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的选育技术

猪的选育技术

IMF含量的测定
Soxtec Avanti 2055自动 脂肪检测仪(瑞典)
pH的测定 PH-STAR(丹麦)
颜色的测定
OPTO-STAR (丹麦)
肉质的活体测定
国外的测定体系
丹麦
测定站测定项目 农场测定项目
每年测定 5,200 头公 每年测定 90,000 头公猪和母


. 日增重(30-100 千 . 日增重(30-100 千克体重)

腹线等 21 个性状

前肢、后肢、肩部、背、后驱、3 分制

体高、腹线等 14 个性状

前肢、后肢、运动状态
9 分制


前肢、后肢、运动状态、姿态、3 大类

背、腹线

前肢、后肢、背、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5 分制、 丹
其他性状 3 分制 麦
实施 年度
1982
1982
1993
1993
1995
性状
前肢 前视 侧视 系部
设由于选择,第 11~15 年的选择进展下降为每年每头商品猪 5 元,
下面是第 11~15 年所能获得的利润。
年 育种场年初和年末水 平均水平 商品场水平 商品场利润
平(以经济为单位)
11 80~85
82.5
68.01
6801000
12 85~90
87.5
75.26
7526000
13 90~95
92.5

1) 母猪生产力指数SPI(Sow Productivity Index)—度量泌乳能力 和多产性。这个指数包括产活仔数和21 日龄断奶窝重。对母猪的胎次进行校正。 这个指数用EPDs计算。
2) 终端父本指数TSI(Terminal Sire Index)—度量生长速度,效率, 和背膘。这个指数用EPDs计算。
体型不好 前 10 个最好的均值
所有 20 个均值 129-100=29 115-100=15 29-15=14
15/29=0.517*100%=51.7%
对于体型的独立淘汰已实行多年,但许 多育种者发现进展非常小
★ 与指数性状负的相关,特别是与 生长速度
★骨和腱的生长不同步
过去对体型进行表型选择所取得的进展 不能抵消生长速度提高带来的负效应
排名
指数
1
155
2
150
3
145
4
140
5
135
6
125
7
120
8
115
9
105
10
100
129
11
95
12
90
13
80
14
80
15
75
16
70
17
65
18
60
19
50
20
45
100
10 个最好猪的可能最大选择差
淘汰了四肢、体型、乳头缺陷后最好的 10 头母猪
选择差损失
最大选择差实现比例
备注 四肢缺陷 乳头少
猪的选育技术
猪育种的经济价值 基本理论 育种目标 性能测定 体型选择 分子技术的应用
要点提示
经济价值
种猪场的遗传进展是加性的,可以累积;
设通过10年的遗传改良,产仔数提高0.8头、 饲料利用效率提高0.2、瘦肉率提高3%、达 到上市体重的日龄缩短12天
每年每头商品猪可以获得改良的潜在利润为 16元
克体重)
. 瘦肉率
. 日增重(0-30 千克体重)
. 饲料 . 饲料转换率
. 瘦肉率
. 体型 . 体型
. 体型
. 屠宰损耗(公猪) . 窝产仔数(母猪)
. pH(公猪)
小结
常规育种的测定并不复杂,投入也不大 关键在于认识、组织 计算机、图象技术的发展为肉质活体测定提
供了可能 自动饲喂系统使采食量、食欲的测定变得简
经济价值
不能达到遗传潜力的100%,一个种猪场 应能达到潜在遗传进展的50%,即每年每 头商品猪8元
以一个育种场带动一个10万头的商品场 为例
种猪场进行选择,商品场的潜在利润
年 育 种 场 年 初 和 年 末 水 平 平均水平 商品场水平
(以经济为单位)
0
0
1
0~8
2
8~16
3
16~24
4
24~32
后肢 后视 侧视 系部
运动
遗传力
遗传相关
ADG 背膘厚 饲料效率
6
6
10
21
6
11
8
23
31 44 14
-15Leabharlann √技术进步很快A-型超声波
B-型超声波
3、饲料利用效率的测定 比较费时 与日增重存在高的正相关
4、肉质的测定
越来越受到重视
成本比较高
肌内脂肪
大理石纹
主要肉质性状
嫩度
PH
肉色
滴水损失
剪切力的测定
15℃-16℃24h尸僵前处理 4℃熟化48h 80℃水 浴至中心温度达70℃室 温下肌肉冷却至20℃,取 样,测定.
0
7.19
1.08
8.27
4
7.60
0
7.32
1.08
8.41
5
7.75
0
7.46
1.08
8.54
6
7.90
0
7.60
1.08
8.68
7
8.05
0
7.75
1.08
8.83
同在商品场对后备母猪选择得到的进展不同,使用在遗传上有优势的
公猪提高的性能可以积累
育种成效
育种成效
育种成效
育种成效
小结
5
32~40
6
40~48
7
48~56
8
56~64
9
64~72
10 72~80
0~10 年合计
0
0
4.0
0
12.0
2.0
20.0
7.0
28.0
13.5
36.0
20.75
44.0
28.38
52.0
36.19
60.0
44.10
68.0
52.05
76.0
60.02
商品场利润
0 0 200000 700000 1350000 2075000 2838000 3619000 4410000 5205000 6002000 26399000
12.38 12.56 12.19 11.69 11.18 10.68
3年
10.61 10.88 10.66 10.31 9.31 9.56
缩短世代间隔的育种措施
尽可能缩短种家畜的使用年限 挑选世代间隔较短的选种方法 实施早期选种措施 辅助选择性状
以上的几条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只考虑一个 方面,如为了增加选择差,在第一胎母猪的 后代中,可供选择的个体数量不够时,就需 要从第二、三胎母猪中选择,这就增加了世 代间隔;但不从第二、三胎母猪中选择,虽 缩短了世代间隔,却降低了选择强度。这就 需要全面考虑,找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世代间隔每年对 NSIF 指数单位的遗传进展的效应.
每头母 猪的留 种窝数
1 2 3 4 5 6
3 个月
16.18 16.03 15.20 14.29 13.43 12.64
公猪使用时间
6 个月 1 年 2 年
16.23 16.07 15.28 14.41 13.56 12.79
14.85 14.84 14.22 13.50 12.77 12.11


只杂交
不选择、不杂交
时间
采取不同措施生产性能的变化
在育种场选择和在商品 场选择的效果不同
仅在商品场内对窝产仔数选择的预测结果
世 供应公猪的猪
商品场

场的遗传均值
备用母猪的 遗传优势
品种均值
杂种优势
场的遗传 均值
0
7.0
0.25
7.00
1.08
8.08
1
7.0
0.25
7.13
1.08
8.21
2
基本理论
P= G + E
表型 = 遗传 + 环境
基本理论
育种值: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值叫做育种 值(BV)。育种值不能直接度量,但可以 通过数学方法进行估计,个体的育种值 的估计值叫做估计育种值(EBV)
传递力:一个被选择个体基因的1/2被传 递给它的后代,个体育种值的1/2被称为 该个体的传递力
7.0
0.25
7.19
1.08
8.27
3
7.0
0.25
7.22
1.08
8.30
4
7.0
0.25
7.23
1.08
8.31
5
7.0
0.25
7.24
1.08
8.32
6
7.0
0.25
7.25
1.08
8.33
7
7.0
0.25
7.25
1.08
8.33
6 个世代后,可能就没有进一步的遗传进展,因为每个世代引进的未经
3) 母系指数MLI(Maternal Line Index)—当选择后备母猪时,对繁殖 性状的重视程度高于生长性状。这个指 数用EPDs计算。
非遗传改良性状的影响
在育种实践中,所能获得的遗传进展往 往低于理论值,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 一些猪的体型、四肢、乳头达不到种用 要求,必须选择一些稍差的个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