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押题卷(含解析)1.下列有关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只有生活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B. 两者都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 两者都可以在繁殖过程中独立地进行基因表达D. 两者遗传物质的五碳糖、碱基和化学元素组成均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的有关知识,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T2噬菌体.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构成的。
【详解】A大肠杆菌不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只有生活在活细据中才能繁殖后代,A项错误;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而T2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细胞器,B项错误;C T2噬菌体需要寄生在大肠杆离中才能进行基因表达,C项错误;D大场杆菌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它们遗传物质的五碳糖、碱基和化学元素组成均相同,D项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浆细胞”的分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这三种细胞的增殖衰老和凋亡过程都相同B. 这三种细胞细胞核内的DNA相同,RNA有差异C. 上述分化过程需要经历多个不同的细胞周期D. 这三种细胞中,浆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最小【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目主要考查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详解】A这三种细胞的增殖、衰老和凋亡过程不相同,A项错误;B这三种细胞细胞核内的DNA 相同,RNA 有差异,B 项正确;C 造血干组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不同的细胞周期,C 项正确;D 这三种细胞中,浆细胞的分化程度最高,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最小,D 项正确,故选A 。
3.洋葱可以用作很多实验的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以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B.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某个细胞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C. 分离洋葱管状叶片中的色素时,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位置可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D. 观察洋葱叶肉细胞中绿色的叶绿体时,细胞处于活的状态【答案】B【解析】【分析】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可以利用洋葱的管状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利用洋葱的根尖。
【详解】A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以用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A 项正确;B 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区某个细胞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因为细胞已死亡,B 项错误;C 分离洋葱管状叶片中的色素时,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位置可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C 项正确;D 观察洋葱叶肉细胞中绿色的叶绿体时,细胞处于活的状态,D 项正确,故选B 。
4.T 细胞内HIV 的遗传物质RNA 不能直接翻译成蛋白质;结核杆菌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出蛋白质;酵母菌的mRNA 从核孔出来之后才能翻译成蛋白质。
下列有关上述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生物m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B. 细菌中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在拟核区进行C. 以上三种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的中心法则各不相同D. 碱基序列相同的DNA 分子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HIV 为素材,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IV的遗传物质RNA,经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出大量的HIV,然后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
【详解】A不同生物的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核糖核苷酸,A项正确;B细菌中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在拟核区进行,B项正确;C酵母菌、结核杆菌的基因表达都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这两种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的中心法则相同,而HIV的遗传物质RNA需要先经过逆转录合成DNA,再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才能成蛋白质,C项错误;D在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碱基序列相同的DNA分子上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可能不同,合成的mRNA也可能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也就可能不同,D项正确,故选C。
5.豌豆种子萌发时,幼苗顶端的“弯钩”是由于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该侧生长而出现的。
水杨酸(SA)和乙烯前体(ACC)对“弯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幼苗“弯钩”的形成与基因有关,与进化无关B. SA和ACC均可能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C. SA和ACC对“弯钩”的形成具有拮抗作用D. “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知识,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A豌豆幼苗顶端的“弯钩”的形成受基因的控制,也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适应行为,A项错误;B依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SA和ACC均可能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SA和ACC对“弯钩”的形成具有拮抗作用,B项、C项正确;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项正确,故选A。
6.某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
有一对正常夫妻,他们的父母也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同胞姐妹或兄弟。
下列是对他们子女患该遗传病风险值的测算,正确的是A. 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异卵双胞胎,则这两个孩子同时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2/9B. 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则这两个孩子都正常的概率是64/81C. 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18D. 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正常孩子,那么再生一个孩子为患该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1/18 【答案】D【解析】【分析】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姐妹或兄弟,由此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1)正确理解“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
异卵双生的双胞胎A、B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遗传物质不同;有患病孩子包括三种情况:两个孩子均患病;A患病,B不患病;A不患病,B患病。
(2)根据“算少不算多”的原则,可先求出两个孩子均正常的概率,用1减去正常概率,即为患病概率。
【详解】A由题干中的条件可判断,该遗传传病为隐性遗传病,且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对夫妇的父母都是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
如果这对夫妇首胎生出异卵双胞胎,则这两个孩子同时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2/3)×(2/3)×(1/4)]2=1/81,A项错误;B如果这对夫妇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则这两个孩子都正常的概率是1-(2/3)×(2/3)×(1/4)=8/9,B项错误;C 如果这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孩子,说明他们二人都是该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患该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4)×(1/2)=1/8,C项错误;D如果这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正常孩子,那么再生一个孩子为患该遗传病女孩的概率是(2/3)×(2/3)×(1/4)×(1/2)=1/18,D项正确,故选D。
7.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最常见类型。
近年研究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会诱发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使细胞内钙稳态失衡等,并对神经元造成损伤。
下图表示Aβ沉积诱发神经小胶质细胞(MC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Aβ沉积使K酶和IK依次磷酸化,引起NF与_________分离;NF进人细胞核后,可调控______。
(2)合成IL-1 mRNA时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IL-1在细胞质中的____________上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诱发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用体外培养的MC细胞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经AB处理过的MC组胞进行破裂处理,再进行差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测定细胞核和细胞质中NF的量。
与处理前的细胞相比,若经过处理的细胞细胞核中的NF量明显增加,细胞质中的NF量减少,则该结果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答案】 (1). IK (2). IL-1基因的转录 (3). RNA聚合酶 (4). 核糖体 (5). Ⅲ【解析】【分析】根据题图,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会引起K酶的磷酸化,K酶磷酸化会引发IK磷酸化,同时降解产生NF,NF进入细胞核与基因特定部位结合,调控IL-1基因的表达,合成IL-1,IL-1释放到细胞外诱发炎症,引起神经元损伤、凋亡或坏死,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据此分析。
【详解】(1)据图可知,Aβ沉积会引起NF与IK分离,分离后NF进入细胞核;NF可以调控IL-1基因的转录。
(2)由题目可知,转录时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IL-1由IL-1mRNA翻译形成,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3)据图可知,经过Aβ处理后,IK-NF会被磷酸化和降解产生NF,NF进入细跑核中,因此,与处理前细胞相比,经过Aβ处理后的细胞,细跑核中的NF量明显增加,细胞质中的NF下降为过程Ⅲ提供了实验证据。
【点睛】本题以Aβ沉积诱发神经小胶质细胞(MC细胞)引起炎症反应为背景,结合图示机制,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认识,从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总结推理。
8.请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历程的问题:(1)美国科学家阿农等在给离体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向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无机磷、ADP和NADP+时,叶绿体中就会有ATP和NADPH产生;如果直接给体系提供ATP和NADPH,即使在黑暗条件下,叶绿体中也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糖。
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密闭容器中,通过控制CO2和光照的有无进行实验。
①光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
透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___________(以→的形式表示)。
这种追踪14C的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