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敷熨熏浴类技术A1型 (1)敷熨熏浴类技术A2型 (4)敷熨熏浴类技术A3型 (5)敷熨熏浴类技术A4型 (5)刮痧技术A1型 (6)刮痧技术A3型 (8)刮痧技术A4型 (9)灸类技术A1型 (9)灸类技术A3型 (12)灸类技术A4型 (12)推拿技术A1型 (13)推拿技术A4型 (22)针刺类技术A1型 (23)针刺类技术A2型 (33)针刺类技术A3型 (37)针刺类技术A4型 (41)中药炮制类技术A2型 (44)中药炮制类技术A4型 (45)中药炮制适宜技术A1型 (45)中药炮制适宜技术A3型 (49)敷熨熏浴类技术A1型1、常用的中药热熨法有A、中药熨法B、盐熨法C、铁屑加醋热熨法D、蚕砂热熨法E、以上都是2、热熨敷疗法的适应症有A、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B、吐泻C、高热D、丹毒E、中暑3、下列不属于热盐熨敷法的是A、坐骨神经痛B、关节疼痛C、小便不畅D、冬季咳嗽E、颈椎病4、()对风湿性关节疼痛有显著疗效A、热盐熨敷法B、葱熨法C、蚕砂熨法D、铁屑加醋热熨法E、以上都可5、( )主治急性渗出性湿疹A、金银花水B、蒲公英水C、野菊花水D、马齿苋水E、薄荷水6、不属于中药熏洗的作用是A、调和阴阳B、舒筋活络C、祛湿止痒D、活血化瘀E、美容润肤7、()多用于创伤感染、皮肤溃疡等,尤其发生于腹部及腰背部者A、全身熏洗法B、淋洗法C、局部熏洗法D、坐浴熏洗法E、足熏洗法8、严重肢体缺血,禁止使用超过()度的熏洗液进行中药熏洗。
A、25B、30C、38D、35E、409、下列关于中药熏洗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季熏洗后,要注意避风,必须待汗解和穿好衣服后再外出B、如在熏洗过程中患者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卧床休息C、肛肠科患者应在排净大小便后再进行熏洗D、如熏洗无效者或病情反而加重者,无需停止,增加熏洗次数即可E、熏洗期间饮食宜清淡10、不适合中药熏洗治疗的疾病是A、麻疹B、脚湿气C、足跟痛D、冻疮E、急性传染病11、下列关于筋瘤及中药熏洗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筋瘤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经脉薄弱,致血壅于下,日久则交错盘曲而成B、临床可见:肢体沉重、胀痛、休息后可缓解C、中药熏洗法可用金银花、马齿苋、黄柏、苦参、乳香、没药等熬药熏洗D、熏洗时每次浸泡1小时E、每日1-2次,7-10天为一疗程,连用2-3疗程12、中药熏洗疗法的禁忌证叙述不准确的是A、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忌用熏洗疗法。
B、严重化脓感染疾病忌用熏洗疗法。
C、妇女妊娠期间不宜进行熏洗疗法。
D、婴幼儿不宜进行熏洗疗法。
E、餐前餐后60分钟内不宜进行熏洗疗法。
13、中药熏洗疗法后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注意避风寒B、及时添加衣物C、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熏洗D、饮用温开水或温糖水E、以上都是14、常用中药熏洗治疗的方法是A、淋洗法B、全身熏洗法C、局部熏洗法D、热罨法E、以上都是15、中药熏洗的作用有A、舒筋活络B、祛风散寒C、祛湿止痒D、活血化瘀E、以上都是16、不属于中药熏洗疗法的禁忌证是A、急性传染病B、严重化脓感染疾病C、麻疹前期D、严重高血压E、妊娠期间17、下列有关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规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B、将温度适宜的药液倒入容器内,敷料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C、用无菌镊子夹取浸药后的纱布,再淋药液于敷料上,保持湿润和温度。
D、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
E、以上都是18、中药湿热敷治疗压疮宜选用A、葱姜水B、薄荷水C、马齿苋水D、蛋姜水E、金银花水19、中药湿热敷治疗湿疹宜选用A、葱姜水B、薄荷水C、马齿苋水D、蛋姜水E、金银花水20、下列有关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注意事项叙述正确的是A、浸药后的纱布要拧得不干不湿B、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C、保持创面清洁D、保持敷料湿润E、以上都是21、不宜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是A、湿疹B、乳痈C、压疮D、肺痈E、肿疡22、不属于中药热熨敷技术的是A、盐熨法B、中药熨法C、中药湿热敷法D、麦麸热熨法E、坎离砂热熨法23、冬季咳嗽采取中药热熨敷技术治疗宜选用A、盐熨法B、中药熨法C、葱熨法D、麦麸热熨法E、蚕砂熨法24、不属于中药热熨敷技术禁忌证是A、高热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局部无知觉D、皮肤破损E、膝关节炎25、不适合使用葱熨法治疗的是A、产后腰腿痛法B、受寒导致的小便不畅C、急性损伤D、陈旧性外伤E、慢性膀胱炎26、穴位敷贴的取穴原则是A、近部取穴B、远部取穴C、辩证取穴D、经验取穴E、以上都是27、应用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A、每次贴敷4~8小时,每隔1~3天换药1次B、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C、每次敷贴3~24小时,隔日1次D、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E、每次贴敷4~8小时,可5~7天换药1次28、应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A、每次贴敷4~8小时,每隔1~3天换药1次B、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C、每次敷贴3~24小时,隔日1次D、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E、每次贴敷4~8小时,可5~7天换药1次29、冬病夏治进行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A、每次贴敷4~8小时,每隔1~3天换药1次B、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C、每次敷贴3~24小时,隔日1次。
D、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E、每次贴敷4~8小时,可5~7天换药1次30、敷脐疗法进行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A、每次贴敷4~8小时,每隔1~3天换药1次B、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C、每次敷贴3~24小时,隔日1次D、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E、每次贴敷4~8小时,可5~7天换药1次31、应用不需要溶剂调和的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时间一般为A、每次贴敷4~8小时,每隔1~3天换药1次B、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C、每次敷贴3~24小时,隔日1次D、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E、每次贴敷4~8小时,可5~7天换药1次32、穴位敷贴疗法的禁忌证是A、皮肤过敏B、皮肤破溃C、严重肝肾功能不全D、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E、以上都是33、下面有关穴位敷贴疗法描述错误的是A、贴敷后出现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B、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敏胶布或绷带固定C、小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D、贴敷部位出现起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后再进行敷药E、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34、下列除了哪一选项外均不宜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A、青壮年B、孕妇C、幼儿D、久病患者E、年老体弱者35、穴位贴敷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以免烫伤。
A、35B、20C、45D、50E、4036、穴位敷贴时,根据上病下取理论,口疮可取A、涌泉B、合谷C、太溪D、内庭E、太冲37、穴位敷贴时为了促进药物的吸收,可选用一些芳香开窍、通经活络的药物,除下列哪项A、菖蒲B、白芥子C、姜D、醋E、肉桂38、下列哪些穴位常用于虚寒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敷贴A、肺腧B、定喘C、足三里D、膏肓E、以上都是39、消喘膏含有哪些药物A、白前B、延胡索C、紫菀D、陈皮E、百部40、感冒常取()用手揉成泥状,涂擦于太阳穴、迎香A、鱼腥草B、枇杷叶C、紫苏叶D、薄荷叶E、桑叶41、口疮、乳蛾治疗上以()为治法A、清热解毒、导热下行B、滋阴降火、清热利咽C、清泻肝火、导热下行D、清热解毒、滋补肾阴E、以上都不是42、不是釜底抽薪散的组成药物是A、吴茱萸B、大黄C、黄柏D、黄连E、胆南星43、适合腹泻贴的最佳选项是A、脾肾阳虚泻B、伤食泻C、暑湿泻D、脾虚泻E、虫积泻44、穴位贴敷的禁忌证有A、贴敷部位有破溃、创伤者B、阳热亢盛体质C、糖尿病血糖未控制者D、血液病患者E、以上都是45、在进行穴位贴敷法时,出现水泡的处理不正确方法是A、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B、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C、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D、水泡无论大小均要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刺破,待水流尽即可。
E、不论水泡大小,都要注意保护创面46、在进行穴位贴敷法换药时,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A、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B、贴敷部位起水泡禁止再贴敷C、贴敷部位起水泡破溃者,禁止贴敷D、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在皮肤水泡后破溃后即可再贴敷E、以上都不正确47、穴位贴敷时间的相关因素非常复杂,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A、与药物性质相关。
补益性药物贴敷时间宜长,刺激性药物贴敷时间宜短B、与患者体质相关。
小儿和老年人贴敷时间宜短,成年人贴敷时间宜长C、与贴敷介质相关。
贴敷时经常需要使用医用胶布,不同的胶布致敏度不同,如果发生胶布过敏反应亦会影响到穴位贴敷的时间长短D、与疾病相关。
疾病的性质、轻重决定着贴敷时间的长短E、与性别相关。
男性贴敷时间应长,女性贴敷时间应短48、以下不属于穴位贴敷后出现的正常皮肤反应A、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B、局部疼痛C、轻微红肿、水泡D、皮肤发黑E、皮肤发红1-10 EACCD ABCDE 11-20 DEEEE CEDCE21-30 DCAEC EABDC 31-40 EECAC ADEBD41-48 ADAED DED敷熨熏浴类技术A2型1、乐乐,女,3岁,适值麻疹流行期间,患儿发热3天,喷嚏,流清涕,咳嗽少痰,泪水汪汪,口腔黏膜近臼齿处可见微小灰白色麻疹黏膜斑,舌苔薄黄,脉浮数。
该患儿进行中药熏洗疗法宜选用A、麻黄、胡荽、浮萍各15g,黄酒60mlB、全瓜蒌25g、旋覆花、蚕沙、薤白、郁金、白术、淮牛膝各10g,枳实、杏仁各6gC、苦参、蛇床子、生百部、益母草各30g,生大黄、石菖蒲、青蒿、黄柏、地肤子、徐长卿各20gD、红花、当归、川芎、生地、三七、赤芍、淮牛膝各9g,枳壳、柴胡各6g,桃仁12gE、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黄柏、红花、防风、大枫子各20g2、胡某,男,42岁,周身皮肤出现散发性粟米大小红色丘疹,有少许散在水泡,瘙痒,抓破出现溃烂,渗出液较多,伴有便干溺赤,口渴心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该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宜选用A、麻黄、胡荽、浮萍各15g,黄酒60mlB、全瓜蒌25g、旋覆花、蚕沙、薤白、郁金、白术、淮牛膝各10g,枳实、杏仁各6gC、苦参、蛇床子、生百部、益母草各30g,生大黄、石菖蒲、青蒿、黄柏、地肤子、徐长卿各20gD、红花、当归、川芎、生地、三七、赤芍、淮牛膝各9g,枳壳、柴胡各6g,桃仁12gE、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黄柏、红花、防风、大枫子各20g3、周某,女,48岁,有慢性肾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