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发[2005]38号文解读及与国发[1997]26号文的比较

国发[2005]38号文解读及与国发[1997]26号文的比较

退休年龄 养老金减少(%) 45岁 50岁 55岁 60岁
44.44
38.46
29.41
13.67
3、综合比较 、
• 综合基础和个人养老金的变化情况,可得 出各种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用两个不同办 法的计发结果的平衡点如后页: (红色数字为平衡点所对应的缴费年限的数 值---括号内的数值超出现行政策规定,没 有意义)
缴费水平 缴费年限 60% 25 100% 20 150% 16 200% (13.33)
• 说明:对于缴费年限只有15年的参保人员, 其平均缴费水平要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 167%才能保持原基础养老金的水平。
• (2)以2004年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不同缴费 年限所对应的基础养老金变化情况:
缴费 基数 60% 100% 150% 200% 250% 300% 15年 -206.80 -129.25 -32.31 64.62 161.56 258.50 20年 -103.40 0.00 129.25 258.50 387.75 517.00 25年 0.00 129.25 290.81 452.38 613.94 775.50 30年 103.40 258.50 452.38 646.25 840.13 1034.00 35年 206.80 387.75 613.94 840.13 1066.31 1292.50 40年 310.20 517.00 775.50 1034.00 1292.50 1551.00
2、个人账户养老金改革 、
• 内容: • 个账规模-----由11%改为8% • 计发月数-----由固定的120改为由本人退休时间、 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利率等因素确定 • 目的: • 一是有效地抵御个账基金所面临的长寿风险,减 少人账基金赤字的压力 • 二是使个人账户基金面临的贬值风险大大减少
• • • 1、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2、经过东北三省试点实践的检验 3、国务院广泛征求意见
四、改革指导思想、主要任务 改革指导思想、 及内容
(一)指导思想
•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 平衡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管 理,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说明:在这一平衡点之上的情形,属于新 办法的得益者,平衡点之下的情形属于新 办法的“受保护者”,在过渡期内属于被 保护的对象。
4、测算情况 、
• 我们对2005年12月新增的2006名退休人员 分别用国发[1997]26号文和[2005]38号文进 行测算,其结果如后页:
男 人 数 572 58.81 37.52 1.05 527 92% 241.37 461.12 45 8% 119.2 339.9 平均退休年龄 平均缴费年限 平均缴费指数 增加待遇人数 占新增人员比例 人均增加待遇 最高增加水平 减少待遇人数 占新增人员比例 人均减少待遇 最高减少水平
2、个人帐户养老金水平比较 、
• 由于个人帐户规模从11%调整到8%,减少了3%,且计发 月数的数值“117”(近似原120的数值)所对应的退休 年龄为63岁,因此,无论如何个人帐户养老金水平肯定是 下降的。 • 暂不考虑个人帐户规模调整的因素,仅由于计发月数的调 整,不同退休年龄个人帐户养老金减少的情况如下:
• 2、正确认识个人账户规模的调整 • 一是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联系 • 二是与新的计发办法相适应
• • • • • • • •
3、正确认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 问题: 一是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个账养老金计发年限与实际领取年限 有较大差距 目的: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 二是在更高层次体现公平(公平的标准) 三是下一步深化制度改革的基础(全国统 筹、统账分离)
4、改革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建立 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 5、建立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让广 大退休人员分离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6、加强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完善多 渠道筹资机制,强化基金监管 • 7、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8、积极发展企业年金,提高退休人员 的养老保障水平 • 9、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 10、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实行 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管理
45岁 27.00 22.67 19.20 16.89 15.24 (14.00)
• (蓝色数字为平衡点所对应的缴费基数的数值---括号内 的数值超出现行政策规定,没有意义)
平衡水平 15 20 25 30 35 60岁 187.12% 108.93% 64.21% (35.26%) (14.99%) 55岁 217.92% 121.42% 69.86% (37.78%) (15.89%) 50岁 240.69% 129.98% 73.58% (39.39%) (16.45%) 45岁 258.56% 136.34% 76.26% (40.54%) (16.85%)
(二)计发办法改革提高了国家 保障责任和能力
• 基础养老金计发的总体比例提高了,基础 养老金总体水平也就提高了。 目的: • 一是强化了国家的保障责任和能力 • 二是计发办法改革后,基本养老金的总体 水平有所上升
(三)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 原因:未能实现制度设计初衷,“统账结合” 的制度模式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基金筹 集模式 • 目的: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稳健运行, 保证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养老金的按照足额发 放
个账养老 金计发 办法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 ÷120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 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 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 定
4、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 、个体户、 参保规定比较
选择性 缴费基数 都要参加 当地上年度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 20% 按照企业职工基 本养老金计发办 法计发待遇 可选择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四)明确要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内容: • 一是强制灵活人员参加养老保险 • 二是统一规范缴费基数和比例 目的: • 维持其社会保险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五)企业年金
• 目的:重新定位,澄清认识,与国际接 轨
(六)经办能力建设
• 要求:实现“三化”----规范化、信息 化、专业化
号文与26号文比较 六、38号文与 号文比较 号文与
二、改革的目的、意义 改革的目的、
(一)目前养老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度存在问题
• • • • • • 1、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2、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 3、计发办法缺乏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4、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健全 5、统筹层次比较低 6、企业年金发展滞后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要性
• • • • • 1、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2、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 3、规范统一具体做法 4、适应做实个人账户需要 5、东三省试点的成功
平衡年限 60% 100% 150% 200% 250% 300%
60岁 25.61 20.82 16.98 (14.43) (12.60) (11.23)
55岁 26.32 21.76 18.12 15.69 (13.95) (12.65)
50岁 26.73 22.31 18.77 16.41 (14.72) (13.46)
七、过渡期及过渡办法规定
• 各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 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 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 • 吉林、黑龙江试点的做法 • 五年过渡期内“保底、限幅”
八、正确认识38号文 正确认识 号文
• • • • • 1、正确认识做实个人账户 一是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二是有利于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 三是有利于促进劳动力流动 四是经过东北三省试点的检验
中人:基本养老金=基础 中人:基本养老金=基础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2、个账规模比较 、
个账规模为8%, 个账规模为11%, 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其中单位划入3%, 个人缴纳8%
3、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比较 、
基础养老 金计发 办法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 =当地上年度职 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工月平均工资 ×20% 费工资)÷2×缴费年限 ×1%
国发[2005]38号文解读 号文解读 国发 及与国发[1997]26号文的比较 及与国发 号文的比较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回顾
• 计发办法的改革历年来都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 核心内容。 • 1、第一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指数化办法 改革 • 2、第二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发 [1995]6号文“大帐户”和“小帐户”办法 • 3、第三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后期):国发 [1997]26号文统一制度 • 4、第四次(去年十二月):国发[2005]38号文
(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要性
• • •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3、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的需要
(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的
• • • • 1、建立新的激励约束机制 2、切实保障参保人的合理权益 3、逐步提高统筹能力 4、尽快统一规范具体办法
三、38号文形成过程 号文形成过程
(一)内容比较
• 1、在指导思想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 • 2、在内容方面:增加了五方面的内容 • 3、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方面:明 确了方向 • 4、在管理方面:强调了各服务机构的软硬 件建设。
(二)制度设计比较
1、基本养老金结构比较 、基本养老金结构比较
国发[2005]38号文 国发[1997]26号文 新人:基本养老金=基础 新人:基本养老金=基础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