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中国绘本发展现状研究学术论坛130中国绘本发展现状研究■ 段妍坤内容摘要:自上个世纪30年代伊始的欧美国家的绘本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逐渐整合为今天公众视野中的现代绘本形式。
而中国绘本的发展也经历了从2003年至2008年的快速成长期,基本形成引进版绘本获奖书和原创绘本书分庭的态势。
文章就国内绘本发展的现状展开分析,以期探寻符合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儿童绘本成人绘本原创性“绘本”这个新兴词语在中国的出现始自本世纪初,国外名为“picturebook”,与我们通常阅读的图画书有关联,其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连环画”。
连环画主要是以上图下文结构描绘故事的书籍形式,而绘本的设计形式则更加多元化。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伊始的欧美国家的绘本还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使其获得了迅速发展,逐渐整合为今天公众视野中的现代绘本形式。
中国的现代绘本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欧美国家现代绘本的创意精神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其形态已经与传统的连环画形式剥离,但在历史溯源上却不能说毫无干系。
现代绘本已经被重新界定成为:集连贯性的图画、简洁的文字内1/ 12容和精美的书籍整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色彩关系、巧妙的版式安排等)为一体的书籍类型。
一、国内绘本流行成因世纪初中国台湾绘本画家几米的系列作品被引进中国大陆市场,以其精致的版式设计、丰富的画面内容、贴近都市生活的图像符号出现在公众视野,即刻形成阅读绘本的热潮。
特别是在图像文化熏陶中成长的青年一代,更乐于接受这种以图画为主表达情绪的书籍形式,因此绘本在青少年层面颇为流行。
与传统连环画的阅读本质不同的是,现代绘本讲究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续性、书籍整体的设计感,力求用视觉语言吸引读者目光,而传统连环画的阅读更多地追求在对文字的理解基础上观看图画,这就形成了两者之间阅读顺序上的对置关系。
读者阅读本质上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图像信息的阅读经验占据传统文字阅读经验的上风,这与时代背景的更迭密切相关。
正如黛布雷所提出的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划分的三个时期,“即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和视听时代。
与这三个时代相对应的,则是偶像、艺术和视觉。
根据这一理论,第一个时代是语言统治时代,第二个是书写统治时代,第三个是视图统治时代。
”①书写统治时代向视图统治时代的文化转向,引发“文学阅读方式的变革”,②使大众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
这又促使传统文本与图像之间的互动构成新的审视命题;而之于审美范畴讨论的所具优势代表则为“图文互动”典型的绘本书籍形---------------------------------------------------------------最新资料推荐------------------------------------------------------ 态。
视图的快速切换是建立在新技术的推进过程中——印刷技术的提高、媒体载体的丰富、网络的普及等,带来新媒介载体的发展和对“人们日常的文化消费时空”的占据,③其直接结果便是人们需要从海量、庞杂的信息、视图中筛选有效内容,图像的输出与感官的刺激已经由大众被动地需求转变为善于接受和利用图像、视图来表达或者宣泄情绪的载体,人们更倾向于阅读图片,更能掌握图片传递语义的密码,读图成为大众潜移默化的习惯。
语言的想象能力与阅读图像时的自我艺术主张构成共生关系,图像的功能正在被逐步放大。
如何更好地培养大众的审美修养,激发对于线条、色彩、构图等审美形式要素的再认识和提升,这也使得人们原有的阅读经验产生深刻变化:从文字语义的理解转向图像解析与归纳。
绘本成为最大众化、最贴合的载体。
正如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大力推广国外木刻连环画时所面对的尴尬境遇,“这种完全没有文字解释说明的图画故事书,在当时还不是很容易被中国读者阅读习惯所接受的。
而中国连环画读者是习惯于按文看图的。
”④中国的绘本艺术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从不太理解到大受欢迎的转变过程。
随着视图统治时代的到来,中国读者也经历了没有文字无法串联3/ 12图像信息,到完全摆脱文字也能读出图像语义的转换。
这一读者自身阅读经验的变革,成为国内现代绘本获得广泛认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
二、国内绘本发展现状总体来说,国内绘本市场主要从类型上划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类。
特别是近年来,成人绘本在国内的发展态势日趋多元化,掀起新的图像文化阅读热潮,带动了国内一批画家投身到绘本创作中,逐渐扩大了绘本图书的受众群体。
在中国一直被称作“图画书”的读物,往往被大众误解为专为儿童阅读的书籍形式,但现代“图画书”以丰富的表现技法和特定的图画与文字的组织关系,不只是吸引儿童,而且也给成年人带来阅读书籍的全新感受。
现代绘本往往能通过画面信息,唤醒深藏在读者内心的私密情绪或者刺激潜在的想象力,甚至带来文化认同感,它远比单纯的文字书籍带来的感官体验饱满许多。
台湾绘本画家几米的作品《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等系列所掀起的绘本阅读热潮,让大陆的大众对“绘本”一词重新认识。
人们开始意识到绘本不等同于儿童图画书,也就是我们以往认为的图画书是专为儿童设计的书籍样式的观念被打破了。
绘本能够借用图画和文字的搭配、自由组合以及灵巧多变的版式设计,将成人世界的生活哲学、生命感悟融合在方寸之间。
这种形式的书籍大受市场追捧后,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投入到绘本---------------------------------------------------------------最新资料推荐------------------------------------------------------ 编绘中。
目前,国内广受关注的成人绘本作品主要有钱海燕的小女贼系列、慕容引刀的刀刀狗系列以及用图画形式记录旅程、记录生活随感的绘本新形态。
成人绘本作品大多是编绘出自同一人之手,这也符合绘本纯粹统一的编绘方式。
但成人绘本书籍强调的图文互动被某些出版社片面追求效益、盲目跟风所滥用,甚至导致绘本整体结构不统一、缺乏审美性与趣味性,误导读者。
儿童绘本市场在国内绘本领域相对发展时间长,因而总体上更成熟一些,形成了引进版绘本获奖书和原创绘本书分庭的态势。
从2009年第五期的“童书排行榜”可以看出,儿童类绘本在引进版图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中国国内原创绘本从2003 年至2008年5年间,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有这样一批绘本画家仍然着力于用传统艺术语言,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个人看法,以及怀揣着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艺术振兴的理想身体力行。
其中尤其以2007年儿童绘本画家熊亮和一部分绘本画家所编绘的《中国绘本系列》备受关注。
这一绘本系列大都以中国传统故事为蓝本,以传统国画绘制技法完整地展示了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5/ 12比如《兔儿爷》《小石狮》《灶王爷》《年》等浓缩中华文化图像符号的作品,是近年来国内原创绘本中的佳品,带给中国原创绘本新的启示。
当然,还有一直活跃在儿童图书创作领域的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蔡皋的《宝儿》《桃花源记》、朱成梁的---------------------------------------------------------------最新资料推荐------------------------------------------------------ ART EDUCATION2010 · 09131《火焰》等绘本,结合欧美绘本的设计思路并加以创新,融合成为优秀的绘本作品。
与此同时,出版社开始意识到做中国特有的原创绘本的重要性,并逐渐分出精力扶持国内原创绘本,其中尤以明天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海豚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脚步更明显。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今天中国绘本创作之所以进程缓慢,不在缺乏经验,真正症结在于我们的创作者太多想着如何彰显自己,而不是为孩子或他人服务”⑤。
这也道出了中国原创儿童绘本发展的窘境。
当然,我们从熊亮著文、谭军绘图的绘本《家树》能够找到中国原创绘本创作的途径之一。
如绘本《家树》描绘了中国人对家庭和寻根文化的依恋,借用宣纸映衬墨色表现主题,同时融入了现代书籍编排设计的理念,将树叶的绿色贯穿于整本绘本中,这些元素同时也成为吸引读者目光的主要因素。
中国原创绘本要发展,如果始终保持在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直接挪用,将会使中国传统元素如水墨、剪纸、皮影、年画、篆刻等图像符号失去文化厚度,沦为僵化的符号指向,同样将直接引发大众对这一所谓中国特色绘本的视觉厌恶。
可见,要真正创作“符合中国人哲学思维方式和文化表达模式”⑥的绘本绝非易事。
7/ 12当然,宣扬传统文化、借助传统美学要素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纯粹沦为简单宣扬传统文化的传声筒,“好的绘本应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之上的,具备全人类普世价值的绘本形态。
”⑦ 结语近些年来,中国的绘本出版日渐兴起,但作品良莠不齐的现状加上国外优秀绘本的引进,引发了国内原创绘本创作者的深度思考。
怎样做有本土特色的绘本、怎样将传统文化融入这一书籍形式中,怎样将中国绘本推向世界,成为他们思索的命题。
目前,与国外出版社合作成功的推广中国绘本到海外的方式是可以肯定的,这不仅仅是合作模式的成功,同样也证明了中国原创绘本整体实力的抬升。
我们并不缺乏优秀的故事脚本,而是缺乏能潜心关注中国主题选择和绘制创作的双向型人才,如果不改变原创群体的弱势,这将会成为中国绘本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应当努力思考如何探索出一个长效机制,激励创作者有更多的能量投入到中国绘本的创作中去。
中国绘本要进入世界,如何理性、从容地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绘本艺术发展,还需经历漫长的过程,是否仍然延续西方审美价值标准还需继续考量,如何在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基石上吸收与融合,也是国内绘本的发展需要探索的道路。
此外,绘本的读者群体也需要进一步培育,其传播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用绘本构筑的中国、用绘本展示的中国,关于中国印象的绘本、---------------------------------------------------------------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中国文化的绘本,中国人制作的绘本、中国人欣赏的绘本。
”儿童文学作家王林的一句话道出摆在中国现代绘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注:本文系重庆邮电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20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