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初中
开展语文“高效阅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全国中语会高效阅读专题组组长程汉杰创建的高效阅读教学法为依据,提高全乡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使语文高效阅读工作在全乡有效推广实施,打造出我乡的办学特色,以校本研训为载体,提升教师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快速阅读”和“快速记忆”的能力。
二、预期目标
1、明确高效阅读教学的精髓。
借助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树立起新的阅读理念,提高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快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达到短时高效。
2、促进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通过实验,提高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指导与评价方面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进而提升师生整体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3、形成办学特色,让学校因高效阅读而辉煌。
4、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其训练欲达目标如下:
学段内容概要目标
一年级韵律识字认读2000字,实现自由阅读儿童读物
二年级成语接龙诵读熟记500条成语,巩固识字,丰富词汇
三年级速记忆训练
记忆速度达到15词/分钟,5~10分钟背诵一篇课文,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明显提高。
四-六年级快速阅读训练
阅速由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提高到不少于500字,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七-九年级快速阅读理解训
练
阅速不少于500字/分钟,大多数学生达
到800至1000字,部分学生达到1500以上,
每学年阅读名著不少于两三部,阅读总量累
计应达到300万字以上。
掌握阅读规律,提
高阅读理和分析综合能力,理解率达到70%
以上。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参与人员及研究内容
1、全乡语文教师。
2、研究内容:
掌握11种基本技巧和方法:1)计时阅读;2)固定程序阅读;3)速读三忌;4)学会默读;5)增大识别间距;6)调控注意力;7)推断阅读;8)辨别阅读;9)提高视觉机能;10)快速记忆;11)速读复述。
形成11种能力:1)快速概括文意;2)快速辨析文章思路;3)快速筛选并整合信息;4)快速分析与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5)快速推断和想象;6)快速理解文中句子;7)快速理解文中词语;8)快速鉴赏文学作品;9)快速评价文章;10)快速解题;11)变速阅读。
五、实施原则
本着规律化是基本途径,量化训练是重要手段,系统化是根本保证的原则,具体实施如下:
1、训练环节:先机能后阅读
2、打实基础:先记忆后阅读
3、训练材料:先简易后繁难
4、训练过程:先集中后分散
5、训练重点:先提速后增效
6、训练课堂:先准备后训练
7、阅卷方式:先交叉后独立
8、核对答案:先表达后对照
9、效率调查:先多数后少数
10.教师评价:先表扬后纠正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1——2012.2)
1、制定全乡实施方案。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组织学习“高效阅读专辑”(人民教育2011.15-16期),提升参与成员的整体素质。
3、各校组织语文教师制定高效阅读实施计划。
(二)运作阶段(2012.3——2012.7)
1、专项进行高效阅读机能训练。
基本内容:先从固定程序阅读训练开始,紧扣“调、读、答、判、算、绘、析”七步法进行训练,即调整心态,准备阅读;集中精力,速读材料;依照程序,照单购货;根据记忆,开始答题;同桌互判,算出数据;填写速读训练统计表,绘制速记进步曲线图;最后主动分析,自我反思。
2、全面开设高效速读、高效精读、高效解读训练课。
让教学实验和常规教学融为一体,使实验行为转化为教学行为。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方法和精读规律进行训练,使学生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目的。
3、组织交流:以研修为主要形式,定期进行操作跟进式交流。
定期组织语文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开展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课例展示。
(三)总结阶段(2012.8——2012.9)
1、学校撰写活动研究报告。
2、教师撰写活动感言。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各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语文教师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2.理论保证:努力通过学习“高效阅读专辑”,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从理论上认识开展“高效阅读”活动的重要性,把握活动要义,明确活动步骤,掌握活动方法。
3.过程保证:领导小组确保跟踪活动,调控活动过程,协调各种关系,并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经验,充实改进活动方案,指导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活动沿着整体改革、综合提高、发展素质的目标顺利进行。
4.积累活动资料:要求全体领导、语文教师注意收集积累活动资料,建立学生阅读成长档案,做好活动资料建档工作。
(1)语文教师教学详案
(2)语文教师课堂实录
(3)学校教研活动记录
(4)语文教师教学课件
(5)训练试题试卷过程原始资料
(6)学生周阅读平均成绩
(7)学校实施方案
(8)学校活动总结
(9)教师个人实施计划
(10)教师个人活动总结(或心得体会、报告、论文等)
八、活动要求
1、要求组织健全,分工明确。
领导小组要研究商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责任分工到人。
要有专人负责各年级高效阅读课外和课内文章的筛选工作,确定训练问题的审订工作,并汇总各阶段学生进步情况等相关工作,确保活动有效、有序扎实开展。
2、加强过程管理,做到活动过程具体化。
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突出模块式专项研究,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语文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有针对性的将学校阅读课题分解成模块,阶段性重点突破,模块式梯进。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每周训练两次,单周训练课内课文。
双周训练课外内容。
2)长篇与短篇相结合。
每周第一次和第二次训练课文长短结合。
3)文体有序递进。
先记叙文、说明文再议论文。
4)知识积累有序专练。
成语;人物外貌、内心世界刻画;四季风景描写等。
5)训练记录的登记与统计。
学生建立阅读记录本,完成每次训练的答案,记录每次成绩以及各种评价参数。
曲线图样每月汇总一次。
学生的曲线图人手一份,教师的班级记录表,平均数据表、曲线图必须齐全,而且登记、统计、填写及时、真实、准确。
3、各校根据实情,规定学生每天保证课外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完成平时的课外阅读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与效率意识。
学生建立阅读手册,随身携带,随时记录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