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教师资料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不同。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12、构成物质有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

1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大部分金属化合物,盐类,酸和碱类。

如:氯化钠,氧化钾,硫酸铜,硫酸,氢氧化钙等。

14、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l2C、碘I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OP52、一氧化碳CO、甲烷CH4、蔗糖、酒精等。

1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固态非金属单质(碳C,硅Si,硫S,磷P等)。

16、元素:科学上把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7、同位素原子: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如:氢的同位素原子有:氕11H、氘21H、氚31H。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

注:左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7、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8、目前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其中一些为人造元素)19、物质的分类20、注:(1)稀有气体:由稀有元素组成,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也很少。

(2)元素名分辨:带“气”的常温下为气态单质的元素,带“氵”“水”的常温下为液态的元素,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带“石”的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

(3)汞: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

21、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氧气2O ;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水2H O ; 同种原子(或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

22、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

2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24、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大到小):氧(O )、硅(Si )、铝(Al )、铁(Fe )、钙(Ca )、钠(Na )。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2)海水中的元素:氧、氢、氯、钠、镁等。

(3)人体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

五、表示元素的符号25、元素符号的书写: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果两种元素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小写字母作为符号。

26、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一般的元素符号,如O、H、N等。

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原子质量(2)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元素符号,如c、Fe、S、P、Cu等。

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原子质量;④表示一种物质。

注:①④为宏观含义,②③为微观含义。

27、元素符号前带数字的,只有微观含义,如:5N表示5个氮原子,2O表示两个氧原子。

28、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为7个周期(周期的数字必须用中文,比如第一周期),18个纵列,为16个族。

注:(1)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2)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29、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包含的信息30、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3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写元素符号,不用标数字,如: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氧元素写后面,金属元素和氢元素写在前面;②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32、化学式的读法:从右到左(注意,读法和写法正好相反)如:CuO :氧化铜,2P 5O :五氧化二磷。

33、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某种物质;(2)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3)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4)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5)表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CO 2表示的意义:(1)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5)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周期 族 第Ⅰ族 第0族1 1 H 第Ⅱ族 第Ⅲ族 第Ⅳ族 第Ⅴ族 第Ⅵ族 第Ⅶ族2 He 23 Li4 Be5 B6 C7 N8 O9 F 10 Ne 3 11 Na 12 Mg 13 Al 14 Si15 P16 S17 Cl18 Ar 419 K20 Ca34、离子的符号35、带电的原子团36、常见化合价37、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常见化合价中,氢总是+1价,氧总是-2价;(2)金属元素常显正价;(3)非金属元素和氧化合时常显正价,跟氢化合时常显负价;(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5)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6)有些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常显不同的化合价,有些则相同。

注:(1)化合价是用来描述元素的;(2)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与相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如:Ca 2+,+2价,SO -24,-2价(3)注意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格式:该元素正上方,“+,-”写前面,如:2Na +;离子符号的书写格式: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后面,如:g 2M +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38、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1.661×1027-Kg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原子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 某原子的质量÷1.661×1027-Kg 或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 某原子的质量÷(1.993×1026-Kg/12)39、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如O H 2相对分子质量 = 1×2+16=1840、元素质量比=一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另一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如O H 2中各元素质量比:H : O = 1×2 :16 = 1 :8 注:元素质量比书写时,必须在等号前写出各元素的符号,如 H : O =,注意比值要对应次序4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对原子质量一个分子中该元素的相⨯如O H 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1821⨯ = 11.1%4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物质的质量三者关系M物质= M元素÷元素质量分数如:M水= M氢元素÷11.1%M元素= M物质×元素质量分数如:M氢元素= M水×11.1%43、从水电解变化模型中可得出的规律和结论:(1)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分子由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4)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4、化学符号及含义小结(1)单独一个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有3-4种(如:Fe、O、H、C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质量;④表示一种物质(注④只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才有,①④为宏观含义,②③为微观含义)。

例:Fe: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④铁这种物质。

H: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③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2)一个化学式符号,表示的含义有5种①代表什么物质;②由什么元素组成;③代表什么分子;④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注意前提必须有“一个什么分子”);⑤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①②为宏观含义,③④⑤为微观含义)。

例:CO2:①二氧化碳这种气体;②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代表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⑤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3)一个离子符号,表示一个什么离子 例:g 2M +: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SO -24:一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表示什么价的什么元素 例:a 2C +:+2价的钙元素;1-l C :-1价的氯元素 (5)符号前面带数字的,只有微观含义,表示几个什么粒子例:2H :两个氢原子;3CO 2:三个二氧化碳分子;4g 2M +:四个镁离子;(6)数字代表的含义:下列符号中“2代表的含义” 例:2H :两个氢原子;O 2: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杨原子构成的;SO -24: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2SO 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a 2C +: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CO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Ca 2+前2:表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H 2O 前2:表示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