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浅谈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浅谈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浅谈罗河二中姚丽芳从学校毕业,做了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直至现在,已有十来年的时间了,这些年来,随着自己不断的经验积累,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愉快地去学习。

而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语言不仅要保持原有的用词准确规范、表达简明扼要等特点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几种转变:由命令式转变为商讨式、由评判式转变成建议鼓励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由单一的评价转变为评价的多元化,使得我们的教学语言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里我要与大家讨论的是:课堂教学用语和课堂评价用语。

一、教师课堂教学用语1.课堂教学用语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的,学生要掌握课本知识,学习生活技能,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而获得的。

而不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怎样高,都代替不了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教育教学这一最基本的手段。

有人说,教师是靠‚嘴皮子吃饭的‛,此话正道出了教师的职业用语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对学生的情绪都有相当的影响。

2.课堂教学用语的基本特点(一)规范性课堂教学言语规范性,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言语要合乎教师职业道德,没有语法发音错误,有条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定环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记得我们以前上小学的时候,不说语言技巧吧,就连最基本的运用普通话教学都很难做到。

很多老师都是用方言或者是‚半洋半土‛来进行教学的。

这样一来,教师这样上课,下面的学生也就跟着一样,说话,回答问题都是用的方言。

在这儿举些最简单的例子吧:我曾经不止一次教过一年级。

这些小孩子在乡下上的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语言不太规范,在家里同家长,朋友都是说的方言,忽然来到课堂上,他们也会尽力用普通话与你交流:而因为不熟,就常常会出现一些小笑话,类似于:老师问:‚同学们,图上的珠子每个颜色分别有几种呀?‛生答:‚老师,有两个红的,一个绿的。

‛有人补充道:‚老师,还有两个‘乌’的.‛(我们方言里‚黑的‛就叫‚乌的‛。

还有很多这样的小错误,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学生在家说的少,再来也是因为幼儿园老师没有坚持用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教学,没有给学生做好一个学习的榜样,而现在,随着教师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课堂语言环境越来越好,类似于这样的小笑话也就越来越少了。

(二)启发性启发性指课堂言语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独立地去获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的工作不单单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很多问题你不能直接就给答案,而要通过你的语言艺术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答案。

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而学生成长了,才更能体现教师的价值。

(三)生动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学生才不会在你的课上打瞌睡,也会更容易记住你所教的知识。

像去年我教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这次人教版的内容很多,每篇课文都有很多生字,如果你总是告诉学生:这个字的笔画是什么什么,该怎么写……这样枯燥的语言是很难让学生记住这么多生字的,那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老师就要想尽办法,比如说将生字编谜语,例如;牛站在独木桥上——(生),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旦);还可以将汉字拆开来让学生熟记,例如‘美’字,这个字学生容易记错的地方是中间的四横,是要先写一个王字,下面再写一个‘大’字,那简单的讲述学生容易忘记,我就把它编成一句话"王大姐戴花——美",上面的两点看成花,和‚王‛、‚大‛组成美字,通过这样的一句话,还有几个学生会记不住这个‚美‛字呢?二、课堂评价用语课堂评价用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教师以口语形式,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做出的即时反馈性评价。

它具有针对性、指向性,是旨在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言语。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

正是通过教学评价来对评价的对象进行调查、控制、规范,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用温情、鼓励性评语我们小时候奉行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老师也一样,老师们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指出学生哪里哪里不对,就像有的家长,学生考了97分,心里很高兴,却还是要说:‚那几题为什么错了?下次要继续加油!‛而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佳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声。

如‚这句话话你读得太好了,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吧。

‛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通过你的赞美,能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

(二)、注意评价的开放性语文评价应更多地突出开放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思路地思考和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理解。

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上,尤为如此。

[案例] 多角度的评价《故乡》教学片断学生:‚文章为什么要写杨二嫂?写这个人物前后变化说明了什么?‛师:‚这么问题很有思考价值。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学生:‚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煞’,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理。

‛学生:‚过去的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姿态,生活比较宽裕。

现在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判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

‛学生:‚这就全面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衰败萧条、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

‛学生对于杨二嫂的议论,尽管视角不同,但都是基于对课文内容的个性化思考,说得有理有据,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并不需要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有些学生着眼于人物的个性品质,着重分析了她的贪小自私。

有的则从杨二嫂的变化中悟出了作者在讽刺她的同时还寄托着一份同情。

更有的从这些人物的变化分组会到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萧条的社会背景正是在这样的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考和体验,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培养,他们的主体化也得到了发展。

——此案例摘自《有效的语文教学》(三)、注意评价的差异性我们所评价的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而要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有效发展,实施差异性评价也是理所当然的要求。

而如何实施差异性评价呢?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都可以。

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为了一个初二年级的‚双差班‛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在开始的作文教学中,钱梦龙采用了与众不同的评价方式。

在《我的一家》的写作中,对凡是符合课上老师提出的两个具体要求,即‚题目写在中间‛,‚能分段写,每段起始空两格的‛,钱老师都毫不吝啬地给予80分以上的高分,从而激起了该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一巧妙的评价策略,正是立足于该班学生的实际差异,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而实施的。

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注意评价的激励性和趣味性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

有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

‛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

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孩子们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

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电视上的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五)评价要走出的几个误区(1)评价语言不能过于笼统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还要力求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教师如果总是用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评价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热情洋溢。

对所谓的‚差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教师的评价造成千万不要让他们产生被遗弃感。

对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发展。

(2)评价要把握好尺度现在流行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级的评价为主,因此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奖励,就是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违背,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与奖励。

甚至片面地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学生的学习积级性就调动起来了,其实不然,表扬奖励也应有个‚度‛,造成不可滥用,比如仅仅因为算对了一道最基本的口算题,就大肆表扬,这样的奖励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表扬和奖励失去兴趣。

而对学生明显的错误也视而不见,还一味表扬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3)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

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三、总结前面讲了这么多,我们知道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用语不但要规范简洁、形象生动,而且还要幽默睿智。

对学生的评价用语更要改变以往‚对了‛、‚讲得挺好‛类似这样的评语,而要更加多样化,要从心里去夸奖孩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呢?在这里我总结了有三点:(1)、重视理论修养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是如此。

像我们平时会有教育部门组织的一些讲座什么的,虽然这些课程往往时间很短,好像学不到什么,可是这些课堂都会有发一些课本。

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这些学习,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是教师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一大途径。

(2)、注意语言积累很多文章写的好的人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到好的句子就用笔抄下来。

来到一个地方,突然有了灵感,拿起笔就给写下来,这样对将来写作有很大帮助。

而语言也是一样的,我们也可以将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同事之间互相聊天时说到的一些好的语言给记下来,成为自己的积累。

这样对语言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帮助的。

(3)、加强实践训练有句话,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虽然用在这里可能不太合适。

但是不可否认,任何一件事情光会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真的有一个提高。

所以我们教师平时在课堂上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做,不要觉得在家里上课随便说说无所谓,只有在有人检查时才那样去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