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案例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案例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案例
宝塔区东关小学吴延玲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是众所周知的定理,但怎样使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形象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事实”。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验证得出定理。

一、案例背景。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发、实施,借着新课改的东风,我力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现实的数学”“思考的数学”“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我在不断的困惑中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思考。

从几方面实施课堂教学。

(1)落实教学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3)注重自主探索,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4)倡导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
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本教学活动在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的的指引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出发经历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让他们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因此,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落实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剪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通过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过程,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能运用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手上举的是什么三角形?谁能大声地说出来?学生复习认识的几种三角形:(按角大小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按边的长短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棒!你会画三角形吗?
生:会。

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

师:那我们挑战一下难度画一个有2个直角的三角形,能不能画出来!
生:让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你们画好了吗?
生:画不出来。

师:画不出来?为什么?三角形的角之间一定有一些奥妙在期中。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
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什么叫“三角形的内角和”?(在黑板上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并简单说明什么是三角的外角,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一个趣味横生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去,利用“画一个有2个直角的三角形,而画不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 (三)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师: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盒里的三角形图形。

[每人测量一个三角形,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别量锐角、直角、钝
角三角形进行测量,再填表。

要求小组长先讨论分工,再动手操作。

] 三角形名称
测量∠1的度数
测量∠2的度数
测量∠3的度数
三角形内角和
2、交流发现
师:测量和计算出结果的同学,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师:谁来把你们小组的发现来说一说。

(3个学生)
生1:通过同学们测量,我发现我们小组的同学量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我们小组只有小杰同学测量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2°,其他同学都是180°。

生3:我们小组有同学测量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79°,也有181°的,也有180°的。

小结:大部分同学们通过测量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呢?
[评析:通过测量,比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小,但由于测量本身有差异,并没有直接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结论。

而是让学生去另想办法验证前面的猜想,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内角和。

]
3、动手验证,解决问题
(1)拼一拼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那除了量角的度数,还有其它办法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吗?(2个学生)
生1: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一拼。

生2:我们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看它们拼成什么图形。

师:这个想法很有价值!那我们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标出它的三个角(角1、角2、角3)然后把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动手操作,剪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教师巡视并给予及时指导。

(学生发现各类三角形都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角)
师:谁来说一说,拼完后,你发现什么?
生:我们发现三角形三个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平角多少度?
生:是180°。

师:那我们剪下来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一共多少度呢?
生:是180°。

师: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全班学生一起齐声说出了180°。

(教师边问边演示)
小节:通过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一拼的方法,我们知道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折一折
师:还有什么方法呢?(折一折)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下,(电脑课件演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折叠法)
师:提问,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我们可以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板书)
评析: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方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
点题:师:为什么?刚才画不出含有2个直角的三角形,现在你理解了吗?
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2个直角的和已是180度,所以画不出含有2个直角的三角形。

[评析:注意问题的前后呼应,教育学生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习惯。

]
四、倡导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猜一猜。

师:我们进行猜一猜的游戏。

下面咱们就来做一个猜一猜游戏。

这里有四个三角形,其中有一个角被遮住了,你能猜出被遮住的角的度数吗?
学生反馈,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知道这个游戏的秘密吗?
2、算一算。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8页完成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3、电脑课件显示。

(1)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直个角?为什么?最多几个钝角?为什么?至少几个锐角?为什么?
(2)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它的底角是多少度?
(3)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4、拓展延伸。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爸爸给小红买了什么样的风筝呢?(书本88页完成第10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析: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练习有新意,同时也注意了梯度。

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

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

]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四边形,六边形)。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多边形折叠,你们发现了什么?
5、十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总结: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公式是:(n-2)×180°,n指多边形的边数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六、课后作业
复习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内容,完成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量拼折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
钝角三角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