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示文稿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演示文稿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hd 1.2 0(h hwa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渗透稳定性验算
注意事项:
嵌固深度hd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抗倾覆力矩-安全系数倾覆力矩 0
hp Epj 1.2 0ha Eai 0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弯矩计算值M

c
剪力计算值Vc
JGJ 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配筋和挠度计算
地质条件或其它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时,可 按最大弯矩截面的配筋贯通全长。
配筋应满足下式条件:
D
1.25 0Mc M
1.25 0Vc V
支护结构顶端的水平位移值
S (h y)
y — 剪力为零处即D点至基坑底的距离

悬臂梁上段结构柔性变形值
假定剪力为0截面为固定端, 上段按悬臂梁计算
— 下段结构在弯矩Mmax作用下产生的转角
— 下段结构在弯矩Mmax作用下在D点产生的水平位移
(5)计算内力和配筋
单层支撑支护结构的最大弯矩:根据平衡条 件,求得V=0的位置y,可得Mmax
弯矩图可按静力平衡条件求得
可以分段配筋,也可以按最大弯矩截面通长 配筋
3)多层支撑支护结构设计
(1)应根据分层挖土深度与每层支撑设置的实际施工情况 分阶段分层计算,假定下层挖土不影响上层支撑计算的水 平力
适用于地下水在开挖深度以下 。对于坑底以下存在承压 水时,应判明是否会产生基坑突涌破坏。 (2) 明沟排水放坡开挖
适用于地下水为潜水型、涌水量较小、坑壁土及坑底土 不会产生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场地条件。 (3) 井点降水放坡开挖 地下水埋深较浅、基坑开挖较深,可能产生流砂、管涌、 基坑突涌等不良现象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放坡开挖。特 别注意降水对附近建筑设施产生的不良影响。
演示文稿常见基坑支 护形式
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定义:大开挖基坑工程 是指不采用支撑而采 用直立或放坡施工进 行开挖的基坑工程; 由于其费用低,工期 短,是首先要考虑的 开挖方式。
适用于开挖深度不大、无地下水、基坑土质 条件较好的场地。
竖直开挖时坑壁自然稳定的最大临界深度可 按下式估算:
ea HcKa 2c Ka
2)放坡开挖坡度确定
(1)查表法表 (2)Taylor法图 (3)条分法图
(1)查表法exit
坑壁土类型状态Fra bibliotek软质岩石
微风化 中等风化
碎石类土
强风化 密实 中密
粘性土 粉土
稍密 坚硬 硬塑 可塑
饱和度Sr<
0.5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边坡高度 6米以内 10米以内 1﹕0.0 1﹕0.10 1﹕0.10 1﹕0.20 1﹕0.20 1﹕0.25 1﹕0.20 1﹕0.25 1﹕0.25 1﹕0.30 1﹕0.30 1﹕0.40 1﹕0.35 1﹕0.50 1﹕0.45 1﹕0.55 1﹕0.55 1﹕0.65
1﹕0.45 1﹕0.55
边坡的临界高度 由下式确定:
Hc
Ns
c
Ns —稳定系数 c—黏聚力
(3)条分法
i
Ni li
Wi
Qi
cos li
i
i
Ti li
Wi
Qi
sin i
li
' i
i
U i Si
(ci'
' i
tani' ) li
ci'li
[(Wi
Qi ) cosi
Uili ] tan i'
M
0 Tc1
ha1 Eac hp1 Epc hT1 hc1
图4-10 单层支点支护结构 深度计算简图
(4)嵌固深度hd 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
抗倾覆力矩 安全系数倾覆力矩 0
hp Epj Tc1(hT1 hd ) 1.2 0ha Eai 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c
Hc Ka
Hc
2c Ka
Ka — 主动土压力系数;
当基坑侧壁的顶部地表面与水平面夹角 =0时,采用朗肯主动
土压力系数Ka
tg2 (45
);
2
当 0时,采用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
宜采用1.2 ~ 1.5的安全系数;
当基坑附近有超载时,应重新验算坑壁稳定性;
当坑壁因吸水或失水等原因,一旦形成裂缝时,公式不成立;
对黄土及具有裂隙的胀缩性土,该式不适用。
土层类别
坡高允许值(m)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
1.00
为砂土)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
1.25
硬塑、可塑的粘性土和碎石类土(充填
1.50
物为粘性土)
坚硬的粘性土
2.00
标准贯入锤击数
液性指数:IL
p L P
1)放坡开挖分类 (1) 无地下水的一般放坡开挖
图4-4 设置边坡护面exit
图4-5 基坑边坡坡脚抗滑加固 exit
4.2 排桩
适用条件:不能放坡开挖或受场地限制不能采用搅拌 桩围护,开挖深度在6~10m
排桩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钢筋混 凝土板桩或钢板桩
无支撑(悬臂)围护结构 单支撑结构 多支撑结构
计算简图
抗滑力 K 滑动力
Si Ti
{ci'li [(Wi Qi ) cosi Uili ] tan i'} 1.1 ~ 1.5 (Wi Qi ) sini
(a)坡顶卸土; (b)坡度减小; (c) 台阶放坡exit
图4-3 边坡修坡
抗滑力 K 滑动力
Si Ti
{ci'li [(Wi Qi ) cosi Uili ] tan i'} (Wi Qi ) sini
计算方法是“等值梁法”。
等值梁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反弯点的位置。 对单锚或单支撑支护结构,水平荷载等于水平抗力的位置,
与反弯点位置较接近 。
用等值梁法计算单锚、单支撑支护结构
(1)计算水平荷载和水平抗力 (2)基坑底面以下支护结构反弯点位置由下式确定:
e e
a1k
p1k
(3)支点力Tc1 可按下式计算:
(2)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不宜小于0.8h;单支 点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不宜小于0.3h;多支点支护结构 嵌固深度设计值不宜小于0.2h
抗渗透稳定性验算
当基坑底为碎石土及砂 土、基坑内排水且作用 有渗透水压力时,侧向 截水的排桩、地下连续 墙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 嵌固深度设计值尚应满 足抗渗透稳定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