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Acupuncture),即利用针刺与艾灸进行治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

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

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针灸因为易学易用,已经在现代家庭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健康的身体取决于一种极其重要的能量循环,这就是身体中的“气”。

这种能量存在于全身的脉络中(十二经),穴位便坐落在这些脉络之上。

当一个器官过渡活跃或是机能减退的时候,能量的循环则变得不正常。

经脉当中产生了一个堵塞的地方,必须将之打通。

所以通过针刺则可以治疗病患,使脉络的循环恢复正常。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针刺法、灸法和其他针法。

“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是指艾条,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熏慰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1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

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
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

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