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质量分析

小学科学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
镇巴县盐场镇中心小学洪成华
一、对试卷命题的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同时强调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科学。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本次试题的命制与过去的试卷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几点:
1、本次试题能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命制试题,难易适度,而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2、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

70%左右的试题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是应知应会的内容,体现在填空、选择等题目中。

3、试题题型灵活多样。

除了题型众多外,试题的灵活多样主要体现在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上,如第五大题“生活运用”,这就需要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本次试题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就改变了过去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试方法,着重考查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实验操作(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检查了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认真上好了每一节科学实验课,主要体现如第三大题“观察实践”和第六大题“实验探究”。

二、对答卷的定量分析:
本次测试,我校六年级4个班共134名学生参试。

其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31分,学生总分为10730分,平均分为80分,及格人数126人,及格率为94% ,优秀人数为55人,优秀率为41% 。

三、对答卷的定性分析:
通过对学生答卷认真的分析,我们发现,经过教师的教学,还有6%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其余94%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得比较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纵观本次测试, 还存在的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定义等,如第一题“科学直通车”的第8小题错误率比较高,在抽样调查中有83.6%的学生回答错误。

2、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会灵活掌握,只会死记硬背。

如第五大题“生活运用”,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特别是第一小题,在统计中,有55%的学生要么纯粹没有做,要么乱做一通。

3、第三大题“观察实践”以及第六大题“实验探究”,是本次学生出现问题最大的地方,特别是很少做实验的班级,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

在抽样调查中,高达92%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失误,这也是历年来没有出现的考试题型,所以学生感到一片茫然,老师也抱怨出的题太难。

实质上,这正是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只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已。

4、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有待提高,有个别学生做题时书写潦草,卷面极不规范整洁。

四、对今后科学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1、科学教师加强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和掌握,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特别是科学教师,一定要上好每一节科学实验课。

3、教学一线的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搞好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革进取,不断创新,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日臻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4、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答题的良好习惯。

5、无论是教研员还是一线教师,在命制科学试卷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性题的考查,这样不仅可以检测教师上科学实验课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检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只有这样,教师才会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