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试卷真题

鲁迅试卷真题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______。

2.鲁迅在南京阅读了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著作《天演论》,因此接受了______思想。

3.鲁迅曾说自己写《故事新编》是“只取一点因由,______,铺成一篇”。

4.真的猛士是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在《灯下漫笔》之二中,鲁迅将中国文明称作______。

6.“文坛三户”指破落户、暴发户、______。

7.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______,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8.“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硬骨头精神的写照。

9.1918年5月周树人在《新青年》上以“______”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10.鲁迅强调“新神宗”思想的两点:“曰______,曰重个人”,即强调个体主体性和精神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文化构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 )A.《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 B.《坟•文化偏至论》C.《热风•随感录四十三》D.《伪自由书•透底》2.1923年,鲁迅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C.《域外小说集》D.《故事新编》3.鲁迅在《两地书•四》说:“唯‘黑暗与______’乃是实有。

”( ) A.虚假 B.沉默C.光明 D.虚无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将中国专制主义称作“本体自发之偏枯”,将对西方工业文明盲目崇拜所必然产生的弊端看做是“以______传来的新疫”。

( )A.交通 B.知识C.工业 D.科技5.《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连同《题词》总篇数是( )A.30篇 B.23篇C.24篇D.15篇6.鲁迅在《“题未定”草(二)》里,专门为______画像。

( ) A.勇士 B.流氓C.恶少 D.西崽7.《起死》对鼓吹“无是非观”的庄子______哲学进行了小说化和戏剧化。

( )A.虚无主义 B.现实主义C.相对主义 D.乐观主义8.鲁迅小说创作具有______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

( ) A.“再现性强” B.“思想激进”C.“表现的深切”D.“理想主义”9.鲁迅曾说:“《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______而作。

”( )A.百姓 B.军阀C.洋人 D.权贵10.在鲁迅所作的所有短篇小说中,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作品是( )A.《孔乙己》 B.《肥皂》C.《高老夫子》 D.《药》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铸剑》的主人公为______和______。

( )A.眉间尺 B.宴之敖者C.庄子 D.后羿E.墨子2.鲁迅认为绍兴的两种有特色的鬼是______和______。

( ) A.吸血鬼 B.女吊C.无常 D.男吊E.义勇鬼3.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到中国国民性中最缺少的是______和______。

( )A.诚 B.忠C.义 D.美E.爱4.鲁迅认为“失学”无知的四个原因是摹古、伪智、______、______。

( )A.泥于习 B.泥于常C.惑于常 D.愚蠢E.懒惰5.鲁迅将“吃白相饭”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欺骗”、______和______。

( )A.“软弱” B.“乖巧”C.“阿谀” D.“溜走”E.“威压”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本体自发之偏枯”2.“无物之阵”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论述“看\被看”模式中处于“被看”的两种类型。

2.简述鲁迅作品中的三大基本母题。

3.简述“主奴互换”。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大致可归为哪几大内容?请结合鲁迅小说创作特点,分析论述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

2.分析鲁迅多疑的思维特点和“自我辩驳”的小说艺术。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瞒和骗”2.语丝社3.四铭4.《铸剑》5.《娜拉走后怎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就指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的《〈鲁迅杂感选集〉序》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鲁迅杂文的意义以及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3.鲁迅对以____________为本位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

4.鲁迅论道教文化,通常是将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____________思想”,另一是指“道家(老庄)思想”。

5.“____________”是鲁迅对讽刺的美学特征所作的精确概括。

6.在文学批评中,鲁迅特别反对那些以片面性取代全体的“就事论事”式和“____________”式的批评。

7.《出关》这篇小说是针对30年代社会上出现的崇尚____________的危险倾向而写的。

8.鲁迅认为杂文“是____________,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9.鲁迅在杂文中常使用____________、反语、摹拟、谐趣等修辞手法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10.《野草》的开篇之作《秋夜》中的两株____________是不屈不挠的战士形象。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对文化发展始终坚持采用的“______”眼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A.抓重点B.开拓性C.局部性D.全局性2.______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A.1917B.1918C.1919D.19203.鲁迅的《______》塑造了“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大禹。

()A.奔月B.非攻C.出关D.理水4.《祥林嫂》中祥林嫂眼神的______变化,记录着她半生悲惨的历程。

()A.二次B.三次C.四次D.五次5.鲁迅曾经翻译过______的著作《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

()A.爱罗先珂B.尼采C.普列汉诺夫D.厨川白村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于鲁迅所作诗篇《______》。

()A.别诸弟三首B.自嘲C.答客诮D.哀范君三章7.鲁迅认为在中国的国骂——“他妈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______”的自欺心态。

()A.精神胜利B.自以为是C.傲慢D.妒忌8.下列《野草》中的作品,有哪一篇是鲁迅在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市侩圆滑和批判以谎言为真实的畸形社会的?()A.《雪》B.《死火》C.《失掉的好地狱》D.《立论》9.在鲁迅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他最初的小说创作中,______笔调是比较明显的。

()A.故事性B.考证性C.议论性D.抒情性10.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A.《兄弟》B.《孤独者》C.《铸剑》D.《过客》四、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A.愤怒的力量B.韧性的战斗精神C.悲壮的气势D.雄伟的人格力量E.革命的豪情2.下列作品中,鲁迅直接以民俗文化内容为素材写成的是()A.《离婚》B.《论雷峰塔的倒掉》C.《阿Q正传》D.《无常》E.《故乡》3.《彷徨》中的《______》和《______》主要表现的是知识分子人格的不完善。

()A.弟兄B.在酒楼上C.孤独者D.伤逝E.一件小事4.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中,基于对史料的科学分析,批判了一些不正确观点,纠正了一些错误看法的清代长篇小说有()A.搜神记 B.红楼梦C.儒林外史D.三国演义E.西游记5.鲁迅在他的杂文中创造了一系列不逊色于小说中艺术典型的比喻性形象,如()A.媚态的猫B.凶残的豹子C.叭儿狗D.阴险的蛇E.巨大的骆驼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鲁迅小说热心于描写农民的原因。

2.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含义。

3.唱词“手执钢鞭将你打”对塑造阿Q形象的重要作用。

4.为什么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希望与热情后来转变为巨大的失望和深深的思考?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1.鲁迅在创造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上的贡献。

2.试析《野草》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判断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抨击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 )2.鲁迅的小说创作没有议论性笔调。

( )3.重视读者,是鲁迅文学欣赏观的核心。

( )4.“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

( )5.方玄绰是《肥皂》中的主人公。

( )6.鲁迅的翻译原则是“宁错而务顺”。

( )7.《白光》中陈士成因连续十六次落榜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中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

( )A.《呐喊•自序》 B.《华盖集•导师》C.《华盖集•青年必读书》D.《坟•摩罗诗力说》2.鲁迅在日本期间与______合作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 )A.周作人 B.周建人C.许寿裳D.郁达夫3.有人说《明天》是描写寡妇“守节”的悲剧,其悲剧主人公是( )A.爱姑 B.祥林嫂C.九斤老太D.单四嫂4.《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连同《题词》总篇数是( )A.30篇 B.23篇C.24篇D.15篇5.《故事新篇》中歌颂“中国式脊梁”的姐妹篇是( ) A.《采薇》和《出关》 B.《出关》和《起死》C.《奔月》和《采薇》D.《理水》和《非攻》6.在鲁迅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细节取自民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