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
葡萄糖等,如疑有肝昏迷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4.注意肾功及尿量的变化,警惕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 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治全身和膈下感染。 ▪ 6.及时测定血小板计数,如迅速上升达50×109/L以上,则可能发生脾
静脉血栓,如再出现剧烈的腹疼和血便,则提示血栓已蔓延到肠系膜 上静脉中,须及时使用抗凝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后护理
普外二病区
解剖
▪ 人体的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与第
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 脾可分为光滑隆凸的膈面、和凹陷 的脏面两面。脏面前上方与胃底相 连,后下方与左肾和左肾上腺相连。 神经、血管自脏面中央的脾门处出 入脾脏。脾脏除与胰腺连接处和脾 门处外,均被腹膜包裹。腹膜邹襞 形成的韧带对脾起了支持和保护的 作用。
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 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 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 少。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引起脾大的原因
▪ (1)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
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 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 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用。运化水谷是指脾能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 并将精微物质运输至全身;运化水液是指脾能对 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地转输至 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 体外。脾主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 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 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 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的 主要功能,而且对于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 要,故称脾胃为“后天为本”“气血生化之 源”。
因是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 高压;其次是门静脉或脾 静脉的炎症或血栓。常伴 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 表现,如食道下端或胃底 静脉曲张、腹水、消化不 良等;同时伴有脾功能亢 进,表现为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均减少的“三 少”现象;同时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
中医学的脾
▪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作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 1.出血性并发症:腹腔内出血是脾切除术后较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多为活动性出
血和腹腔内渗血。出血性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如术后发现有腹腔 内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止血。
▪ 2.感染:术后早期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膈下脓肿、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加强
对引流管的管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可以防止术后膈下脓肿的发生。如果病人出现发热, 左上腹不适, 则不排除左膈下积液及脓肿的可能, 对于膈下脓肿已形成者, 可先行B超下 定位穿刺引流或置管引流, 针对性应用抗生素。但如果引流不畅, 应及时行切开引流。
健康宣教
▪ 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加强锻炼,
促进康复,若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 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时 执行高热护理常规。观察血小板的变化,一般术后7d血小板达最高峰,注意观察病人 有无头痛、腹痛、肢体肿胀等,防止血栓形成。
4、切口及引流口的护理 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有无出血、红肿并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 操作,给予抗生素,防止发生切口及引流管伤口感染。保持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防 止扭曲、脱落和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 3.血栓形成和栓塞:脾切除后血小板数升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4.脾热:脾切除术
后病人常有持续2-3周的发热,一般时间上很少超过1个月,体温不超过39℃。脾热持续 的时间、程度与手术创伤成正比。脾热为自限性发热,如能排除其他感染性并发症及膈 下感染则仅需包括中医中药等的对症治疗。
▪ 5.胰腺炎:与术中游离脾床时损伤胰腺有关。如术后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3天并伴有症
▪ 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
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 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 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
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 其吃掉;
▪ 此外,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
▪ 脾脏在活体时为暗红色,上缘较锐,
有2-3个切痕,而下缘则相对钝厚。 脾质脆而软,受暴击后易破碎。成 人的脾脏重约150-200克。正常情 况下,脾无法被触及,肿大的脾则 容易被触到。
功能
▪ 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它生
在腹腔左上方,质地比较脆,容易外伤。一般来讲,脾脏 有三大功能:
▪ 2.择期手术:除破裂之外的慢性脾脏疾病均应行择期手术。
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多次少量输血,保护肝功能,纠正凝 血功能不全,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管脆性 试验、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术前应 作胃肠减压,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应选择软质胃管, 下管前应服少量液体石蜡,要特别留意,以防大出血。术 前还应适量备血,作好输血准备。亦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
状者,则可确定诊断。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疗效较好。
▪ 6.脾切除后胃瘘:较少见但后果严重。 ▪ 发生胃瘘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引流:是治疗胃瘘的关键。脾切除和脾切除断流
术后,一般在左膈下部位应进行引流,要保证引流通畅,从而引流出所有漏出的胃内容 物,避免漏出的胃内容物在腹腔内扩散;②胃管减压:发现胃瘘后,应该立即禁饮食, 放置胃管。引出胃内容物,减少胃漏出量;③全身营养支持:适量补全血、血浆和白蛋 白,能量、维生素等营养支持治疗。
▪ (2)淤血性脾肿大。斑替氏综
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 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 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 形成。
▪ (3)增生性脾大。见于某些血
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 恶性淋巴瘤等。
▪ (4)其它。脾脏恶性肿瘤较罕
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脾脏囊肿、播散性红斑狼 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戈谢病等。
▪ 淤血性脾肿大最常见的原
▪ 7.其他少见并发症: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高尿酸血症等,
脾切除术术后护理
1 、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 一次,至正常平稳后改4小时一次,正确处理脾切除术后发热,如超38.5℃则进行物理 及药物降温。
2、术后采取适宜体位 当麻醉平面消失后,多采取半卧位(休克未纠正除外),以利于呼吸 及腹腔引流,鼓励并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或更换体位,防止肠粘连,鼓励深呼吸、咳 嗽,避免发生肺不张。
脾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 1.观察有无内出血,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膈
下脾窝引流管的情况,如有内出血倾向,应及时输血补液,如确系持 续性大出血,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止血。
▪ 2.脾切除术对腹腔内脏器(特别是胃)的刺激较大,所以应置胃肠减
压管,防止术后发生胃扩张。术后2~3日再恢复进食。
▪ 3.很多施行脾切除术的病人,肝功能较差,术后应充分补充维生素、
5、患者术后要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患者保持半卧位,以利引流和减轻疼痛。 6、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排痰,协助患者翻身,做好口腔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做
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7、心理护理 术后病人面临疼痛、体位被动、失去脾脏等问题。痛苦、焦虑、顾虑较多,
担心成为废人,针对这些问题:①应及时向病人解释脾的生理功能及脾切除后人体形 成的代偿功能。②及时应用镇痛药以解除疼痛,同时应用本性心理支持镇痛,如心理 暗示疗法等。③讲解治疗内容及各种护理手段的意义,如引流管的作用等,使其配合 治疗。④加强基础护理,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鼓励并指导正确进食,促进早日康复。
5.其他规范性手术的脾切除
脾切除术术前准备
▪ 1.急诊手术:发生脾破裂时常须急诊手术,争取尽快实施
手术,挽救病人生命。严重脾破裂的病人,常出现失血性 休克,因此在术前准备的同时,还有防治失血性休克,配 置大量的血液制品,以备输血之用。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 病人,还应注意有无其他脏器的损伤,并给予处理。另外 术前可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留置胃管做胃肠 减压。
脾切除适应症
1.脾本身疾病 (1)脾损伤 (2)脾感染性疾病:如脾脓肿、脾结核等。 (3)脾肿瘤 (4)游走性脾扭转 2.原发性脾功能亢进 3.充血性脾肿大
多见于门静脉高压症,常伴有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合并明 显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或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者, 应同时行断流术或分流术。 4.感染性疾病