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ppt

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ppt


3、常见主题的开发与选择 幼儿自身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三、主题活动的设计流程 列出主题名称(理由、时间) 主题活动总目标 主题活动纲要 逐一设计每个活动 检核或评价方案
四、 容易出现的问题 所有的儿童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专题中的
同一内容,主题教学变成各学科或领域的 “大拼盘”:
(二)新《纲要》对幼儿园课程的要求
1、幼儿园课程必须引导幼儿广泛地学习 幼儿的学习包括学业学习和非学业学习
《纲要》: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 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 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表达、表现也是学习。 《探索与表现》的意图
2、幼儿园课程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 造性
课程综合的三种水平:
(1)学科综合水平:分科活动中的渗透;
(2)知识综合水平:各活动之间的联系是 类的知识(主题);
如小班主题:常见的小动物
活动一:认识鸡和鸭 1、常识:鸡和鸭 2、游戏:小鸡小鸭走路
活动二: 小公鸡和小鸭子 1、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涂色:小鸡和小鸭
活动三:小鸡找朋友 1、儿歌:《小猫、小羊和小鸡》 2、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
第五章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设计
第一节 主题活动的设计
一、什么是主题活动?
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 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理论基点:
幼儿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自然 物”为本位的,而不是以抽象的学科知 识为本位的。
特点:
教育内容中心制,打破学科界限; 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习者获得的是与“中心”有关的完整的
经验。
不同的整合对比
学科教学活动
主题活动
生成课程
整合因子
学科知识
主题知识
生活经验或事件
知识的系统性、逻辑 整合线索

与主题的联系
学习兴趣、需要、感受
活动之间缺乏必然、 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必然
整合特点 渗透相关的领域知识
逻辑
延续
事先计划某领域的系
事先计划某主题的系
实施 的形 列活动,然后在规定
活动四:认识兔子 活动五:认识猫 活动六:胖小猪
……
(3)事件主题水平:主题活动由幼儿感兴 趣的事件而来。活动包括三部分: 对事物的体验与感受; 质疑、探究与发现; 表达与表现。
活动是自然延伸的整体,主题探究 活动大多是这种水平上的综合——整合。
三、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的策略 与步骤
(一)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 整合性设计,开放式扩展 1、联想式扩展; 2、循环式扩展;
2、主题网的构建 (1)主题网的界定 (2)主题网的功能 (3)主题网的性质 (4)主题网的构建方式 包含式

水的特征
无色 无味透明源自 关联式 子白天与黑夜

太阳 影
白天 上班
幼儿园
睡觉 梦
黑夜

怪物 恐
主题网中生成的内容包括:
教师事先并未想到却在活动中想到 的;
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的。 主题网是不断调整与逐步完善的。
思考: 主题活动与项目活动或主题探究活
动有何区别? 主题活动由教师单方面预先计划好;
预设好目标;所有的孩子都从事相同或 相关的工作;活动与活动之间不一定有 必然的联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主题探究活 动的设计
(一)幼儿园课程的问题
1、我们的孩子到底输在哪里? 独立性、自主性、动手能力差; 创造性缺乏; 意志薄弱,缺乏责任感、同情心及关怀
弹性计划,在实施中灵活调整计
列活动,然后一个接

的时间内一个接一个
划,生成新的活动
一个地完成
地完成
1 、 鱼 身 体 长 着 什 么 《食物》主题:
(结构)
《豚鼠》主题
2、鱼为什么要长这些 1、谈话:小小美食家
豚鼠吃什么
如何知道

(功能)
2、手工:面点师
豚鼠吃的是什么 豚鼠是如何
3、添画:美丽的蛋糕
《纲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 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 过程。
参与者; 合作者; 支持、鼓励者; 研究者; 课程设计者
3、幼儿园课程实施必须以幼儿为中心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课程实施的教师中心取向:
Do it as I. 课程实施的儿童中心取向:
Do it better than me. 教育重心的转移; 教师和幼儿一起成长、相互促进、共同
3、鱼生活在哪里(与 环境的关系)
4、游戏:食品店
发现生菜的 如何将我们的发 现“报告”出来……
……
4、鱼是水生物
二、主题的选择与开发
1、选择主题的出发点 目标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现有的“内容”或“材料” 2、选择主题的依据 幼儿的兴趣、需要 教育价值、目标 教育内容或经验 可行性 与各单元的联系
设计——实施——设计 3、再生式扩展。
(二)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的步骤 1、主题的产生及构思 (1)主题产生方式:预定与生成 (2)主题构思:
该主题是针对什么年龄阶段儿童的? 处在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已有的经验是什么? 儿童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新经验? 该主题可以帮助幼儿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 开展该主题各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3)主题容量
发展。 《研究与成长》的意图
二、主题探究活动的特点
(一)定义 是根据主题来自然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是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中心,幼儿、教师及其 他人来探索世界、表现自我的过程。 是一种活动课程 (二)特性 1、 开放性 2、 协同性 3、整合性
《纲要》:教育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 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 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 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把主题当作“箩筐,只要相关的,教师都 往里装” 讲蝴蝶的故事、跳蝴蝶的舞蹈、唱蝴 蝶的儿歌、画蝴蝶、剪蝴蝶……
五、要求
主题活动的整体性、综合性应是自然、 有机的,水到渠成式的,
不能将注意力过多地引向活动之外,而 忽视主动建构的过程,不能为准确地执 行设计好的活动方案而不顾幼儿的反应 等。
第二节 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
的意识;
对事物缺乏应有的敏感,问题意识、研 究意识薄弱。
总之,我们的孩子生存能力差,关 键的原因在教育。
法国的幼儿开始做课题。 美国的幼儿懂得救火。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问题, 在内容 方面严重忽视:
问题意识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冒险精神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自我观念及自主表现能力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