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企业理论第五章

现代企业理论第五章


信号显示模型
• 利兰—派尔的信号显示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即企业家通过保留持有的企业股 权比例向外界传递了他对企业前途的信心,因为企业 家越是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就越有动力持有企业股份,
因此,企业质量高的企业家持有较多的企业股份,外
部融资的债务—权益尔的信号显示模型
资。该理论被称为“啄序模型”(Pecking Order Model)。
啄序的企业融资模型
• 迈尔斯(1984)的简化模型包含着以下重要含义:
1、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这样一种社会成本,即由于投资者的低估可能导 致企业放弃一个正净现值(NPV)大于零的投资机会。 2、由于处于信息劣势的投资者会低估投资机会的价值,或者高估投资风 险,从而导致老股东放弃过多的利益。因此,最佳的融资次序应该是: 内源融资→无风险债务融资→风险证券(比如股票)。 3、增发股票会导致企业的股价下跌,因为增发股票像资本市场传递着不 好的信息。
力量。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理论
• 公司资本结构理论
– 既然外部融资所带来的代理成本都完全由企业家自己承担,因 此只有当发行这些证券给企业家所获得现金给他带来的好处大
于上述剩余损失时,他才愿意发行这些证券。
– 权益与债务融资的越大,相应的权益融资的代理成本与债务融 资的代理成本也就越大,从而两者需要一种权衡,直到增加权 益融资所引发的边际代理成本与减少债务融资所减少的边际代 理成本相等时,总的代理成本就达到了最小。此外,在企业家 自有权益一定的时候,总的外部融资规模越大,最小的总代理 成本也会越大。
该模型的缺陷:假设企业家始终可以按无风险利率发行债务,
是一个很强的假设;没有很好地说明企业家自有股权比例所显示的 信号是否足够有效,以保证被外部投资者采纳。
信号显示模型
• 激励—信号显示—融资均衡模型(ISF) 与利兰和派尔(1977)的模型不同,罗斯(1977, 1978)关注于普通的经理如何一边选择融资结构一边向 外界传递信息。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增加债务会增加企业破产的 概率,因此较高的债务融资比例(杠杆)就显示了较高
的企业质量,但是为了防止低质量的企业模仿高质量企
业,因此要加大经理的破产成本。
信号显示模型
• 其他相关研究
1、波特文(Poitevin,1989)也是把债的发行作为一种信号机制。该模 型讨论了在位公司和潜在进入者之间的竞争。在均衡状态下,低成本
的进入者通常发行债券来显示信号以便获得较高的市场评价,虽然这
制权配置,即当s=1时,企业家掌握控制权,当s=0时,投
资者掌握控制权,这才最有可能产生接近于最佳结果的结 果。(阿吉翁和博尔顿最核心的思想,也构成了最优证券 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
阿吉翁和博尔顿的最优证券设计理论
• 相机控制 最能够体现控制权相机转移特征的就是债券融资,此外风险投 资中的可转换证券也具有控制权相机转移的特征。此外: − 联合所有权相对于单边控制和相机控制都是没有效率的,因 为它加重了敲竹杠问题。 − 初始契约能够对行为的范围和条件给出适当的限制,将有利 于外部融资,因为这些限制将弱化企业家在再谈判中剥削租
4、在该理论中,不存在一个清晰定义的目标负债--权益比例,因为存在
着内源的和外部的两种权益资本来源。该理论也暗示杠杆随非对称信 息的程度增大而增大。
2 交易费用经济学中的企业融资
现代公司的起源
• 交易费用经济学起源于对纵向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 现代公司出现于1840年以后,其标志是出现了一批专门 雇佣的支薪经理来管理公司。交易费用经济学对公司起 源问题的分析仍然是基于不完全契约的分析框架,把不 同的公司组织制度看作不同性质的交易的治理结构或契 约安排。
信号显示模型
• 利兰—派尔的信号显示模型
– 命题1:一般来说,特定项目(企业)的特殊风险越大,或者企 业家越是厌恶风险,那么,企业家将降低其最佳自有股权比例。 – 命题2:若项目的风险越大,企业家所选择的最佳债务水平就越
低。
该模型的另一个贡献是,发现了金融中介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和 必要性—收集和传递信息,缩小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鸿沟。
向管理层施加债权人的硬约束,此即机会主义行为。相应地,
管理层会在项目前景黯淡时要求债股权持有者行使股东权利, 而不是行使债权人权利,从而为自己的失职开脱。因此,现实
中的“债股权”通常是债权和股权的折中,接近于“优先股”。
优先股就相当于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某种混合形式。
公司融资
• 租赁 –租赁也是一种融资方式,因此也可以视作一种治理结 构。如果资产是通用性的,移动方便,同时对于资产 使用状况的检测是很容易做到的,那么租赁是一种可 行的方式。用于租赁的资产,其资产专用性接近于零, 租赁契约相当于古典契约或完全契约,因此可以采用
1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企业融资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理论
• 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模型,简称为“J-M 模型” • 代理成本及其权衡是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委 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管束支出和“剩余损失”。 • J-M的基本思想是:当企业资金不完全来自于企业家/经理本人时,
关系,那么企业家单边控制不仅有效率而且可行,因为他
总会选择社会最佳的行动。 –命题2:如果情况相反,则企业家未必会选择社会最佳的 行动。
阿吉翁和博尔顿的最优证券设计理论
• 投资者单边控制 –投资者单边控制,即无论时期1的情况如何,都由投资者 来决定企业应该采取的行动。 –命题3:当企业的货币利益与社会总收益呈现正相关时,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理论
模型的一些重要含义 – 为了避免代理成本,尤其是在外部投资者事先不能完全预知企业家/经 理事后行为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作为内部人的企业家/经理比较多的股 权性激励,从而可以弱化代理问题。 – 由于企业家/经理的报酬具有债权的性质,因此他们具有维护债权人而 不是股东的倾向。可转换证券和认股权证,以及经理的期权安排在某 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抵消这一倾向而设计的。 – “监控”和“管束”活动具有必要性而且往往也被内部人主动选择, 因为它们可以约束经理的非货币利益的消费,从而促使经理更多地通
金的能力。
− 模型中也包含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啄序理论”。
哈特等人的拓展
• 在哈特看来,虽然阿吉翁等人抓住了债务财务的一个关键特征:控制权的 转移,但并没有准确地体现债权关于“未清偿债务造成控制权转移”的基 本特征。为此,哈特和穆尔引入了“企业货币收益流不可证实”的假设, 从而将投资者的风险归结为企业家/经营者对企业现金流的“盗取”。 • 哈特等人认为一个好的破产程序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应当最大化债权人的 事后总所得;应当严惩经营者,但又不至于诱使他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破 产;应当保留索取权的绝对优先权。由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破产程序主张, 其核心思想是:把具有不同要求权的债权人转变为同类的股东,然后再用 简单的投票表决来决定公司的未来。 • 哈特认为在股份分散的情况下,接管活动是约束经营者的有效手段。不过, 控制权的最优安排应该遵循“一股一票”原则。
– 定理1:在正常情况下(即不考虑信号显示功能),越有前途的 项目(或企业),企业家越有保留更高股权比例的动力,从而 就便利企业家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向外传递了关于项目(企业) 质量的信号。结果,外部投资者对特定项目的价值评价正相关 于企业家的持股比例。 – 定理2:正是由于企业家自有股权比例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在均 衡时企业家所持有的自有股权比例相对于信息成本为零的情况 中的最佳持股比例要大一些。
过增加企业货币收益来提升自己的货币收益(同时也就增加了股东的
利益)。
信号显示模型
• 阿克洛夫(Akerlof,1970)的“柠檬问题” 当只有企业家/经理掌握着关于企业质量的私人信 息并有夸大其企业质量的倾向时,而外部投资者就只能 对该企业给出一个市场平均的价值评价;结果,高质量 的企业被低估甚至由此而放弃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同 时却有大量的低质量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中。
公司融资
• 核心观点:与其说股权和债务是融资手段,不如说是不 同的治理结构。威廉姆森认为,在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 时,人们偏好“市场模式”(债券,外部采购),而在 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时偏好“企业模式”(股票,自己
制造),并且,股权和债务这两种治理结构不能完全兼
顾,正如企业和市场这两种治理结构不能串换一样,它 们都与“选择性干预”有关。
啄序的企业融资模型
• 前面介绍的模型关注于外部融资的最佳债务—权益比例,却没有明 确讨论企业对不同外部融资工具的选择是否存在先后顺序问题。 • 迈尔斯(Myers)等人的研究弥补了上述不足。 • 基本思想:由于外部人处于信息劣势,这导致他们对投资对象的风 险评价过高,从而要求“过高的”投资佣金。为了避免让渡过多的 利益给外部投资者,内部人将优先采取内源融资,而非外源融资, 既便寻求外援融资,也将首先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才会考虑股权融
公司融资
• 股权与债务 –最优的融资结构或治理结构在利息相同的前提下,取 决于融资项目的资产专用性程度。风险投资的资产专 用性高,通常都采取股权形式而非债务形式。
公司融资
• 债股权(dequity)
– 包括了股权和债务全部优点的债股权,在一个涉及未来融资的 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可置信承诺。因为未来状况是不可 缔约的,因此债股权的持有者就会在项目前景好时过度干预,
loss),而且,这个财富
损失全部由原所有者承担,即所谓的“财富转移效应”
(wealth transfer effect)。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理论
• 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分析 –债务代理成本包括三个方面:(1)与杠杆公司相关 的激励影响(比如投资决策所引起的损失);(2) 这些激励影响所产生的监控和管束成本;(3)破产 成本。J-M认为这些成本的根源是财务杠杆(即债 务—权益率)有激励所有者—经理进行高风险项目的
富,那么我们也可以在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