常的妇女她的双亲色觉正常,其哥哥是色盲患者。写出遗传图解并计算该妇女是色盲基因型携带者的几率?
学习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学习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解决方法:
1、学习重点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写遗传图解并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不同伴性遗传的特点
2、学习难点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红绿色盲家系图及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起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教学过程:
1、从看红绿色盲检查图开始,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激发学生兴趣
第3节 伴性遗传
庄荃柳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伴性遗传》属于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3节内容,本节课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同时也为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性别是一个特殊性状,学生对性别有浓厚的兴趣。
4、让学生写出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答案: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5、请学生分析5种基因型个体XBXBXBXbXbXbXBYXbY各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思考位于性染色体上的B、b基因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 代中1号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 代中的2号?这说明色盲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
(3)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4) 代中1号把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 代中的几号?
(5)为什么 代中的3号和5号未表现出色盲?
(6)从图中看只有男性才表现出红绿色盲对吗?女性会不会患色盲?
(2) 代中1号是否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 代中的2号?这说明色盲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
(3)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4) 代中1号把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传给了 代中的几号?
(5)为什么 代中的3号和5号未表现出色盲?
(6)从图中看只有男性才表现出红绿色盲对吗?女性会不会患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