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材料力学课件第一章绪论


§1.3 外力及其分类 3 一、外力 周围物体对构件的作用。 周围物体对构件的作用。 二、外力分类 按作用方式划分: 1.按作用方式划分: 集中力 表面力 外力 线分布力 面分布力 体积力( 重力,惯性力) 体积力(如:重力,惯性力)
2.按作用趋势划分: .按作用趋势划分: 静载荷 主动力, 主动力,又称为载荷 动载荷 外力 约束力
∑ 由:
Fy = 0, F − FN = 0
o
∑M
= 0, Fa− M = 0
FN = F 得:
M = Fa
三、应力(stress) 应力 1 . 定义 截面内某一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定义: 截面内某一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2 . 定义式: 定义式:
∆F 平均应力: 平均应力: pm = ∆A
§1.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一、杆件(bar)的概念 杆件 的概念 1. 构件类型: 构件类型: 杆: 板: 壳: 块:
2. 杆件的两个要素: 杆件的两个要素: 轴线 3. 杆件分类: 杆件分类: 横截面 等截面直杆,变截面直杆,等截面曲杆,变截面曲杆。 等截面直杆,变截面直杆,等截面曲杆,变截面曲杆。 吊车图
MN → 0
M ′N ′ − MN ∆s = lim MN MN → 0 ∆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γ = lim
ML →0
π − ∠L′M ′N ′ MN →0 2
三、小变形问题的计算 1. 特点: 特点: 位移、变形和应变都是微小量。 位移、变形和应变都是微小量。 2. 采用简化计算: 采用简化计算: 原始尺寸法。 如:原始尺寸法。
∆F lim lim 应力: 应力: p = ∆A→0 pm = ∆A→0 ∆A
3 . 应力的两个分量: 应力的两个分量: (1)正应力σ :与截面正交的分量。 正应力σ 与截面正交的分量。 正应力 (2)剪应力 τ:与截面相切的分量, 与截面相切的分量, 剪应力 又称切应力。 又称切应力。 4 . 应力单位 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 称为帕斯卡记为: 。 牛/米2(N/m2)称为帕斯卡记为:Pa。 米 称为帕斯卡记为 常用单位: 常用单位: KPa(103Pa),Mpa(106Pa),GPa(109Pa). , ,
§1.4
内力、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一、内力(internal force) 内力 定义: 1.定义: 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外力作用而引 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2.性质: 性质: •内力随外力的出现而出现; 内力随外力的出现而出现; 内力随外力的出现而出现 •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物体内部质点间的相对位移随 物体内部质点间的相对位移随 内力的增大而增大,直至破坏。 内力的增大而增大,直至破坏。 3.截面上的内力: 截面上的内力: •内力确定及表示: 截面内力 内力确定及表示: 内力确定及表示 •内力特点: 为连续分布的分布力系。 内力特点: 内力特点 为连续分布的分布力系。 •分布力系的合力 主矢 R和主矩 和 分布力系的合力(主矢 分布力系的合力 主矢F 和主矩M)和 合力的各分量(F 合力的各分量 Nx,FQy,FQz,Mx,My,Mz) 称为截面的内力。 称为截面的内力。
§1.5 变形与应变 变形(deformation) 一、变形 1.定义: 定义: 定义 固体质点之间产生相对 运动称为变形。 运动称为变形。 2.度量: 度量: 度量 用物体质点间的 相对位移。 相对位移。 应变(strain) 二、应变 1. 应变的概念: 应变的概念: 用来描述固体某一 质点产生的变形。 质点产生的变形。 2.线应变: 线应变: 线应变 M ′N ′ − MN ∆s ε = 平均线应变: 平均线应变: m = ∆x MN 线应变: 线应变:ε = lim 3. 剪应变: 剪应变:
2.刚度要求 刚度(stiffness):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能 刚度 : 力。 刚度要求:构件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 刚度要求: 使之不超过工程允许的范围。 力,使之不超过工程允许的范围。 3.稳定性要求 稳定性(stability):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原有平衡状态不发生 稳定性 : 改变的能力。 改变的能力。 稳定性要求: 稳定性要求:构件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 衡状态的能力。 衡状态的能力。 注意: 注意: •强度是构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强度是构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强度是构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工程中有些构件不需要考虑刚度要求。 工程中有些构件不需要考虑刚度要求。 工程中有些构件不需要考虑刚度要求 •有些构件不存在稳定性问题。 有些构件不存在稳定性问题。 有些构件不存在稳定性问题 吊车图 工程结构图
二、截面法 截面法: 1.截面法: 用截面假想地把构件分成两部分, 用截面假想地把构件分成两部分,以 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 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 截面法求内力的三个步骤: 2.截面法求内力的三个步骤: (1)沿欲求内力截面截开,保留一部分 沿欲求内力截面截开, 1 沿欲求内力截面截开 (2)用内力代替舍去部分的作用。 用内力代替舍去部分的作用。 2 用内力代替舍去部分的作用 (3)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内力。 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内力。 3 利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内力 钻床如图所示, 例1.1钻床如图所示,在载荷 作用 钻床如图所示 在载荷F作用 试确定m-m截面上的内力。 截面上的内力。 下,试确定 截面上的内力 面假想截开, 解: (1) 沿m-m面假想截开,将钻 1 面假想截开 床分成两部分,取上半部分为研究对象。 床分成两部分,取上半部分为研究对象。 (2) 确定外力分量,建立坐标系。 2 确定外力分量,建立坐标系。 (3) 由平衡条件求内力。 3 由平衡条件求内力。
三、材料力学的任务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为构件的设计提出必要 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四、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试验分析方法 试验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一、变形固体 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的固体。 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的固体。 二、理想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 认为组成固体的物质不留空隙地充满了固体的体积。 认为组成固体的物质不留空隙地充满了固体的体积。 2.均匀性假设 认为在固体内到处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认为在固体内到处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3.各向同性假设 认为无论沿任何方向,固体的力学性能都是相同的。 认为无论沿任何方向,固体的力学性能都是相同的。
二、杆件的基本变形 1. 拉伸或压缩: 拉伸或压缩:
2. 剪切: 剪切:
3. 扭转: 扭转:
4. 弯曲: 弯曲:
截面内力
返回
工程结构图
返回
吊车图
返回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
第一章 绪 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一、构件的概念及特点 • 构件 构件(element)的概念 的概念 工程中的受力结构称为工程结构, 工程中的受力结构称为工程结构,工程结构的组成部分称为结 构构件,简称为构件。 构构件,简称为构件。 • 构件的特点 固体材料制成,受力变形,承载能力有限;需要设计计算。 固体材料制成,受力变形,承载能力有限;需要设计计算。 二、构件正常工作的要求 1.强度要求 强度(strength):构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强度 :构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构件破坏的形式:破裂或出现过大的塑性变形。 构件破坏的形式:破裂或出现过大的塑性变形。 强度要求: 强度要求:在规定的载荷作用下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 能力。 能力。 吊车图 工程结构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