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摘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它在促进就业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创造大量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且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原因,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目录一、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官方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2930万家,占我国全部企业总数的99.70%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全国利税的43.2%,吸收了全部就业人数的75%。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关表中数据来源:杨硕,《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融资体系研究》【D】,上海: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12月上表中数字显示了我国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额以及贷款比例,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取得贷款。
这就严重制约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和规模扩张。
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企业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见下图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变动趋势资料来源: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2008年数据仅包含1—4月份该图可以间接反映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的趋势,表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在呈下降趋势。
另外,从下面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资料来源: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金融研究,2005年第5期)由表中数据显示,正规金融占外源融资的80%以上,正规金融中间接融资(银行贷款)占95%左右,可见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地。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有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数额却逐年减少,私营中小企业以及个体企业获得的贷款比逐年下降,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融资成本高融资成本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俩部分,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筹资数额)较少。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较低,在融资过程中支付的其他费用(筹资费用)相对较高。
由融资成本的计算公式融资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可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大型企业较高。
另一方面,从抵押贷款方面来看,由银行借款成本的计算公式K= i(1—T)(K代表银行借款成本,i代表银行借款利息率,T代表所得税税率)可知其融资成本也高于大型企业。
如果中小企业采用担保的形式贷款,也需要向担保公司支付贷款额度的1.5%——2%的担保金,担保公司同时还会要求企业以资产进行反担保。
(2).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无非俩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严格的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
又因为存在难以控制二板市场的高风险和主板市场发展欠佳等状况未能建立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直接关闭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大门。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金融体制,融资环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完善,不规范问题,中小企业即便拥有较好的项目也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
中小企业贷款无门,部分中小企业被迫无奈,只能求助于个人高利贷。
(3).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为存贷业务,并且对中小企业的存贷业务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成立了相关的机构,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各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提出了过高的条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除上述几点问题外,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存在着取得贷款所需时间过长,贷款的使用期限短,企业难以达到商业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等等一些其他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内部原因银行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许多中小企业翘首以待。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抵押资产少,企业信誉偏低等先天的缺陷,又因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大,产品科技含量低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的效果。
1、缺少可以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当前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经营的风险,在为企业提供贷款时,一般会要求企业以优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负债能力低,大多不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
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为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拒贷的比例为32.3%,合计总拒贷率为56.1%。
2、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利于银行对企业资金的监督。
因为我国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很多中小企业大部分采用个人主业制和合伙制,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又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限制,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着大量漏洞。
另外,缺乏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降低了资金利用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详细的资产负债信息与其他财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缺乏可靠性,银行无法有效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掌握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
又因为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大多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无法取得相关凭证,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资金监管的难度。
3、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等级偏低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
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列入银行信贷支持的行列。
部分企业多开户头,多头贷款,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有效监督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
商业银行投放给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损失严重,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危害金融完全,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4、抗风险能力低,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较高的失败率,有70%—80%的中小企业的生存期不过3—5年,10%—20%的中小企业在5—10年内就要关门大吉。
能坚持15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5%左右。
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差,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导致了较高的破产率,致使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下降。
5、粗放式经营,加剧了融资矛盾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大。
另外,藐视“基本建设程序”决策中忽视“定期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先期投入没有效益,造成大量资金沉淀,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6、信息不对称,加大融资难度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
没有经过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盈利能力难以预测,产品质量较差,产品老化,档次低等问题严重,经营规模小,其经营活动状况外界不易了解,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银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加大了融资难度。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资料来源:张旭辉,《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偏高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的原则与高风险,高成本的贷出款是相矛盾的。
一是银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对客户各方面的信息的了解,因为银行掌握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比较困难,又因为中小企业因其规模的限制,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使银行难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来掌握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难以掌握企业的财务指标。
二是中小企业贷款数额不高,贷款次数频繁,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每一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与大企业相同,发放程序,审批环节缺一不可。
另外,在信贷市场上,利率的提高造成逆向选择的进一步扩大。
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确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水平。
这样又会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因为贷款利率过高而退出信贷市场,甚至逃废银行债务,而此时,银行发觉自身面临的风险后,又会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强化银行风险管理抑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认识到了国内金融业的不规范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对各个商业银行的监督与考核。
加强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加快了改革步伐。
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普遍的采用了授权授信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对基层银行贷款的控制,实际上是将贷款权上收,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利极为有限。
这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灵活经营的特点,使中小企业丧失商机,失去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实行贷款责任人制度,这使信贷员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3)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的歧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采用信用评级制度,银行以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企业规模为基础,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而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评定办法,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偏低。
根据2005年济南市人民银行对该城市3682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查来看,AAA级的只有62户,占1.7%,AA级的294户,占8%,A级的552户,占15%。
在工商银行评定的35万户中小企业中,信用等级在BBB以下的业占88.36%。
(资料来源:繆曼聪,《对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服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金融参考》2005年第8期)本来就规模小,信用差的中小企业,又加上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低估了中小企业的资信,导致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银行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以及现行的体制不够完善,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
虽然国家将私有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偏见仍然存在,对发展中小企业的认识仍旧不足。
虽然对中小企业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本应该享受的优惠并未实现。
3、我国小型金融机构发育不完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因为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
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理论上应该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贷款,但事实上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其应该发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