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课件幻灯片课件

最新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课件幻灯片课件


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种:
• 操作者右手持病 人前臂,将其上肢 沿箭头方向向外展; 左手在病人腋下将 肩上托。
关节被动活动☆上臂和肘
• 握住病人左侧手腕, 帮助病人屈伸肘关 节并外旋(图之 ①),再收臂内旋, 图(图之②)。
关节被动活动☆上臂和肘
• 按图所示,伸② 屈①肘部。
关节被动活动☆髋膝关节
原则:
• ⑴早期开始,一般可在发病后的2-3天进行。 • ⑵患者应取仰卧位。 • ⑶两侧均要进行训练,先做健侧,后做患侧。 • ⑷活动某一个关节时,近端关节必须予以固定。 • ⑸手法要轻柔适度,避免产生疼痛。 • ⑹手法的速度要缓慢,有节奏,一般一个动作需要3-5秒。 • ⑺各关节的诸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种运动各3-5次
仰卧位

头部由枕头良好
支持,在患侧肩胛下
放一个枕头,从而使
患侧上肢处于抬高的
位置,使肘、腕和手
指都伸直。在患侧臀
部、大腿下放置一个
枕头,使骨盆向前,
防止患腿外旋。
注意事项
• ⑴枕头的选择(够大并填满柔软的材料)。 • ⑵手心不应放东西,因为受抓握反射的影响,这样反而加重了
手的屈肌痉挛。 • ⑶不要在患者足底放置任何东西以免导致伸肌痉挛加重(不建
关节被动活动☆踝关节与足趾
双手分别握住患足的足心及足趾,屈 曲足趾(图1);伸五趾(图2)。来回 屈曲,动作柔和切忌粗暴。
㈣体位变化的适应性训练
• 目的:
⑴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⑵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自理。 ⑶改变患者的平衡功能。
对情况良好,症状较轻的患 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 尽早进行体位变化的适应性 训练。 无意识障碍者,生命体征稳 定的患者,可以从第2-3天开 始。(重症患者按医嘱执行)
关节被动活动☆踝关节与足趾

患者仰卧,
两下肢自然平伸。
治疗师在患者患
侧,用一只手拖
住患者患侧,用
一只手拖住患者
足跟部,另一只
手拖住膝关节后
方,将下肢稍微
抬起
关节被动活动☆踝关节与足趾
• 右手沿箭头方 向按住小腿前方, 左手握住足跟,左 前臂抵住患者前脚 掌,沿箭头方向加 压,并维持数秒钟, 以牵张足后跟,切 忌粗暴。
为宜。
• ⑻一般在无疼痛的状况下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不得 出现超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特殊关节除外。如肩关节 在迟缓期仅完成关节活动度的50%。随着关节功能的改善 逐渐加大活动度。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受限,与痉挛有关, 当运动功能改善后,可由发病初期每日两次改为每日一次, 直至终止训练。
• ⑼对伴有疼痛的关节,训练前可进行热敷等物理治疗。
关节被动活动☆手关节
• 左手握住病人的拇指,左拇指抵住病 人的手背,另手捏住病人四指的末节, 活动病人的手指
肩部被动运动
• 肩部被动运动有两种,它可以防止 肩下沉、退缩、脱位、肩痛和肩关节 挛缩。
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

第一种:
• 将患者左侧患臂垂 直指向天花板;操 作者右手放在病人 的腋下,将其患臂 推向上方,用左手 将病人患左上肢轻 轻提起,但不要用 力牵拉。
关节被动活动☆手关节
• 腕部被动运动: 双手握住病人 患侧手和腕。 使手指屈曲如 虚线
关节被动活动☆手关节
• 双手分握住患肢 前臂和手,做腕 部屈伸动作,屈 腕时同时屈指, 伸腕时逐渐伸直 手指。
关节被动活动☆手关节
• 手指被动运动: 握住病人伸直并拢 的四指。拇指抵住 手背,向上活动指 掌关节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课 件
概念
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病情稳定2周以内这段时间。 一旦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就应当在24-48小 时后开始康复性活动或训练。
在急性期即应尽早开展运动治疗,可以预防和 治疗合并症,防止长期卧床造成的生理功能减退, 促进患者争取康复的欲望,为顺利进行恢复期康 复治疗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以医疗费用。
患侧卧位
• 头部有良好的支 撑,躯干稍向后旋转, 后背用枕头稳固支撑。 患侧上肢前伸,与躯 干的角度不小于90°, 手掌向上。健侧上肢 可放在身上或后边的 枕头上。健侧下肢向 前曲髋曲膝,并由枕 头支持。瘫侧下肢平 放在床上,轻度伸髋, 稍屈膝。
健侧卧位
• 头由枕头良好支 持,以确保患者舒适。 躯干与床面成直角, 偏瘫上肢由枕头支持 在患者的前面,上举 约100°。健侧上肢可 放在任何舒适的位置 上。偏瘫侧下肢向前 曲髋曲膝,并完全由 枕头支持。健侧下肢 平放在床上,轻度伸 髋,稍屈膝。

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伸直)被动运动 患者仰卧,两
下肢自然平伸。治疗者在患者患侧,用一只手托住足跟部,
另一只手托住膝关节后方,将下肢抬高,髋关节和膝关
节同时进行屈曲运动
关节被动活动☆髋膝关节
• 髋关节和膝关节继续屈曲 ,使膝关节向 胸部方向运动
关节被动活动☆髋膝关节
• 一手固定健侧下肢维持伸展位,另一手保持患 肢膝关节伸展,同时用肩部上抗动作完成髋关节 屈曲,使股二头肌得到牵拉。
议穿钉子鞋)。 • ⑷良肢位摆放时注意床头不能抬高。尽量避免半卧位,因为它
能增加不必要的躯干屈曲伴下肢伸直。 • ⑸在体位摆放过程中注意保护肩关节,可以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和肩手综合症发生。 • ⑹各种体位经常变换,鼓励患侧卧位,尽量减少仰卧位,提倡
早期有卧位变成坐位。 • ⑺操作时避免直接拉动患肢,并随时注意躯干端正,与床边平
行。
㈢关节被动活动
• 偏瘫在急性期,由于运动功能的丧失,尤 其是处于昏迷状态或完全丧失运动功患者 能的重度偏瘫,往往因长时间的肢体不活 动,导致关节挛缩。
• 为了预防关节挛缩和早期使患者体会正常 的运动感觉,促使运动功能改善,在卧床 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是非常必 要的。
目的:
•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 促通神经反射 • 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 • 缓解肌肉痉挛 • 牵伸缩短的肌肉和肌腱
㈡良肢位的设计
•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是为了让患者在 治疗之外的剩余时间里保持正确的运动模式,减 轻痉挛、预防偏瘫肢体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最 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为患者进一 步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 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 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偏瘫急性期康复治疗所 设计的仰卧位、患侧卧位与健侧卧位姿势,对抑 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 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