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 11.1 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1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11.1.2顺应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政策要求11.2 产业关联度分析 31.2.1 将松蔸变废为宝,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 31.2.2 有利于带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31.3 市场分析 41.3.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51.3.2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6第二章项目技术基础72.1 知识产权情况 72.2 知识产权情况 82.3 生产技术特点 82.4 技术比较优势 92.4.1 成本低92.4.2 栽培管理更容易,实现高效产出 92.4.3 品质优良92.4.4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0 2.5 重要意义和作用10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103.1 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产能规模 10 3.2 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 113.2.1 场地选择113.2.2 菌种制备113.2.3 栽培方法123.2.3 苓场管理133.2.4 病虫害防治 133.2.5 采收与加工 14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3.3.1产品质量技术要求143.3.2 经济指标193.4 建设地点193.5 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203.6 建设期管理213.7 运营管理22第四章项目投资 244.1 总投资规模244.1.1 投资估算依据244.1.2 投资估算244.2 投资使用方案 254.2.1 固定资产投资使用方案254.2.2 流动资金使用方案 254.3 资金筹措方案 254.4 贷款偿还计划 26第五章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26 5.1 环境保护265.2 资源综合利用 275.3 节能与原材料供应27第六章项目法人基本情况276.1 项目法人情况 276.2 项目负责人情况28第七章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297.1 分析依据297.2 生产成本与费用307.3 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307.4 财务评价307.5 不确定分析317.6结论与建议31附件:表1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表2 项目总投资预算表表3 利润表表4 现金流量表(全部资金)表5项目总投资、折旧、摊销构成表表6项目成本费用测算表表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表第一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1.1 现状及发展趋势1.1.1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产业将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中药、天然药物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教授林瑞超对中医药市场前景表示,中药特别是在保健、常见的老年病、肿瘤、亚健康、类风湿、妇科、颈椎等方面具有特效和长效,将会大有作为。
目前在自然资源药物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寻找其最佳生长条件,运用生物技术选育抗病毒、抗虫害品种,生长无污染药材。
本项目通过建立10000亩茯苓GAP规范化种植基地,确保茯苓这一国家大宗中药材的质量要求,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也将得到提高和可控,附加值随之增加,并且更易打入国际市场。
因此,虽然药材成本有所提高,但销售额和利润仍将提高。
如日本的“顺天堂”制药企业将我国的“六神丸”改制成“救心丸”,由于生产的规范和质量的可控,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仅这一个品种的销售额就相当于我国所有中成药产品的出口额。
1.1.2顺应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关联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国家大力鼓励扶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及其优质种源的繁育问题和大宗药材的基地化绿色种植生产问题,鼓励建设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道地绿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基地;运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传统饮片的改良;加强重要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及其产业化,鼓励应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先进装备,推进中药材提取物中间体的商品化,逐步建立现代中药工业体系;推动中药的国际化,使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国家“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把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列为“十一五”重大专项。
现代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
现代中药产业是在传统中药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强国际竞争能力,以产业化生产现代中药产品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群体。
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产业,又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中成药工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年增长24%,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1.2 产业关联度分析1.2.1 将松蔸变废为宝,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按照陈规,常规栽培采用松树段木生产,每生产1吨干茯苓大约需要20立方米的松木,每年用于生产茯苓的松木就达40余万立方米。
因此,茯苓与林业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
而我国每年又有大量的松兜放在山上腐烂,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白蚂蚁提供生活场所,危害农作物。
为了节约森林资源,保持生态,本项目通过利用和谐县县现有的大量松树蔸栽培茯苓,减少原木砍伐,变废为宝,增加茯苓产量,减轻白蚂蚁危害农林作物,是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2 有利于带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目前公司现有茯苓种植基地2000亩,通过扩建规模,可以有力地带动茯苓制种、生产、销售及深加工产业的延伸,形成全国重要的茯苓科研、制种、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以为产业化龙头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大网络,茯苓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绿色环保产业,财政增长的朝阳企业,农民增收和新型产业。
别名云苓、松茯苓。
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
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
性味甘、淡平。
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
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
茯苓皮,利水消肿,用于水湿浮肿等症。
系常用中药材“八珍头”之一,可食用可入药,80%需要茯苓投料和配方,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系列产品,藿香正气丸系列产品(水、胶囊、液)等百余种中成药都需茯苓投料生产加工。
同时茯苓不大量用于出口,畅销港澳、日本、新加坡和美洲等地,FDA)注册后,被美国药典(USD)2008年版收载专治艾滋病首选中成药,其产品被载入后,国内外茯苓需求大增,随着利用茯苓生产的系列保健产品不断涌现,茯苓的应用还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潜力。
1.3.1.1 主产区茯苓产量锐减由于茯苓传统产区均采用“段木窖栽”种茯苓,年耗松材千万立方米以上。
因此,茯苓与林业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松木资源日渐枯竭,菌材供给矛盾突出,茯苓产区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茯苓产业被一些当地政府限制发展,导致茯苓产量锐减,这不仅影响药农致富,且使茯苓市场供应不足。
茯苓严重减产,全国多年的老库存已一扫而光。
中国药材公司已没有茯苓库存全国各医药公司、各制药厂的茯苓库存也相当空虚全国段木茯苓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贵州、广西随着松木价值的提升,现茯苓农本在10元上下。
茯苓成本的提高,使茯苓种植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农民种植茯苓得不偿失,药农看行情不妙,导致许多人弃种或者少种,产量随之大幅减少。
原来占据全国45%茯苓产量的浙江、广东和福建地区,200年茯苓产量还不到200吨。
目前茯苓统白丁9~10元,纯白丁11~12元,茯苓精片13元,茯苓块9~11元。
年,茯苓的价格走势将止跌回升。
它预示着茯苓的后市不会平静,茯苓“走强”今行情看涨,蕴藏着很大的商机。
的优良品牌,形成符合中药材GAP规范的、加工基地省时、省力、省菌种,产量稳定节约大量原木材资源,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此茯苓成品还具色泽白嫩、肉质坚韧、可塑性强、无农药农肥残留、多糖成分高的特点。
因每年都有一定的采伐量,哪里采伐,我就利用这些树根培植优质高产茯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利用松树蔸种植茯苓,树蔸不用挖起,直接在树蔸上接种,云南、贵州采用“段木窖栽”种茯苓“松树段木窖栽”种茯苓色泽白嫩、肉质坚韧、可塑性强、无农药农肥残留、多糖成分高的特点利用废弃的松木蔸种植中药材茯苓,不仅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节约大量原木材资源且由于茯苓充分吸收了松木蔸的营养成分,加速了松木蔸的腐烂速度,原先需三四年才能腐烂的松木蔸,现在只要1年时间就可全部腐烂,腐烂的物质又可以化解为林地的营养成分,促进了林地的良性循环。
茯苓与林业的突出矛盾,茯苓产区生态,茯苓市场供应。
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凡直径在16厘米者都可用于栽培茯苓。
一般是用前一年秋季或者当年春季砍伐的树蔸,要求树皮没有脱落,木质无虫蚁蛀蚀、不腐朽。
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用小松木块(长宽厚1.2厘米*O2厘米*10厘米)装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内长满旺盛的乳白色菌丝,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
在冬季或次年3~6月,把松蔸周围1米内的杂草铲除,在树蔸上削去大部分树皮,只剩下间距相等的4条一指宽树皮,直径3厘米以上侧根也要削去大部分树皮,只留下一条树皮与树蔸留皮相连,以便传播菌种。
撒下防白蚁药粉,盖一层薄土,再接菌种。
接种方法有两种:高桩接种法。
松树蔸较高的,在树蔸近根处锯一个高10厘米的缺口,将菌种木片放在缺口内,捆紧,用湿草纸包裹接种后堆土至接菌种处上面4~7厘米,蔸顶部露出地面。
矮桩接种法。
此法适用于矮树桩松蔸。
在粗根茎部侧面削去树皮,并将一根松段木直径10厘米,长80厘米,留一条一指宽树皮,其余削皮至木质部)晒干后靠在该侧面处,然后把菌种木片紧靠粗根的去皮处和松段木上,用小松木片覆盖压实。
凡松蔸粗大者要接3~4个点。
接种后覆土4~7厘米厚,堆成馒头状;接种后10天,菌丝已开始长入树桩内,此时应检查是否上菌,不上菌的要及时补接种。
镇地处14°28′――115°10′E,28°02′―28°25′N之间,东西最大长度68KM,南北最大宽度45KM,全县总面积1350.25KM2。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冬夏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